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保护、修复民族古籍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保护、修复民族古籍的意义进行阐述,提出了保护民族古籍迫在眉睫的问题,对保护、修复民族古籍进行思考,呼吁尽力作好此事,不让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更严重地损毁。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留下了浩如烟海的珍贵文化遗产,蒙古学古籍档案就是这份珍贵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学古籍档案内容丰富,包括历史、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天文、地理、医学等书面文献,金石文献以及更多的口碑文献。  相似文献   

3.
论文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结合使用数字化古籍的切身感受,就数字化古籍的版本、检索、阅读、保真等方面讨论了目前古籍数字化工作的利与弊,认为理性地认识数字化古籍的优缺点和古籍数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适时调整古籍数字化工作的重心,合理采用古籍数字化建设模式,对于节约资源、提高古籍数字化工作质量、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科技古籍文献种类繁多,价值珍贵.探讨少数民族科技古籍文献整理过程中专门人才的培养问题,有利于更好地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怎样做好古籍阅览室的服务工作王乃平(辽宁省图书馆)浩如烟海的古籍,是古人获取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知识的记录,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我们今天进行两个文明建设必须借鉴的历史资料。在现实社会中,古籍图书对促进科学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从事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探寻内蒙古地区个人和机关搜集保存蒙文古籍的历史痕迹的同时,着重记述了建国后国家重视蒙古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开展了搜集保存蒙文古籍的工作,及其得到各界的热情帮助,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7.
勉之 《文化遗产》2008,(1):36-36
2008年1月31日,文化部在北京召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古籍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周和平通报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古籍保护工作情况,并介绍了今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工作:要继续推进普查工作,逐步完善国家级和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或传习所的建设,加快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步伐,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工作,搞好“文化遗产日”和“文化遗产之都”活动,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富有特色的节庆文化活动等。为使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全面顺利实施,由文化部牵头,教育部、宗教局等十部委组成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全面开展中华古籍保护工作。文化部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古籍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勉之  相似文献   

8.
论古籍保护与利用在图书馆社会职能拓展中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古籍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更是维系民族精神的重要根脉。目前,90%以上的珍贵古籍都集中在图书馆中,多方位的抢救、保护、开发历史古籍成为图书馆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而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启动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为全国图书馆开展古籍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时机。图书馆应该把握机遇,贯彻中央精神,适时有序地开展古籍保护和利用工作,在挖掘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也为今天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多种原因,我省乃至我国的古籍文献的保护现状令人担忧,加强对其的保护与开发已刻不容缓。结合云南省图书馆实际情况论述古藉保护的对策及古籍开发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0.
在总结分析中国古籍保护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主张从古籍三种基本价值属性出发,有意识地构建中华古籍层级保护体系:在文物价值层面,对古籍实体实施文物级别的原生性保护;在学术价值层面,对古籍内容实施再生性保护;在艺术价值层面,对古籍版刻工艺、修复技术、鉴赏方法等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提出了创建"国家古籍文物馆"和"国家古籍版本数据中心"等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就古籍而论,素有“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之称。而现存古籍,估计至少也有八万种,但是,“古籍流传至今者,十不存一”。由此推论,其总数起码有百万种。可惜,绝大部分都在历史的长河中,蒙难毁损了。关于古籍的厄运,素有五厄之称、十厄之说,还有十五厄之说,实际上是数不胜数的。  相似文献   

12.
纪玮 《山东档案》2020,(1):46-47
据有关统计,我国保存至今的古籍约23万卷,古籍藏量约5000万册,可谓卷帙浩繁,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资源,是现代科学研究中重要的原始材料[1].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古籍档案正由于各种自然或人为的原因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损害,造成了文化遗产的损失,因此在信息时代必须对古籍档案加以数字化保护.古籍档案数字化就是从保护和开发古籍档案的目的出发, 利用计算机数字技术, 将常见的语言文字或图画转化为能被计算机读取的数字符号, 从而制成古籍档案目录数据库或古籍档案全文数据库, 用以系统展示古籍档案信息资源的一项工作.古籍档案数字化工作不仅有助于古籍档案的保护工作,还可有效提高古籍档案的利用率,让古籍发挥科研、史料等多方面作用.  相似文献   

13.
藏医药古籍文献记录了藏医药学数千年来积累的丰富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是中华民族珍贵的财富和历史文化遗产。目前,藏医药古籍文献开发与长期保存机制尚未建立,这将影响藏医药古籍文献科学、规划、全面传承与发展。通过藏医药古籍文献开发与长期保存机制构建,不仅对藏医药古籍文献科学开发与长期保存提供强有力的保证,而且成为现代藏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动力。  相似文献   

14.
图片新闻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举亦文化遗产日活动2011年6月11日(我周第6个文化遗产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举行了广西大学文学院古籍实践研究基地授牌仪式,并请广西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黄南津作古籍: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报告。其间,广西大学文学院师生参观了自治区图书馆的古籍书库,听取了关于古籍版本、古  相似文献   

15.
近闻陈云同志曾连续多次指示国家出版局、中华书局以及有关大学等单位,一再强调要立即加强古籍的整理工作,并且对整理古籍的方针、步骤作出了明确指示。此事意义十分重大。我国向来以历史文化悠久著名于世,前人的文化遗产大多存贮于古籍文献之中。在某些缺乏历史知识的人看来,古籍文献仿佛是一些“腐旧”的废纸,往往以轻慢的态度加以糟蹋。愚昧无知,会不自觉地做出损害祖国利益的事来。  相似文献   

16.
傣文史书《勐果占壁及勐卯古代诸王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共有二十四种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分布地区占全省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自古以来,云南各族人民开拓着祖国西南边陲,创造了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古籍,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古籍包括历史  相似文献   

17.
古籍保护方法的继承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子雄 《图书馆论坛》1996,(5):28-29,51
古籍保护方法的继承与实践林子雄(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我国古籍大都经历了百年以上沧桑,能存留至今,实属不易。因此,保护好古籍这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现代图书馆以及每个古籍保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1古代书籍保护方法的继承古人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长期...  相似文献   

18.
民族古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古籍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和积累了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的民族古籍。经过多年的努力,民族古籍的搜集保护、研究开发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因种种原因:保护形势严峻、经费人才缺乏等,因而要加大宣传的力度,为民族古籍的搜集保护营造良好的氛围,并运用现代化技术,采取多种方法,对民族古籍进行科学保护和研究宣传。  相似文献   

19.
古籍和民国文献是一个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档案资料,需要发挥它们在传承、发展中国人文历史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让它们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探讨如何提升市级图书馆古籍和民国文献档案资料服务水平,分析如何让读者更好地利用这些历史和文化档案,让更多的读者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中国文化古籍因国家无文化遗产保护法规而大量流失海外,当代中国对文化遗产保护非常重视,制定了文物保护法,划定了历史遗迹保护范围.作者进一步阐述了收集整理清代名人存世书目工作的意义.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