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屈指一算,自己不知不觉已在业余报道这条风雨路上跋涉了5年,5年间,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无法计算,但耕耘后的收获才是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乐趣。起初开始练写作,只是偷偷地写,见缝插针、独坐僻处,构思疾书。多少个不眠之夜熬红眼,多少篇稿件被“枪毙”后扔进纸篓。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竟有《战士心中的“女伙夫”》、《二连官兵个个为“登山健将”》等30多篇稿件被中央、省级报纸、电台刊用。虽然“块头”不大,但毕竟是新的起点呀。我感到分外欣慰。然而,也有人对女同志搞新闻瞧不起:“她能成大器?瞎逞能”……我坚信…  相似文献   

2.
搞新闻10年,有什么好的经验不敢当,但一些零星的感想、体会还是有的。今天写一点出来,就教于同行。 初来报社,对新闻工作有一种神秘感:我适合搞这个工作吗?我能搞好吗?面对着别人写的一篇篇报道,羡慕极了。同时,由于自己急于进入“角色”,又对新闻工作产生了望而生畏的感觉:太难了。 怎么办?年轻人毕竟还是有点儿事业心的,学呗!于是,借来资料室几本专业书籍,再托朋友、同学在外地买几本,还有就是多听“闻道在先”者的教诲,多看几篇他们修改后的稿件,等等。经过几年的揣摩、努力,居然也可以采写简单的新闻稿件了,一篇…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个常年坚持搞报道的通讯员。近几年来,每年在各类报刊电台录用的稿件达300多篇。为此,许多人问我:“你是怎样处理好工作与报道的关系的?”我的回答是:“结合工作搞报道,工作报道两不误。” 一、工作之便抓新闻。深入基层、深入农户搞储源调查,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对此,我常在做这项工作时抓住时机,捕捉新闻。白天在调查中顺便了解一  相似文献   

4.
古都安阳有座编制只有200张床位的驻军151医院。医院虽小,但报道工作成绩斐然,已连续6年被分部、军区后勤部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他们报道工作为啥搞得好?兄弟单位负责新闻工作的领导前来取经。该院政委王玉峰的一番报道“人才观”,使众人颇受启发。立足本土育人才王政委说:“搞报道工作得有报道人才,人才哪里来?天上掉下来,地下冒不出,关键靠培养”。王政委1989年调到这个医院任政治处主任,一上任便开始着手培养报道骨干队伍。他认为:“医院是一块沃土,科技人员多,文化层次高,80%以上人员都是大专生、本科生,还有研究生…  相似文献   

5.
谈‘入门’     
我是从去年才开始搞通讯报道工作的,在本单位领导支持和新闻单位编辑、记者的帮助下,已经有二十多篇稿件分别被中国教育报、体育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刊用,二十多篇稿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播出.  相似文献   

6.
文从短作     
我是一名邮电职工,也是一名业余通讯员。从去年12月底至今年2月中旬,我平均3天有一篇新闻稿被采用。朋友问我有什么“秘诀”。“秘诀’谈不上,倒是有些体会。我认为初搞通讯报道工作的同志,不能好高骛远,应力求文从短做起。就拿我被报刊电台采用的20多篇稿件来说,字数最多的才180多字,最短的仅70多字。许多通讯员往往看不起写短新闻,常常一挥笔就洋洋洒洒好几百字甚至上千字。编辑一看,不是  相似文献   

7.
《新闻战线》总编辑: 上次我冒昧寄去一篇有关改进会议活动报道的稿件,已在第三期被刊用,我是既高兴又感到有压力。高兴的是我的第一篇心得文章能在贵刊上得以发表,同事们说,“《新闻战线》是起点高、要求高、质量高的刊物,发表文章不容易。”压力来自于您作为国家级刊物《新闻战线》的总编,对一名素不相识的基层新闻工作者的一篇普通投稿,处理得如此认真,值得我们学习。我作为一名踏上工作岗位不足两年的年轻人,有什么理由不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好工作呢? 前几天,我又收到贵刊编辑写来的一封信,鼓励我再接再厉,多写精品,并…  相似文献   

