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当下的影视文学评论界,"改编"常常和"重写"、"改写"等词语混杂在一起,意义纠缠不清.改编可以界定为:以原著为基础,创作出具有表演性质的新作品(改编本的体裁往往和原著不同).改编不仅是一种满足性接受和还原式理解,还是一个化雅为俗的通俗化过程和传播过程,一个二度创作过程.改编是一种集接受、传播和创作为一体的艺术活动.改写和重写虽也具有这三种性质,但却都和改编有显著的差别.  相似文献   

2.
自从动画艺术诞生,文学一直作为其渊薮而结伴同行。文学为动画提供了无数再创作的素材与可能,许多动画经典也因此而产生。作为神魔小说代表作的《西游记》一直是我国动画改编创作的一个重点。在历次不同社会文化历史语境下,《西游记》的动画改编经由故事的改写和情节的重构,孙悟空的形象也开始了属于他自己的72变,他由“神”与“猴”的共同体逐渐成为了一个在现实生活中被赋予了一切基本情感的人。通过叙述的转向和元素的重构来对比《西游记》的动画创作与原著小说的异同,是探究文学作品改编成动画艺术过程中继承和嬗变潜在规律的一种途径,其中孙悟空形象的变迁也正标志着中国动画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3.
笔译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分析原文、将原文转换为译语、重新调整修改译文,以及检验译文。文章将笔译过程的第三步,即修改译文,或改写译文视为“重写”(再创作),主要探讨在尊重原文本意的基础上对译文进行“重写”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提出并考察了这样一个假设:“重写”是使译文更为准确、流畅、自然、地道的重要步骤。对初学者来说,有意识地强调“重写”,重视对译文的修改并将其引入翻译练习中,是提高翻译水平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是否应忠于原著”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争论话题,至今也无定论。但改编的影视作品无论忠于原著与否,均有佳作,这表明这场争论已无甚价值。忠于原著原则产生的根源在于学界根深蒂固的文学本位观念,其进一步确立与文学对影视创作庸俗化倾向的纠正密不可分。在文学和影视并驾齐驱的新世纪,我们应该放弃“是否忠实原著”的争论,致力于改编经验的总结与规律的探寻。  相似文献   

5.
翻译研究离不开对"伪译"现象的探讨。分析"伪娘"的必备条件、"伪娘"的实际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伪译"的本质。"伪译"与重写不同,"伪译"在主观上是一种翻译活动,而重写却是一种创作活动;"伪译"也不同于改编,改编在主观上对源语文本进行了改写,而"伪译"往往是由于某些客观因素而不得不对源语文本进行创造性翻译,从而偏离了源语文本。"伪译"是对源语文本的创造性翻译虽然在语义上有悖于原文,但却做到了功能上的对等,在某种程度上为译文作者实现其翻译目的或为目的语文化输入新的活力、引进新的文学形式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电影Mulan的中文字幕虽然具有"伪译"的性质,但却让中国观众获得了与外国观众类似的观感和体验,因此,"伪译"和"伪娘"一样有其存在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6.
自从动画艺术诞生,文学一直作为其渊薮而结伴同行。文学为动画提供了无数再创作的素材与可能,许多动画经典也因此而产生。作为神魔小说代表作的《西游记》一直是我国动画改编创作的一个重点。在历次不同社会文化历史语境下,《西游记》的动画改编经由故事的改写和情节的重构,孙悟空的形象也开始了属于他自己的72变,他由"神"与"猴"的共同体逐渐成为了一个在现实生活中被赋予了一切基本情感的人。通过叙述的转向和元素的重构来对比《西游记》的动画创作与原著小说的异同,是探究文学作品改编成动画艺术过程中继承和嬗变潜在规律的一种途径,其中孙悟空形象的变迁也正标志着中国动画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7.
有许多童话作品在内容上看来幼儿还可以接受,但在形式上看来幼儿接受却存在诸多困难。于是改编、改写的问题就被提出来了。这份工作最好由既有幼儿教育工作经验又有一定文学写作能力的朋友来做,他们有重新加工语言艺术品使之能为幼儿所接受的先决条件。当然,能力对谁都不是天生的,不会做的只要有心去学,也未必不能成功于有朝一日。   改编、改写文学作品的前提和基础,是对文学作品要有较高的鉴赏能力,要能够敏锐地判断:哪些作品有改编、改写的价值,哪些作品改编、改写之后幼儿有可能接受。审美感悟能力和艺术感觉的敏锐性这里就…  相似文献   

8.
《让子弹飞》: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电影改编的典型文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让子弹飞》的改编是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电影改编的典型案例,消费文化的各种要素深刻地影响了它的改编策略:充分发掘文学原著中故事元素,用电影的方式重写文学原著中的故事,保持流行艺术中"大团圆"的结构模式,对原著中的人物角色重新设置,突出丑角人物与理想人物,发挥电影的视觉文化功能,创制视觉奇观,变原著的评书体语言为戏谑化的对白。  相似文献   

