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婷  沈丽  李洁  张骞 《大观周刊》2013,(6):123-123,137
本文针对目前河北省高职院校经管类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和特点,结合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近3年经管类毕业生跟踪调查情况,分析就业状况及其就业相关因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各个因素对就业的影响。为课题组提出相应的对策,寻找毕业生就力能力提升路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是与我国的经济体制,特别是与劳动人事制度紧密联系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探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也在不断进行改革。自1992年开始,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就业制度正在逐步改变“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模式,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这种就业制度的改革,对高校毕业生的择业产生了很大影响,如何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顺利走上社会岗位,实现自我价值、发挥最佳才能,已成为高校教育的新课题。而作为实施教育职能的图书馆,怎样才能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毕业生更好地提供择业信息服务呢?本文从三方面来阐述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
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把户口和档案保留在学校,本想缓解就业压力,不料却造成高校不必要的负担,还导致毕业生错失很多就业机会。记者昨天从“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会”上获悉,目前北京市高校京外生源毕业生户口和档案滞留学校的达到两万余名,其中超过政策规定两年期限的达到9000余人。有关负责人表示,明年起,超过两年期限以上滞留高校的户口和档案将考虑统一清理。  相似文献   

4.
解梅 《兰台世界》2016,(19):22-24
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毕业生档案作为用人单位在考察、录用毕业生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后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的必要性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建设的对策,以便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与保障。  相似文献   

5.
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是毕业生就业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学生档案管理,将学生在校的全部人事记录由校园转向社会,这是使高校毕业生档案工作提高到管理人才和储备人才要求的高度体现。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由统一分配转变成以经济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与学校推荐相协调、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模式,在增加就业选择的自由度的同时,也加大了学生档案工作的难度。如何有效地做好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值得档案工作者去探索。  相似文献   

6.
曾虹 《档案天地》2013,(12):52-53,50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的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迎来了"史上最难就业季",给毕业生就业找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面对眼下严峻的就业形势,各高校都在努力寻求多方面措施,以期增加本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就是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7.
姚桂芳 《兰台内外》2020,(11):25-26
自从我国在1997年实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政策改革之后,政府包分配制度就产生了变化,传统就业方式已经不再是毕业生就业主要方式,学生就业形式因此而变得越发的灵活且多样,在这种情况下,毕业生岗位就业也呈现出了不稳定性,毕业生流动情况呈现出了逐年增加的趋势,进一步加大了大中专毕业生档案管理的难度。身处在这种新形势下大中专毕业生档案管理创新研究就迫在眉睫,而本文也是基于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与终身教育的宗旨是相背离的,因而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着从终身教育视角来分析高职毕业生难就业的状况及成因并提出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思路,以期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十三五”期间,我国高校培养了档案学专业本科毕业生6958人、硕士毕业生1379人、博士毕业生71人[1]。其中,本科毕业生占总培养人数的82.75%,档案本科教育成为了我国档案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档案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因此成为这一时期档案学界关注的课题。有学者对一所高校近11年(2008-2018)档案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平均有25.58%的毕业生是灵活就业,而且毕业生对口就业难度增大[2]。比这更早一些,也有学者调研分析了某一高校近5届(2012-2016)档案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从业状况,发现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相对偏低,而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这些就业问题反映出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档案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前的职业能力储备不足。档案课程作为档案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承载,有必要从档案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视角,探讨其设置改革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0.
笔者所在地区有一家国有大型企业。该企业2005年的人才招聘计划中,拟招聘2名档案专业本科毕业生。当年到就业市场招聘,其他专业人才招聘计划全部完成,唯有档案专业一个也没招来。后来又到省、市举办的高校毕业生招聘会上去选拔,也未能如愿。在这种情况下,今年初从其他部门调配2名非档案专业人员到企业档案部门工作。在今天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普遍供大于求的形势下,这家企业为什么没招来档案专业毕业生呢?  相似文献   

11.
李昌  施晓瑶 《新闻世界》2009,(7):105-106
本文通过对昆明理工大学应届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获取就业信息的方式进行调查,以信息传播效果理论为依据,对昆明理工大学应届毕业生获取信息的方式进行科学的评价,进而从学校就业信息的提供方式和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西方国家档案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西方国家档案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就业职位、职业认同感以及性别差异和就业形式等角度入手全面介绍了西方国家档案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特点,分析了高校和协会组织为推动档案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而采取的各项对策.  相似文献   

13.
试论大学图书馆在毕业生就业中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章从指导大学生树立就业信息意识、为大学生提供就业资料、举办专题讲座、指导择业技巧等方面,阐述了大学图书馆在毕业生就业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裴雯 《今传媒》2011,(11):144-145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逐步变革和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对就业工作研究的不断深入,通过对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调查,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较高的原因,提出如何引导大学毕业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促使高校就业工作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5.
丁进 《兰台世界》2009,(9):32-33
本文着重从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档案的建立及建立的意义进行分析,以积极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档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随着高校招生的扩招,高等教育人数规模迅速膨胀。预计201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749万,创历史最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高校毕业生还存在求职能力差、基本工作能力差、专业技能不足等就业能力不足的表现,严重影响了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就业能力不足不仅影响高校毕业生个人发展,也影响了劳动力市场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7.
王红梅 《大观周刊》2012,(40):45-45
就业质量是衡量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提高我系电子商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针对我系电子商务专业2010-2012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就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性质、薪资水平、人职匹配度等相关问题作了分析,并针对调查结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严峻,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对如何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提出若干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档案建立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着重从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档案的建立及建立的意义进行分析,以积极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档案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2011年7月,由中山大学校办、校团委联合举办的毕业嘉年华活动中,最受瞩目的"时光囊"活动受到广大毕业生们的喜爱。在举行毕业典礼的同时,所有中大毕业生都可以凭校园卡免费领取一个印着中大logo的"时光囊",把自己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