8.
我已年近六旬。20世纪70年代初已曾在公社搞通讯报道工作11年,在国家、省、地、市级报刊、电台(站)发表稿件近千篇。1983年转到乡镇企业工作,后返乡种田当农民。由于农事忙,加之新闻面窄等原因丢了笔。1998年,长江抗洪期间,看到广大农民群众奋力斗洪魔的壮观场面,激起我拿笔讴歌他们的英勇事迹。在堤防哨所里采写了题为《古稀兄弟争上堤防》的稿件,很快就被《鄂州日报》和鄂州电台采用了。就这样,我停笔16年又握笔写稿了。在重新握笔搞写作的过程中,我的体会有三点: 一是要勤奋。搞通讯报道为我提供了探索、运…  相似文献   

9.
我是去年年底开始搞新闻报道的,由于基础差,对新闻工作是个“门外汉”,向报刊电台投稿五十多篇,没有命中一篇,我失去了信心。今年一月在我部队驻地书店看到《新闻记者》,翻开一看,被内容吸引了。我认真学习了内中的采写经验,渐渐地进入了新闻报道的佳境,今年十个月中,我已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了十来篇报道,我深深感谢贵刊这个不见面的老师。解放军驻河南桐柏某部周立强  相似文献   

10.
抓某项工作,从接受任务、作出部署、检查督促、分析调整,到搞调查、写材料、出经验,在这套工作程序之后,还能不能再抓出一篇新闻稿件来,向部队官兵和社会群众展示一下这项工作的价值?“~手难抓两条鱼啊!’一些同志在谈到结合工作搞报道时发出这样的感慨,“伯是稿件发不出来,工作也耽误了。”笔者和不少机关干部对业余搞报道的难处,都有切身体会,但我们仍然可以自豪地说:一手可抓两条鱼,工作、报道两不误。而且工作和报道还可U相得益彰,相互弥补,相互促进。一、份外之“鱼P有抓头首先要弄清这条工作之外的“新闻鱼”,应不…  相似文献   

11.
谢顾问:我搞报道已有4个年头了,虽被军内外报刊采用过一些稿子,可都是些“小不点”,甚至只是三言两语的简讯。有人劝我写些“大块头”,我也想写几篇一鸣惊人之作,可就是写不出来。为什么我就不能写出“大块头”的稿件?54951部队别培海别培海同志:作为一个已有4年采写史的老通讯员,想写出点有分量稿子,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一定要明白,有分量的一鸣惊人的稿子不一定非是“大块头”不可,有些“豆腐块”新闻同样也很有分量,同样受读者欢迎。你注意到每年被评上奖的好新闻了吗?它们不少是几百字的短新闻。能写出高水平的…  相似文献   

12.
1985年,我从基层粮管所调到市粮食局工作,条件比较优越,素材也较丰富,觉得有了用武之地,下决心针对粮食工作情况,结合本职工作抓好通讯报道。这一年我有189篇稿件先后被全国各级新闻单位采用,其中被中央级新闻单位采用的有17篇。这些稿件中有70%都是结合本职工作搞的。立足本单位,横向联系写报道。我大量写的,还  相似文献   

13.
许谦  辉靖 《军事记者》2002,(11):66-66
济南军区某海防团驻守在渤海深处的几座小岛上,这里虽然交通不便、条件艰苦、信息闭塞,但新闻报道工作却在近两年打了“翻身仗”———团队仅去年就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解放军报》等媒体见稿300多篇。在官兵们的心目中,团队的报道工作之所以搞得有声有色,与政委张榜庆的伯乐精神分不开。“搞报道难,在海岛部队搞报道尤其难。”去年3月张政委上任后不久,就组织全团的政治干部召开了一次新闻报道工作会议。会上,老新闻干事的一顿“牢骚”引起了张政委的重视。“海岛部队搞报道都难在哪里?”会后,张政委立即找到这位新闻干事…  相似文献   

