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所谓自我管理,就是指个体对自己本身,对自己的目标、思想、心理和行为等等表现进行的管理,自己把自己组织起来,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自己管理.实践中,自我管理对大学生成才有着摘要的意义.本文就公寓化过程中的大学生自我管理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仅供教育管理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认识自己     
我们会认识很多人,却有可能不认识自己.即不了解自己.不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认识自己,辨识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才能成为一个理性的、有自知之明的人,才能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相似文献   

3.
做好自己     
剥去风尘仆仆的外衣,留下的是辛勤劳作的自己;解开包裹层层的心甲,裸露的是直击了当的自己;打开禁锢重重的硬壳,彰显的是灵魂深处的自己。面对自己,我们总是希望自己能够更有魅力、更具风采、更为充实,总想把自己做得更好一些,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丰美。做好自己让我们不断地修正自己、成长自己、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4.
<正>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是一个人感受自己、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方式。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自信心是个性心理的重要特征。自信心是指对自己及自己从事的事业深信无疑,坚信自己的事业一定成功。自信心强的人,总认为自己的能力无穷,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价值。一个人若经常  相似文献   

5.
“自信”这个词有三种词性,表示三种有细微差别的含义:动词,自己相信自己;形容词,对自己有信心;名词,对自己的信心。 不管怎么说,它都指的是自己对自己有信心。 相信自己能够去做,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做,相信自己有方法去做,相信自己能够做好,这就是在生活、在事业上的自信。  相似文献   

6.
咬定"还"字,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呼唤有思想、有能力、有创造、有追求、主动发展的主体;就是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自己生命的主人,自己是自己实践的主人,自己是自己学习的主人,自己是自己  相似文献   

7.
马雪芬 《职业技术》2006,(20):106-106
认识自己意味着不断地探索、反思,更重要的是行动。只有立志高远,才会促使人们不断地去探索新事物,不断地反思自己,认识自己,为实现自己的志向而竭尽全力地去行动。只要你善于发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优势,经营自己的长处,就能找到发展自己的道路,创造美好的人生。  相似文献   

8.
语文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的方式。所谓自主,就是自己做自己学习的主人,自己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自己管理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自己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负责。自主意味着思维、情感与行为的独立,意味着个性的自由张扬;自主也意味着心灵时空的自由与视界的敞亮,  相似文献   

9.
进入中考复习阶段,学生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了解自己的时间利用情况,了解自己的学习环境,了解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自己的个性心理特征,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之后在有限的时间内明确自己的目标定位,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解决关键问题,优化学习情绪,全力冲刺。  相似文献   

10.
进入中考复习阶段,学生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了解自己的时间利用情况,了解自己的学习环境,了解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自己的个性心理特征,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之后在有限的时间内明确自己的目标定位,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解决关键问题,优化学习情绪,全力冲刺.  相似文献   

11.
"家族相似说"是维特根斯坦后期提出的一种影响深远的比喻性说法,被后人视为维特根斯坦反本质主义的纲领之一。"家族相似说"认为不存在语言的本质,各种语言游戏之间的"家族相似"是一种错综复杂、重叠交错的"相似性"关联,应通过"不要想,而要看"的方式研究语言的个别性、多样性。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说"对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儿童的发现"是五四现代性"祛魅"过程中的一大贡献,由此揭开了儿童文学的迅速发展。五四时期儿童文学也出现了种种"复魅"的迷失。五四时期"儿童的发现"主要贡献还在于儿童视角的使用。儿童视角丰富了小说叙事视角,虽然存在着视角运用的越界,却给中国现代小说增加了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剩女"是近年来新出现的现象,然而"剩女"的出现并非偶然。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剩女"出现的原因除了女性自身过度追求完美和失恋阴影的固着心理外,还有男性方面的男性中心、认知偏差与过度自卑,以及社会舆论对"剩女"的期望压力和刻板印象。解决"剩女"问题的有效途径主要有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提倡"姐弟型"婚恋和社会的理解和宽容。  相似文献   

14.
熊飞宇 《宜宾学院学报》2012,12(1):57-61,75
中共中央南方局及其文委会对抗日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依据了中共中央有关方针政策,具体体现在张闻天和毛泽东的文化指导思想中.张闻天的文化指导思想,主要见诸《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关于各抗日根据地文化人与文化团体的指示》和《发展文化运动》;而毛泽东的文化指导思想,则以《新民主主义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代表.张闻天与毛泽东对文化的指导思想有差异:张闻天将“民主”明确纳入新文化的发展方向,而毛泽东却用“大众”涵摄“民主”;张闻天制定并执行的具体的文化政策,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总目标也不乏抵触.  相似文献   

15.
运用接受美学理论对布莱希特的剧作《高加索灰阑记》中的人物形象阿兹达克的“陌生化”及其接受效果进行了分析,认为与作者同时期剧作中的伽利略、潘第拉、沈德等形象相比,阿兹达克除在阻止观众的感情共鸣上与上述人物具有大体相当的作用外,在“陌生化”以及引起观众的惊异、惊讶程度方面,在激发观众的能动性和认识能力方面,在经由观众的接受所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方面均更为充分地体现了布莱希特在其戏剧创作和实践中所遵循的陌生化原则。  相似文献   

16.
王弼的本体思想对具体性的重视不仅仅表现在“子”、“末”、。“用”等概念上面,还体现在王弼对“时”的关注当中。普遍原理的永恒性并不意味着普遍原理总是以一种一成不变的形式展现自身,普遍原理在与具体时空的结合当中。总是表现为一种现实的具体的形态。随着具体时空的变化,普遍原理的现实展现也跟着变化。通过“随时而变”的思想,王弼对普遍原理在具体时空当中的变化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庄子的"逍遥"就是"游无穷","游无穷"基于庄子对人的有限性的深刻自觉。人的有限性包括生命时间的有限性、心智能力的有限性以及物欲造成人的有限性,等等。觉悟到人的有限性并非让生命堕入虚无,而是经由"无己"忘我的功夫化解这种有限性,卒至遨游于无限自由之境。"游无穷"包括心游大道和生命游于万物两个层面,心游大道是生命游于万物的主观前提,生命游于万物是"游无穷"的理论归依。庄子的逍遥不是纯粹的精神自由,而是要让"游无穷"成为人生的本真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8.
克制自己的欲望、顺从理性指导是一切德行与价值的重要原则和基础。欲望和理性在道德的形成过程中起着特殊作用,欲望有利于德行的助长,理性可以确立一种正常的欲望秩序,人的情感、欲望、理性相互融合渗透而形成美好的道德品质。洛克的“欲望与道德教育基础”的理论对当今社会的道德教化和养成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9.
毕业生"眼高手低"长期困扰我国高等教育,影响高校形象,部分导致毕业生"就业难"。其根源在于现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偏重理论教学而忽视项目实践,致使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CDIO工程项目教学强调全员参与,讲究分工协作,注重项目实践;校内岗位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岗位上、在教职工的指导下做实实在在的事情,面向人人,主张"做中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责任心、实操能力、团队精神和项目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职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从现实角度出发,可以分析出”中国责任论”一方面是对中国不断进步的肯定,有着一定的积极效应,但同时所谓的“中国责任论”也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片面之词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在面对“中国责任论”时,中国应当理性对待,从我国的基本国情为立足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