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中去,提高数学的应用价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郑会兰 《成才之路》2021,(11):60-61
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将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并应用到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等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利用,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数学源于我们的生活中,最终也要服务于我们的生活。通过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且可以让所学知识更好的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学课、数学教材、数学作业等方面都可以添加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这样才能培养出实质性的人才,不是只会纸上谈兵,不能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生活化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从数学里感受生活的气息,让学生从生活中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它们是相互依存,共同进步和发展的。现在是大数据时代,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不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工作中,你很快就会被世界淘汰,就会从这快速前进的时代列车上掉下来。所以,小学老师开展生活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更好的结合,这是新课标中老师们需要面对的一个艰巨任务。老师通过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在生活中让学生养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在学习中让他们以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分解问题,简化问题,使抽象的问题得以形象化。生活化教学,不但有利于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把数学和生活更好的融合。使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得到淋漓精致的展现。  相似文献   

4.
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更为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重视学生对于课本上数学内容的掌握,却很少关心学生有没有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因为那不是考试内容。其实,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只有落实"生活化",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数学,将所学运用于生活,才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巩固所学,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文将对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系统知识的基础性阶段,不仅有利于使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和实践应用都与我们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所以要培养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需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研究。但是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教学观念陈旧、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从树立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组织数学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运用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建立数学生活化的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来研究如何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低年级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的理念,其核心是"生活即教育"。教育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到生活实际中解决问题,将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以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能够感受到数学与自己的生活密不可分,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在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课堂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究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小学数学教材中存在很多和学生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这些数学知识都是从现实生活中引入的。小学数学生活化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对于数学课程来说,数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是很重要的。创设生活情境,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理解数学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数学是一门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可以说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影子。只有将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数学教学才能富有生机与活力,学生学习数学时才能愉悦、主动而积极,才能对所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视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明确提出了生活化教学策略,这也是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见数学的影子,数学教学是 为了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让数学服务于生活。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建立和生活联系,将数学知 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去’激活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让他 们自主去探索数学世界’发现数学的乐趣’这样不但可以调动 学生数学学习主观能动性’还能促使数学思维能力发展’提高 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本篇文章主要对小学数学课 堂教学生活化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所 启发.  相似文献   

11.
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国基教改革的重点之一,是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实施新课程标准以后,苏教版的小学数学课本在设计上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是要培养学生解决数学学科本身的问题,然后还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具体的数学问题.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体验,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2.
<正>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这一理论依据大大强化了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取代了传统教学的呆板枯燥模式,开辟了新的开放式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使教学资源在生活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多形式、宽范围的教学有利于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资源,提高学生学  相似文献   

13.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教学理念,将这一教学理念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解决问题和数学综合运用的能力。基于此,主要从课前准备、课前讲授和课后练习三个环节对小学中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小学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最为紧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适当引入生活化的场景,让学生能够理解复杂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能力,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从内心重视数学学习,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主要分析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的实施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因此,我们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数学教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从情境创设、数学问题、问题解决和练习设计等方面探讨如何使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16.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教师在教学时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开启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理念下,生活化教学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数学教学内容与数学能力的培养都是为了使学生在实际社会生活中能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将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相联系,通过生活化教学方法的不断探讨与创新,使小学数学教学更贴近于生活实质,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主体意识,最终实现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生活化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注重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通过学生动手能力、问题生活化、实际问题生活化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推理能力和合作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教师在教授数学的时候要注意让数学知识变得生活化,要努力将枯燥的数学知识用更为生活化的形式展现出来。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抽象数学概念的能力,培养数感,更应该在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让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使用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