14.
谢顾问:我是一名司务长,工作之余,常写点宣扬身边好人好事的稿子。可有人议论说我写稿子是为名为利,不务正业、我不明白:难道当司务长就不能利用业余时间搞报道吗?56106部队王金城王金城同志:报纸是靠大家办的,’‘大家”就包括你我他,当然也包括司务长,司务长利用业余时间写稿本是件大好事,应受到鼓励和表扬。那么,为什么办了好事还被说成是“不务正业”呢?我不了解你的实际情况,只能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从主客观两方面作些分析。先说主观方面。无论干什么工作,都有“业”和“余”之分。你的“业”是司务长,“余”是搞报…  相似文献   

15.
发动机关干部结合工作搞报道是新形势下部队、民兵预备役工作的需要,也是加强机关建设,活跃机关工作的重要方面。这项工作搞好了,能使整个机关更有朝气,有活力。但有的同志认识不够高,认为结合工作搞报道是“份外事”,发展还不平衡,在机关还没形成风气,群众性报道工作的威力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那么,怎样才能克服这些不足,使机关干部结合工作搞报道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坚持下去呢?一、要充分认识机关干部结合工作搞报道的重要性首先,结合工作搞报道是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闻战线上的充分体现。在革命战争年…  相似文献   

16.
我搞通讯报道工作已经11年多了,写的稿子先后被全国55家报刊,电台采用了2300多篇。回顾自己的写稿经历,主要是注意了在“小”字上做文章。记得开始写稿时,总觉得稿子写得越长越好,大稿用了震动大,结果事与愿违,写得多,被采用的少。  相似文献   

17.
近来,我时不时有一些小稿被各种报刊采用,周围一些战友总爱问我:“你有什么亲戚在报社,关系一定很硬吧?”对此,我只是一笑了之;我在报社根本没什么“关系”更没什么亲戚呀!当初我刚到团报道组当报道员时,由于上搞心切,就给自己定了目标,每天一篇稿。一晃三个月过去了,我满怀希望地把近一百篇自认为“得意”的新闻稿寄向各级报社,结果泥牛入海,杳无音信,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块搞新闻的料。这时,周围战友的议论也飘到了我的耳中:“现在报社上稿全靠关系,报社没人没关系,稿子写得再好也不会被编辑采用。”于是,我写稿就开…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人到三十不学艺,可我正是这个年龄走上了新闻写作这条路的。1998年秋天,我所在的河北省清河县农发行行长看我文字基础还可以,让我搞宣传报道。我自知才疏学浅,可又不敢推辞,只好硬着头皮干了起来。凭着自己干什么工作都尽心尽力的热情劲,半年时间就赶写了几十篇稿子寄出去,结果仅是在《邢台日报》上看到一篇几十字的“火柴盒”。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搞报道的“料”。迷茫之时,我被农发行邢台分行推荐,于1999年初参加了《邢台日报》新闻培训班,经过编辑老师们的点拨,我很快悟出了:写新闻,光有热情还不够,关键…  相似文献   

19.
投稿的窍门     
投稿的窍门吴正荣我当通讯员已18年了,在各级报刊、电台电视台采用稿件2500多件。其中,被国家级、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刊播1000余篇,其中,130多篇(次)获奖。为什么我投稿“命中率”较高?一是按“口味做饭”。广播与电视,报纸与刊物,同是新...  相似文献   

20.
我从1982年初开始结合工作搞报道,六年来先后在军内外报刊上发表稿件200多篇。在实践中,特别是担任《新华日报》特约通讯员之后,我结合工作建立新闻信息“小资料库”,对搞好业余报道工作起到较好的作用。下面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