9.
自1980代以来,“重写文学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尤其是近年来,对作品传播、接受过程的考察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这种研究方法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接受美学”的影响。不过就“接受美学”这一理论本身而言,过去人们往往更多地注意到了其对于阅读与读者的重视,而对其文学史观却重视不足。重写文学史,本质上是要重新建立一种社会历史观,所以在精读“接受美学”经典文献的基础上,着力呈现其共时态与历时态相结合的文学史观,或许对于今后文学史的撰写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电影《秋菊打官司》是根据当代作家陈源斌的中篇小说《万家诉讼》改编而成的。原著小说作为电影创作的母体,为电影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基础。但电影并不是对原著小说机械被动的语言转译,编剧刘恒和导演张艺谋抓住原著小说的精神内核,按照“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关学原则进行再度创作,使电影与原著小说相比,在艺术上达到了典型化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斯特林堡的自然主义文学代表作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曾被改编为京剧、话剧、河南豫剧等不同版本。改编剧对原著在象征意义的表现、人物情节的改编以及舞台艺术的呈现上侧重点有所不同,将河南豫剧改编版本《朱丽小姐》与斯特林堡的原著进行对比分析,以探求中西方戏剧结合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近年来影视艺术对文学或戏剧作品的改编中,有两种艺术取向并非鲜见:一种取向是把原著视为经典,在改编中以忠实于原著为目的。用这种原则改编成的影视作品,固然较为准确完整地体现了原著精神,但却明显缺乏艺术改编应有的创造特征。另一种取向是在改编中仅把原著的题旨、情节、人物作为素材或触媒,而着重表现改编者的主体意识,全不受原著的限制,这样拍成的影视作品,很可能具有较明显的再创造的特  相似文献   

13.
由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投资、张彻导演的影片《冲霄楼》在情节改编方面强化了原著《三侠五义》的叙事悬念和诙谐意趣,这既反映了原著本身对于影像改编所具有的先在性影响,亦和文学转化为电影这一艺术形式的转变不无关系;同时,影片又借助对白玉堂的形象塑造及其独闯冲霄楼、殒命铜网阵这一原著人物命运结局的影像呈现,不仅凸显出张彻武侠电影以男性英雄的深厚情谊为核心的“阳刚电影美学”特征,而且也潜在地折射出其本人的创作主体意识对于文学改编中的主题诠释、人物重塑、风格嬗变等诸多方面所具有的主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电影《狼图腾》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电影以狼这一银幕上相对陌生的形象激起观众的兴趣,同时回避原著中富有争议的内容,从小说的复杂议题和多重主题中选择最利于观众理解和国际传播的生态主义主张,通过对情节故事和人物设置的改写,在商业上和艺术上取得了双重成功。  相似文献   

15.
《赣南日报》2014年3月14日第A05版刊登了《无须都选“最高峰”》一文,其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在他们看来,只有读经典,特别是读第一手的原著,才能最好地吸取营养,才能让自己达到相应的高度。笔者以为,“原著”不存在“第一手”一说。何谓原著?“原著”就是著作的原本,是与译本、缩写本、删节本、改编本相对而言的。  相似文献   

16.
时下,将“红色经典”改编成电视剧正在成为一股热潮,但是观众对改编后的电视剧的反映却并不理想。“红色经典”改编遇到困境的原因在于几个基本的问题没有真正得到解决:其一,什么是“红色经典”?其二,“红色经典”为什么能够重新“热”起来?其三,“红色经典”在改编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尊重原著?  相似文献   

17.
影视作品的改编就是按照影视作品的审美观点、思维规律,在基本尊重原著文学精神的前提下,对文学文本进行二次创作和重新阐释。所以,在改编影视作品时应尊重原著精神、体现时代精神,把握尊重原著与合理创新的尺度,使改编作品具备艺术的合理性与合规律性。  相似文献   

18.
高小第一册自然,是本学期新改编的;改编后的教材,在内容上有的课文是将旧教材两课改写为一课的,如新教材的第一课就是由旧教材第一、二两课合并而成的,又如“饮水的清洁”,“自来水”,“水的热涨冷缩和温度计”等课也都是将旧教材的两课改写成为一课的。  相似文献   

19.
欧阳予倩作为中国近现代戏曲改革的代表性人物,积极从中国古典名篇中进行情节摘选,不仅把孔尚任名剧《桃花扇》改编成京剧、桂剧和话剧进行舞台演出,完成了戏曲艺术的多角度尝试,还根据唐代诗词《长恨歌》中杨贵妃和唐明皇的故事走向,创作了戏曲剧本《长恨歌》。在改编过程中,欧阳予倩保留了原著人物、情节、结构等的有机组合,将戏剧改编和时代需要进行融洽,在具体的文本改编中,体现个人的艺术表达,满足当代观众的接受水平。在新剧《长恨歌》中,欧阳予倩通过截取故事的几个重要场景,突出主要人物和矛盾冲突,着意表现反抗奢贵君王的气节,在表现安禄山精神气质的前提下,着力提升“小人物”在历史上的地位,为古典戏剧的现代改编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20.
一、担心和忧虑近年来,文化界出现了一种稀奇古怪的现象:一些创作者或被号为“文化明星”的专家,在解说古典文学、神话故事及编写历史影视剧时,把原著或史实改编得面目全非,以致好人变成坏人,大奸成为大忠,离谱得令人惊诧,还美其名曰“时尚化”。一位准备将《三国演义》改编为电视剧的剧作家说:“时代不同了,我们解读历史人物也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