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0 毫秒
1.
田壘  汪欣 《东南传播》2022,(1):98-100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后,多家媒体推出如"网络吊唁厅""网上悼念厅"等互动式线上纪念活动.同时,许多网友在社交媒体、网络游戏等平台上举行线上纪念仪式.以"连结性"和"镶嵌性"描述这一系列线上纪念活动的集体记忆建构机制,可揭示数字时代媒介技术对于记忆建构的影响,即:我们记住了什么以及我们如何记忆.  相似文献   

2.
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内容生产、发布渠道、组织结构等方面展开融合,开放性与互动性成为今日媒介环境的重要特征,特别是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被广泛运用以来,传统媒体与政府的"权威发布"被重新定义,政府官员的媒介形象屡屡成为网民的话题和关注点。随着媒介使用的主动性增强、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公众不仅局限于认识和评价官员形象,更存在对其进行消解和重构的可能,融媒体时代的政府官员形象建构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充分阐述社交媒体对社会记忆的建构传承有助于形成基于互联网的社会记忆发展新态势,社交媒体档案记忆的多元化、智能化,亦可推进发展社交媒体建构传承社会记忆的理论与方法。从社交媒体孕育社会记忆建构传承的新环境以及积极影响、消极影响这三个方面逐层诠释社交媒体的社会记忆建构传承,并对如何发挥社交媒体建构传承社会记忆的积极作用,克服避免其消极作用在媒体平台、档案部门、互联网用户等方面提出了应对之策。社交媒体具有记忆价值、人文情感等特质为社会记忆建构传承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树立数据思维、促进记忆“智造”、建立过滤机制等策略为社会记忆的建构传承提供了普世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考察媒介记忆被书写、承携和消费的过程,以受众为出发点讨论春晚和媒介记忆,即春晚是谁的和什么样的集体记忆,同时透过受众记忆讨论春晚长期社会文化影响,与现有关于春晚如何建构"家-国"意识形态的观点对话。研究以动态、实践和流变的视角认识记忆建构,强调大众传媒既是行动主体也可能是记忆实践的途径和对象。笔者区分"中介化"(mediation)的集体记忆实践和"集体记忆化"的媒介实践,认为春晚内容单独不构成集体记忆,作为记忆实践的春晚是形成记忆机制的关键。春晚在受众主体的记忆实践中,成为记忆之所,记忆唤起和记忆操演的承携者,以及讲述和理解家庭、民族和阶层身份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岳璐  郭飞扬 《传媒观察》2023,(11):89-97
近两年,社交媒体平台刮起了一股“精致露营”风,美图打卡、精致器具、乡野氛围等仪式感的打造与凸显,备受年轻人喜爱,也让社交媒体上的露营记忆发生了转变与拓展,强调野外探险与艰苦求生的早期风格不再是露营记忆的唯一表征。在记忆理论的视角之下,社交媒体的新露营潮以唤醒个人记忆的刻写为起点,以共享与协作的形式对集体记忆文本进行重塑,并在平台的强大算法助力下实现了对露营记忆的数字化整合。具体来看,露营的社交媒体记忆实践通过符号化表达、空间化建构以及媒介化展演得以展开。露营记忆的生产与建构还存在一定的记忆失真、失焦等问题,这源自社交媒体记忆生产中话语权的伪赋权趋势与主导权的争夺乱象。  相似文献   

6.
作为新的“记忆之所”,社交媒体在传承民间哀悼仪式的同时,也对哀悼主体进行着技术和话语赋权,使哀悼者能够通过微观的记忆书写活动,对主流文化主导的哀悼秩序进行解构和协商。本文对微博网友在哀悼李文亮的过程中生产的文本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发现:网民的悼念文本虽然镶嵌于各种社会议程之上,但不再完全受传统的记忆“宰制者”的影响,而带有明显的个人性和自主性。通过日常化的个人表达和互文性的书写网络,网民将普通的网络空间合法化为哀悼空间,在这样一个空间中,哀悼社区会对哀悼的意义进行协商,以完成一个“成功的悲伤过程”。在哀悼过程中,网民会对哀悼对象的身份价值进行争夺,不断从记忆的“工具箱”里汲取符号资源,以丰富和完型李文亮“平民英雄”的形象。随着事件发展,网民也逐渐接纳了官方赋予的荣誉身份,使得哀悼空间中的民间记忆与官方建构的集体记忆和最终趋于融合,一种新的记忆秩序也得以生成。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7,(11)
为了彰显新闻传播学在记忆研究中应有的专业属性、研究地位与价值主张,应纠正以往媒介记忆研究过度泛化的倾向,以新闻媒体的记忆实践为核心,在明确"媒体记忆"概念与"媒介记忆"概念区别的基础上,回归新闻与记忆这一媒体记忆研究的核心议题。本文首先探讨了新闻与历史、记忆之间的属性的共鸣,指出其共有的事实性、建构性、符号化与可替代性属性是探讨媒体记忆问题的基础。随后将新闻的记忆实践置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的组合中,并进一步将时间划分为日常时间和神圣时间两极,将空间划分为实体空间和想象空间两极,通过时间和空间交叉组合中构成的四个象限来分析时间与空间中记忆的新闻。最后,对新闻记忆中的伦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反思。  相似文献   

