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初期 ,美国推行的对华不承认政策和在台湾问题上的敌对姿态 ,是其从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出发 ,对新中国的极端孤立与排斥。这种孤立与排斥导致美中多年的冷战局面 ,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美国政策的灵活性 ,并最终导致了中苏结盟 ,使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宣告失败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推行的对华不承认政策和在台湾问题上的敌对姿态,是其从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出发,对新中国的极端孤立与排斥,这种孤立与排斥导致美中多年的并且冷战局面,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美国政策的灵活性,并最终导致了中苏结盟,使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宣告失败。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前夕,美国采取了两手对华政策。面对西方国家的封锁和不承认态度,中国政府制定了“另起炉灶”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并与苏联签订了友好互助条约。在阻止中苏结盟的构想落空后,美国很快确立了“孤立”、“遏制”中国的政策。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两国进入全面对抗时期。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几经曲折,看起来充满了变数。但如果从二战以后美苏发动的席卷全球的“冷战”的视角来看,中美关系的发展道路又十分的合情合理。二战之初,美苏的战时合作,决定了美国对国共双方均采取了合作和友善的政策;二战结束前夕,伴随着苏矛盾的日益公开,美国在华扶蒋反共从而在远东遏制苏联的政策逐渐形成;二战以后,世界进入“冷战”时期,美国为全面遏制苏联,在中国选择了公开美反苏的蒋介石政权进行反共内战的政策;解放战争胜利后,扼杀新中国是美国反苏反共政策的延续,而中共倒向苏联则是多年联俄战略思想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华实行贸易禁运。以朝鲜战争为标志,并且和美援相挂钩,迫使盟国实行比巴统还要严格的中国差别的贸易控制政策。后在巴统内盟国的反对下,仍坚持对华差别政策。“中国差别”的实行可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美国的对华政策。  相似文献   

6.
美国介入台湾问题,最根本原因是其国家利益。冷战时期,出于抗衡、遏制共产主义的需要,美国出兵台湾海峡阻挠中国解放台湾,开始介入台湾问题。冷战结束后,为实施其全球霸权战略,遏制中国发展,美国强化对台湾问题的介入,阻挠中国的强大和统一。但中华民族之根本利益和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客观要求,使统一问题不能久拖不决。美国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和政策潜伏着风险。美国的国家利益要求其谨慎处理台湾问题。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由于美国与日本的经济联系,以及两国在亚太地区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争夺和勾结,对日政策构成美国远东政策的中心。而中美关系是不密切的,美国对华政策也不甚积极。大战的爆发,美日交恶,使中美关系发生最大变化,美国对其在华利益及前途的估计大大增高,从而导致美国远东政策中心转向中国,新的对华政策形成。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华实施冷战遏制政策。美国中央情报局与蒋介石及西藏分裂势力秘密合作在中国沿海及西藏地区实施了一系列准军事活动包括派遣美特入境、窃取中国情报、实施政治宣传等,目前所见的文献表明,中情局在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 ,我国学术界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华政策问题的研究十分重视 ,发表了许多著述 ,其中有关太平洋战争前后美国对华政策问题更是热门话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 ,30年代初至太平洋战争前 ,美国对华政策的本质是企图牺牲中国 ,以换取日美妥协 ,因此 ,可以把这一时期美国的对华政策归结为“出卖中国”、“绥靖日本”的远东慕尼黑政策。此种观点用于评价 30年代初期的美国对华政策尚可 ,但若用于考察 30年代后期的美国对华政策则显得与历史事实不符 ,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探讨。本文拟对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的美国对华政策问题作…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对华政策是其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澳大利亚对华政策经历了四个演变阶段:不承认新中国,与华对抗,但保持贸易往来;与新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基于共同反对苏联扩张、越南霸权主义的立场而合作;对华友好,全面拓宽深化对华关系;低调处理人权问题,大力开展以经贸为基础的合作。澳大利亚对华政策具有三个特点:深受美国对华政策影响;自由党对华政策相对保守而工党对华政策相对积极;经贸关系在澳中关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二战后,美国、苏联成为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美国随着其在战争中经济实力的迅速膨胀而奉行霸权主义政策.随着杜鲁门主义和遏制战略的出台,冷战开始.与此同时,美国还利用朝鲜战争爆发的有利时机力图实现其远东战略.朝鲜战争是二战后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它对冷战形势产生了重要影响.此战打击了美国的霸权政策,提高了中国的威望,同时,它还为苏联在同美国的冷战对抗中增加了筹码.  相似文献   

