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阶段学习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每当习作时,学生总是哀声一片,我应该怎么去写呀!学生这样惧怕作文,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材料可写。作者在论文中结合自己教学的一些做法谈了怎样积累作文素材。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延伸于生活,它与我们紧密相联系。而作文是学好语文,体现语文能力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一篇好的作文,能够体现出学生对语文的灵活掌握性及综合能力。但对于学生来说,作文一直是他们比较头疼的,提起作文,往往令他们“轻松”不起来。在作文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一是为写而写,没有明确的思想内涵。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东拉西扯,真正有见地的东西很难觅出。二是学生对作文素材的熟视无睹,以至写作时空洞无物,无法下笔。真正需要素材时,却理不出头绪。三是教师的指导。重视了方法,却往往忽略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教师对于写作方法的指导,是不容争议的,但对于理论的实践性,没有真正落到实处。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实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作文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训练之前,应该先将命题的范围或作文的题目告诉学生,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克服命题的随意性和作文课上临时抓题目的盲目性,同时可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有的放矢的准备,从而减轻和消除他们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和畏难情绪。  相似文献   

4.
朱莉 《科技风》2012,(17):195
在应试教育的禁锢下,学生的生活范围只是局限于学校和家庭,使学生丧失了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态去扩展生活的外延,去品味生活的内涵.这样,学生的作文只能是隔靴搔痒,闭门造车.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改变思路,尽可能给学生以开放性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作文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学生越来越没有写作的兴趣.学生们越来越害怕写作,认为没有东西写,有了写的东西也不知道怎么写好.还有很多学生觉得写作文没有多大收效反而还浪费时间,即便写,他们最多把作文当作一项学习任务在完成.很少有学生对写作真正感兴趣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在作文过程中难以获得成就感,考试功利心迫使他们学会了放弃,认为考试语文拉分不大,作文拉分不大.  相似文献   

6.
陈玲萍 《科教文汇》2012,(14):82-83
个性开放的时代,作文教学也需与时俱进。在信息化的今天,传统的写作焕发出新的活力,有了全新的形式:微博写作。微博以其独特的形式运用于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有限的空间里描摹世间百态,抒写心理感受,发表独特看法,为他们提升作文能力注入了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7.
德央 《西藏科技》2011,(11):46-46
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批改作文常常让他们觉得无可奈何。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评语总是让他们。那么,如何评改学生的作文呢?笔者从老师批改作文及对学生作文的评语总让学生心灰意冷、长期这样批改学生的积极性自然就荡然无存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多吉次仁 《科教文汇》2010,(26):108-109
写作是每位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也是孩子们综合能力的一种表现。作文指导的主要任务是"启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明确作文的要求,开展作文的思路,指导学生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等。  相似文献   

9.
1。盲目性,没有系统的教学设想、教学要求,检验手段等,整体目标大都清楚,但各阶段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训练目的,并不十分明了。往往是教师“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感觉该写一篇作文了,便临时布置一篇了事,既或是重视作文及练笔,布置学生写周记之类,也是由着学生的马儿跑,写到哪里算哪里。这样的训练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有什么效果,大家心里恐怕并不是十分了解。  相似文献   

10.
教学思路在以往教学中,感觉自己最为空白的便是作文教学,绝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写作文,每到作文课,总能看到学生的愁眉苦脸,因为他们没有东西可写,没有感情可发,在老师的强硬规定下,他们只好不情愿地挤出一篇篇的作文,这些作文内容空洞,语言干巴,材料都是老掉牙的。反思走过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黎海鸥 《知识窗》2012,(8X):64-64
<正>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它一直是广大教师非常头痛的一件事,其原因就在于作文教学一味地迎合作文考评的基本标准,陷入"以应试为本"的写作套路中,从而导致了作文教学中的"人""文"分离。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作文应该是学生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作文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因此,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理性地把"文"与"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出现了"教师怕教,学生怕学"的现象。我认为作文教学的改革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学生因为作文基础薄弱,我们更应该采用新的方法来辅导学生作文。只要抓住他们的特点,利用好他们的优势,从选材、文体、写法、语言等几方面加以辅导,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就可以较快提高农村学生的作文水平,让成功之花盛开在农村作文教学的田野上。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探索和提高学生起步作文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写作的一股源源不断的动力;其次是在课堂上给学生扶手,运用范例,使学生轻松作文;还要注重激励学生,重视良好的习作氛围,能够产生学习正能量,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相似文献   

14.
正长期以来,小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套话连篇,千人一面。作文没有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的体验,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灵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孩子们生活单调枯燥,缺乏生活体验,缺少观察生活,捕捉写作素材的能力,似乎每天一样的学习生活中找到可写的东西,只会从充斥市场的一些优秀作文选中搬来套去。这样的现状,不仅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不到提高,而且会对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堪  相似文献   

15.
提及作文课,老师、学生都很觉得棘手。老师是因为上作文课时,学生不感兴趣,动手写作时,无从下笔。至于学生,他们往往是出于应对的态度,并不是发自内心想写,没有写作的欲望。这造成了一种尴尬的局面,对于作文,大家都是怕。那么转变作文的教学思路问题就亟待解决。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上写作文呢?最为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在作文课堂上体会到快乐,体会到参与的快乐,体会到融入的快乐,体会到收获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有没有绿色的作文教学呢?答案是肯定的!什么是绿色的作文课堂教学?我认为就是应该让每位学生的作文有个性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通过习作真正有所收获、有所长进的高效率的课。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不断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锻炼他们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勤于动笔,从而在具体的作文写作中信笔成章,不断提升个人的表达能力和抒写素质。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写作能力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老师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指导,学生不知道如何提高写作能力。如何进行指导呢?要让作文走下神坛,放开学生的胆,解放学生的眼,放飞学生的心,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激起他们写作的愿望;要让作文走进生活,鼓励学生摘抄积累、自主写作,让写作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师教学也应该有序化,进行专项训练,讲解写作技巧,同时让学生学会自评自改,切实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伟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他首先提出了兴趣对于求知的重要性。杜甫也因有那种“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痴迷,所以成为了唐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我们要想做好一件事,首先要对这件事感兴趣,有了兴趣才能产生爱,有了爱,才能很容易的把事情做好。同样学生作文也是如此,对这种情感性极强的活动没有兴趣是很难办好的。现在学生有这样的口头禅:“作文,作文,愁死小人儿!”为何回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在于对作文缺乏兴趣。部分学生感到作文是老大难问题,越来越有畏惧感,导致兴趣变淡。部分学生导致…  相似文献   

20.
在农村,很多小学生作文的普遍现状是:感到作文难。他们不知道怎样写作文,大部分小学生初学作文时通常都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从下笔。而在农村教师采用"教师命题——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教学程式,这样的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改革农村小学作文的教学方法,大面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