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元代的绘画和画论相辅相成,他们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强化了对绘画创作主体性情的表现。元代的画论更是从理论的角度对这种绘画风气进行了延拓,我们通过对元代画论中的"古意"说、"逸气"说和"理"性说三对重要理论范畴的研究,从而揭示出元代绘画重写意、重主体表现性的理论本质和形成基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绘画理论的历史发展 ,分为萌芽、奠基、成熟和完善等四个发展阶段。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绘画理论的奠基阶段 ,到了宋代中国绘画理论体系已经构筑完成 ,元代以来中国绘画理论没有大的发展 ,但却在一些基本问题方面进行了充实完善。中国绘画理论体系由绘画功能、创作与鉴赏原则、创作道路、构图比例透视、笔墨技巧、绘画步骤、作品评定、笔墨当随时代、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等九个方面组成。  相似文献   

3.
恽寿平是"清初六家"之一,不仅在绘画理论上有着重要成就,同时工于诗书画,有"南田三绝"的美誉,尤其是花鸟画继承和发展了北宋徐崇嗣没骨画法,开宗"常州派"。恽寿平的花鸟画注重"外师造化"、"以简为贵",并且提出"摄情"说,他的画面注重对"逸气"的追求,风格清新简逸、澹然天真,有着独特的艺术品格,影响深远,对明末清初的花鸟画坛有"起衰之功",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元代是我国传统绘画发展史上的一个变革期,是将诗书画印在作品中结合较为成熟的时代,它的代表画家和画风对明清的绘画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元代著名画家及作品的介绍、剖析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明清时期的画作和风格的形成。而"元四家"特别是黄公望绘画风格尤其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5.
梅、兰、竹、菊等“君子画“题材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具备了古代中国人理想的人文精神.这种画题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人讲修养、重品德的人生态度密切相关.元蒙政权建立所带来的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改变和元代文人士大夫绘画的大发展为君子画的兴盛提供了最适宜发展的土壤.从事君子画题材创作的人数众多,成绩斐然.元代君子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
论元四家山水画的写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虽然短暂,但绘画却取得突出的成就,是继五代宋初之后中国山水画的又一高峰。元四家创造了元代绘画的特殊面貌,代表写意山水的最高成就。它选择性的继承了前代的山水图式与理念,并创造出独具一格的写意逸格山水表达。他们相承董巨,折中李郭,摒弃了南宋之风,成就了重写意的元代山水绘画风格。元代画家强调意趣、崇尚"心境"的营造,在山水画创作上取得的成就拓宽了山水绘画的艺术视野,丰富了山水画的艺术语言,形成了中国山水绘画史上同五代宋初山水绘画并列的又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7.
元代文人的绘画创作不求形似,注重自我胸臆的抒发,诗、画艺术之内容、审美、气韵等诸多方面实现了交融会通,从元初赵孟頫至“元末四大家”,文人画日趋成熟。明末清初,以渐江、査士标、孙逸、汪之瑞为代表的新安画派承袭了元代文人诗画的创作传统,“新安四家”对元代文人诗画的接受体现在相似的人生际遇影响下形成的淡泊名利、以诗画自娱的思想个性;注重抒情写意的绘画表现;会通诗画一体的审美追求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正元代绘画是我国美术教育绘画发展当中十分重要的一点,亦是我国各期绘画发展史当中非常重要的篇章之一。从宏观角度上来说,元代绘画和其他各期绘画一样,都是隶属于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绘画范畴之内。但是实际上,这仅仅是一个非常肤浅的看法,有一定人云亦云的味道,并没有通过自己的实践和考证来论证这种看法和观点的正确性。历史当中真实的元代绘画其实他和前朝绘画,以及和后朝绘画,其实是有相当大的出入。以元代绘画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当时的人文环  相似文献   