8.
姚燕婷 《东南传播》2021,(12):80-82
既有关于媒介记忆的研究注重探究媒介如何形塑集体记忆,但较少关注媒介给受众带来的记忆实践,本文通过对"云游敦煌"小程序的考察,讨论了其作为记忆建构者和记忆内容承载者的双重角色对记忆的建构过程.研究发现,作为记忆建构者的"云游敦煌"小程序主要通过各类时间符号的"复刻"以及多维阐释壁画内涵的叙事路径来书写"中介化记忆".作为记忆内容承载者的"云游敦煌"小程序通过一系列看似个体化的互动项目,给受众提供了充满家国话语、自我意识的记忆实践,并由此成为唤起受众关于敦煌特定文化记忆的"记忆之所".  相似文献   

9.
冯馨可 《今传媒》2024,(3):122-125
数字媒介改变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是人类记忆传承中必需的空间载体与海量容器,还在重大历史事件记忆的拼接和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可以在互联网媒介空间中上传个人“自传式记忆”,与其他网民交流互动,建立线上展馆和纪念馆来构建集体记忆,并随时存储或查看自己和他人的记忆。数字媒体技术塑造了人们关于各类大型事件多模态式、拼图式的记忆内容。然而,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也使人们的记忆变得坚韧而又脆弱。本文对数字时代下人们关于重大事件的集体记忆行为进行了分析,旨在探索媒介技术的转变带来的全新集体记忆书写方式以及集体记忆内容的重塑。  相似文献   

10.
李怡歌 《新闻传播》2023,(18):29-31
数字时代的记忆正在被媒介重构,社交媒体正改变我们哀悼和纪念所爱之人的方式。当私域的纪念仪式转为集体哀悼,借以媒介为载体的纪念空间传达悲伤时,即生成了一个可想象的数字化生存空间。随之而来的是,数字记忆取代生理遗忘,成为常态化表现。本研究以普通人的纪念账号为对象,关注哀悼者在纪念空间的数字痕迹,旨在探析在线纪念背后的记忆实践及媒介在纪念空间中扮演的功能和角色,试图探索媒介在个人关怀领域的新方向和功能延伸。  相似文献   