12.
二战后,美国、苏联成为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美国随着其在战争中经济实力的迅速膨胀而奉行霸权主义政策。随着杜鲁门主义和遏制战略的出台,冷战开始。与此同时,美国还利用朝鲜战争爆发的有利时机力图实现其远东战略。朝鲜战争是二战后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它对冷战形势产生了重要影响。此战打击了美国的霸权政策,提高了中国的威望,同时,它还为苏联在同美国的冷战对抗中增加了筹码。  相似文献   

13.
解放战争形势的迅速发展,使美国面临着新的外交选择。在美苏冷战阴云的笼罩下,美国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望后,被迫改变在中国内战中所采取的“介入政策”,试图从中国事务中“脱身”,同时寄希望于离间中苏关系,从而在对华关系中居于主动地位。但是,朝鲜战争的突然爆发,使美国对华政策的“尘埃”最终落定,并促使其下决心用武力阻止新中国解放台湾,台湾问题由此形成。  相似文献   

14.
1949至1953年是中苏两国两党的蜜月期.1949年以后中国的政治局势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历史.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阵线,极大地改变了远东乃至整个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斯大林对苏联对华政策进行了反思,在不同场合多次做自我批评,对中国、中共、毛泽东表现了应有的尊重;与新中国结盟,打破帝国主义对华孤立和封锁;提供援助,帮助新中国建立经济基础.但根深蒂固的大国沙文主义和大党主义的尾巴不时翘起,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伤害了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圣地苏联的感情,妨碍了中苏关系的正常发展,为中苏今后的纷争打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史学界开展了对30年代德国对华政策的研究。①在论及这一时期纳粹德国远东及对华政策的特点时,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这一时期希特勒在对华政策上“一直处于一种不稳定和缺乏一贯性的状态”②,30年代中期在德国的远东政策中存在某种“混乱”。③笔者认为,纳粹德国内部在远东政策上的分歧,是造成这一时期德国对华政策“不稳定”和“混乱”的直接原因,而上述论著对这一分歧几乎没有论及或详细分析。本文尝试对这个问题作一探讨,从另一个视角认识纳粹德国的对华政策。一、魏玛政府的远东及对华政策德国的远东政策主要包括对华…  相似文献   

16.
抗战后期,美国为了结束对日作战,实现在远东的各项权益,不断调整对华政策,积极推动国共谈判。美国总统特使赫尔利肩负重大的使命,多次主导国共和谈,从"延安协定"的签订到"重庆谈判",他分别采取了"促蒋联共""扶蒋压共""支蒋反共"的调处政策,但最后均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陶醉于商业野心和救世主使命的美国人对中国有天然的优越感;二是根深蒂固的反共意识形态使美国政府无视中国革命的必然性和中共的独立性;再加上赫尔利本人刚愎自用,使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逐渐偏离中国现实。赫尔利政策的实施,客观上加剧了中国内战危机,使美国对华战略目标最终走向失败。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对华环境、能源安全战略建构与政策咨询、辩论和决策阶段,思想库作为美国政治中的第五权力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问题缘起、对立思潮、思想输出三个方面,探讨和解析了思想库与美对华政策的关联,指出:思想库是美国政府的思想掮客。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以后不久 ,美国兴起了一股强大的反共反民主浪潮——麦卡锡主义 ,它深刻地影响了美国国会、国务院以及军方在对华政策上的决策 ,从而使美国的对华政策在冷战的大背景下 ,经历了一个从“等待尘埃落定”到采取一条孤立、敌视和遏制新中国的外交路线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9.
台湾问题一直是影响乃至阻碍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核心问题。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首先是以中美关系的状况作为其考量依据的。然而,美国对台湾的政策又有着对整个远东战略格局的通盘考虑。鉴于此,本文将战后初期的美国对台政策置于其更高的远东战略的框架下来进行思考,以探讨台湾在美国远东战略规划中的重要价值,以及美国远东整体战略部署对其台湾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国民党封锁中国大陆来由已久,早在败退台湾前夕,蒋介石就提出了"闭港"政策,开始拦截、扣押前往中国大陆的外国船只。朝鲜战争爆发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联合国通过了对中共、朝鲜实施武器禁运的决议,台湾的扣押行动有所收敛。但是朝鲜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出兵朝鲜的计划失败,台湾再次大肆封锁中共。1 954年6月23日,台湾海军在公海上扣留了苏联油轮图阿普斯号,部分船员被扣押了30余年。此举加剧了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中美、美苏关系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