9.
渔父词是中国历代文人隐遮思想的重要栽体。元代文人在那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中,隐选避世的吟唱之声同前代相比显得异常高亢、嘹亮,彰显了元词鲜明的时代特色。究其因,既有中国隐选文化传统的历史积淀、传承之内在因素。又有元代独特社会现实催发之外在因素。同时,渔父词促进了元代以“渔父”为题材的散曲、绘画等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湖州竹派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重要画派。以水墨为元素.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宗旨的墨竹创作思想深深地影响着赵頫.他以文同、苏轼为师法对象,继承和发扬了湖州竹派的美学思想.明确提出了“书画本来同”观点.对元代及元代以后的墨竹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元代山水画的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画中以山水画成就最高,后人评元画为“萧散简远,妙在笔墨之外”。元代山水画是从宋人画中的重造化、重理性,转而重心源、重意象,一变严谨工整的画风而为重韵致、求天趣、崇尚淡泊逸品、追求天真和自然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2.
宋代的文人画家从理论和实践上都进一步发展了张彦远"以书入画"的理论:从人物画推及山水、花鸟扩大了题材,书法笔法、笔意入画更是影响深远,为文人画"以书入画"理论在元代的成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元代是绘画风格大变的年代,同时也是纸本绘画兴盛的年代,这种风尚一直影响到明清乃至现在。时代特征、物质层面、精神层面、艺术本体是导致元代纸本绘画兴盛的主要原因。了解纸本这种特殊的材质绘画大兴的原因,有利于我们今天艺术文化的承传。  相似文献   

14.
元代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的重大变革,尤其是元四家山水画代表了元代最高水平,其抒情写意的风格影响了以后的中国画坛,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明代中后期发端的吴门画派山水画是明代最重要的画派,其代表人物沈周和文征明代表了整个明代的最高水平。吴门画派山水画继承和发展了元代山水画,集元代及以前山水画的众家之长,形成自身风格特点。两代山水画风格既有承继又有变革。  相似文献   

15.
倪瓒作为"元四家"中以"疏体"见长的画家,其画作意境大多表现为疏简清逸、古淡幽远,其题画诗也尽脱元人之秾丽而得陶柳恬淡之情,与画作两相映发。倪瓒是元末题画诗存世最多、质量最高的画家诗人。元末及元以后题画诗的兴盛,与倪瓒的诗画创作实绩分不开。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画素来以山水居首,“远”是构成山水画有如此显赫地位的重要因素。自六朝以来,“远”的理论的成熟与发展,本身就影响着山水画的继承与创新。北宋的郭熙强调“远”在中国画中的透视;到了韩拙,强调的则是画面的意境的营造;而元代的黄公望更上一层楼,把“远”的理论深化,追求画外之韵,人与物合的境界。本文将从宋元山水画的发展轨迹中探寻“远”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论元代隐逸山水画的纯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逸山水画在宋代几经挫折,产生了很多作品,但就其纯粹性而言,仍不及唐代,山水画中的隐逸文化略呈颓势。山水画在元代才摆脱颓势,完成了对唐代山水画的隐逸回归和升华,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景德镇是驰名天下的瓷都,其瓷上绘画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元代青花瓷画雄浑壮美,开创了白瓷彩绘的新时代。明清瓷上绘画繁荣发展,百花齐放,绚丽斑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鸦片战争以后,瓷艺仿古之风和俗艳之气大盛,但仍有一批优秀的美术工作者,回归艺术的本真,推陈出新,使传统瓷画艺术重焕生机,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花鸟画的发展过程中,元代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其间产生了许多具有重大成就的画家,张中便是其中一位突出代表。但绘画史并没有给予他足够的重视。本文即通过对张中画作与身世的深入探究,着力还原其在花鸟画史中的地位及对花鸟画发展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绘画观念强调画家主体精神的自由;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从唐宋主客体相融发展到元代借景抒情、明代直抒胸臆。画面客观描绘性逐步减弱,主体表现意识进一步增强。其审美标准崇逸贬能,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体现了对视觉形式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