11.
郭慧  曾超 《东南传播》2022,(6):24-26
电影《长津湖》通过典型人物刻画与双向融合叙事的艺术手法建构了抗美援朝战争的集体记忆,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无畏美国霸权主义、敢于斗争的民族精神。现实主义的影像特征催化了受众情感共鸣和集体共情,使电影散发出人文关怀的意义内蕴。浸润文化自觉的导演思维投影了“抗争美学”的影像风格,提升了受众的国家认同感与民族凝聚力。电影对长津湖战役集体记忆的建构与延续,将助推青少年受众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12.
PX争议肇始于2007年的“厦门散步事件”,尽管官方、媒体和专家不断科普并引导、调和民意,但时至今日社交媒体中仍然对该议题争论不休,并且记忆的提取与调用成为各方博弈的焦点。在运用大数据挖掘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2011年至2021年间的微博PX项目样本进行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后发现,关于PX项目的风险记忆几乎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并且微博PX记忆书写存在着当下记忆与过往记忆、理性表述与情绪记忆、利益主张与风险记忆三组矛盾的拉锯与纠缠,导致社交媒体空间中对PX项目的争议难以平息,而化解PX记忆的隐忧,则成为面向未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地名作为传播媒介的一种,在传播地域文化、凝聚集体记忆上具有重要作用。而徽文化作为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具有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本文尝试从媒介记忆的视角,在"黄山改回徽州"讨论中所提到的三种媒介记忆的代表:古诗词文献中的徽州形象记忆,报纸中徽州改为黄山的报道和《人民日报》引发的微博讨论文本,去分析徽州的媒介记忆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引发情感共鸣和记忆重叠的。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微博作为新兴媒体,其功能从简单的娱乐社交转变成为舆论卫士,微博在社会中正扮演着越来越多重的角色,同时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但是微博的作用能否一直保持效力,能否始终在法律和道德的底线之内不危及网络话语空间,也是一个需要讨论的话题.本文从微博话语暴力盛行的原因、微博话语暴力是否等同于文化建构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从而对网络语言暴力这一问题作更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集体记忆研究在传播学界崭露头角,互联网作为新的记忆媒介改变了集体记忆的建构机制。本文梳理传播学与集体记忆研究的历史和理论关联。进而,厘清这一取向下集体记忆是"断裂"还是"连续"的核心命题,介绍传播学取向主要的热点议题:政治与媒介权力、新媒体与全球化、跨学科理论结合。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集体记忆研究的传播学取向有利于国内传播学界重心从功能向结构转化,应当弥补"个体的缺失",关注"现在一未来"的坐标系,以及采用大数据的量化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21,(9):44-57
聚焦农民工短视频社群建构与乡土记忆关系,探讨新媒介如何影响记忆生成与再现。以抖音"福建村"为个案,将其作为"网络中的田野"进行民族志考察,访谈代表性成员,并走进他们的线下生活,探寻短视频对"福建村"农民工乡土记忆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因技术赋能下的情感互需,抖音"福建村"以在线社群方式被建构。抖音"福建村"借用"地方",利用地方资源再生产创作短视频作品,使用仪式化直播进行展演,开展乡土记忆实践,依托地缘、血缘形成文化认同与共通交流内容,成员在互动与分享中让共有的乡土记忆得以生成。在城市文化、个体记忆、集体记忆博弈中,乡土记忆趋向融合与延续,并通过个体行为和互动行为再现。研究认为,新媒介的出现使得记忆场域不断拓宽,短视频平台独特的算法推送机制为拥有共同乡土记忆的网络社群形成助力,生成了介于绝对领导与人人平等间的记忆场域。相比于媒介产生的明显界线,记忆本身也具有排他性,对拥有共同记忆社群外的人设限,即使外人有类似经历也难以走进社群开展记忆活动。此外,记忆并非被动的,在媒介与人的双向交互下,它愈发具有反作用于现实活动的力量。同时,立足中国特殊的社会结构,文章在记忆研究主体性回归和对记忆理论中国化做出一定尝试。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社交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众的审丑行为,并以新浪微博为例,分析其在设置议程、建构公共话语空间、造就"乌合之众"三方面对审丑行为的促进作用,并提出大众应提高媒介素养,做到理性审丑。  相似文献   

18.
社会记忆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如何正确认识社会记忆的建构是一个重要问题.社交媒体在当下的广泛应用对社会记忆的建构有着深刻影响,笔者从影响社会记忆建构的主要因素如社会框架、权力架构、维系方式切入,探讨社交媒体在社会记忆建构中的介入机制.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6,(15):2-7
从迪士尼乐园选址落沪到开放的整个过程中,空间都被作为一种媒介,进行生产、包装、复制和传播。本文即考察对空间的记忆如何形塑地方。笔者梳理了自哈布瓦赫以来的记忆理论,发现"媒介"要素成为关照记忆理论的一个盲点。本文运用记忆理论,提出"空间"作为媒介,如何重塑人们的记忆和地方的模式。其中,资本也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实现着空间的历时性传播和记忆的延续。使浦东从开发型的空间逐渐转变为以迪士尼乐园的嵌入为特征的消费型空间。  相似文献   

20.
徐丹丹  秦宗财 《传媒》2021,(10):88-90
作为一种媒介文化产品,微纪录片通过"符号加工—场景展演—群体认同"的表征实践,实现了城市集体记忆的当下性生产,并在人们审美、消费、解构和再次建构的过程中,推动了"城市集体记忆的文化循环".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文化需求下,微纪录片需要通过把握中轴结构,建设交往空间和推进文化消费实现创新性发展,从而更充分地展现城市集体记忆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