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勤俭包括勤和俭两个方面:勤即勤劳、勤奋,指人们对待劳动的一种态度;俭即节约、俭朴,指人们对待生活欲望的一种态度。勤俭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墨子曾提出: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将俭提到了个人成败和国家兴亡  相似文献   

2.
说节俭     
说到“俭”,现在难免有人要嗤之以鼻。生活水平提高了,眼见着要进入“小康”了,还提倡俭作什么?我认为,这种想法,是绝对错误的。“俭”是人类的美德。一个懂得节俭的人,正是一个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的人。雷锋的袜子破了,他补了又补,补到最后,补丁摞补丁,都没法穿了。他俭朴的生活作风是一种崇高的品德。  相似文献   

3.
勤俭包括勤劳、勤奋和节约、俭朴两个方面。我国自古就以勤俭作为修身治国的美德。《尚书》指出,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春秋时鲁国大夫御孙说,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恶行中的大恶(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常言道:“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从一些明智有为的统治者到普通老百姓,都能认识到,只有勤勉敬业,家才能兴、国才能立。孟子说:“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意谓一个人倘若在为人处世方面做到恭恭敬敬、彬彬有礼,就不会去欺侮他人;倘若能在生活上保持俭朴,不贪嗜财货,…  相似文献   

4.
俭能养德     
俭,节俭、节约之意。所谓“俭以养德”是指节约不仅可以降低生活成本,还有修身育德功能。作为中国人,这句话大多数人耳熟能详,它来自于诸葛亮《诫子书》的“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但是,这句话说起来轻松,做起来不容易,尤其是当下全面迈向小康、部分已经富裕的人群。  相似文献   

5.
我们要探讨大学生应养成节俭之德,那么首先对于“节俭”、“消费”要有正确的理解与认识。在此文中的节俭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大学生的消费不应超出其计划开支的范围,要遵循“量入为出”的理财原则;二是指要“节用有度”,即大学生对物质资料的消费应合理、适度。在《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中的“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两点。其次,要正确认识“消费”:要明白消费既不与节俭对立,也不与奢侈浪费为伍。在今天,提倡节约并不是要大家都捂紧钱袋子,变成守财奴,而是要提倡适度、健康的消费。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  相似文献   

6.
这勤字,就是勤劳、勤快,我们在学校里要勤读书,在家里要勤劳动,做一个勤快的好学生。这俭字,就是节俭,俭朴,我们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注意节约俭朴,不要铺张浪费,你们从小就要养成这样的习惯。这公字,就是公正,秉公无私,办事公道,  相似文献   

7.
“一个有修养的人,他可以克制贪心,因为他知道节俭可以使人向上。”这是《中华美德故事·俭朴篇》中春秋时鲁国宰相季文子的人生信条。在此篇中,我们看到了季文子虽身居高位,却以俭为荣。他住的是陋室,坐的是瘦马破车,穿的是久洗的旧衣。他还经常叮嘱家人说:“不要讲排场,搞浮华,有粗茶淡饭吃喝,衣服不脏不破就好了。”而在他30多年的宰相生涯中,一直保持着节俭的作风,将自己的生活限定在一般百姓的水平上,这是难能可贵的。要知道,节俭难,而始终如一地节俭更难,更何况是堂堂的一国之宰相!而同是宰相的司马光也非常节俭,在…  相似文献   

8.
古人有语: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从古至今,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每代人都会受到祖辈们的节俭教育。可以说,节约是我们的传家宝,我们要时刻牢记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块砖,一张纸,等等,这些节约行为,所积累的不仅是个人的财富,也是全社会的资产,是整个地球的资源。可以说节俭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对健康低碳绿色理念的生活一种倡导和践行。  相似文献   

9.
俭能养德     
俭,节俭、节约之意。所谓"俭以养德"是指节约不仅可以降低生活成本,还有修身育德功能。作为中国人,这句话大多数人耳熟能详,它来自于诸葛亮《诫子书》的"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  相似文献   

10.
节俭 并非过时的消费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俭”就是节用 ,反对奢侈。如荀子所说的那样 ,俭就是用人的理智、理性 ,来节制人的过分的感官欲望 ,节制人对物质消费的过分追求。中国古代就以“养俭黜奢”著称 ,大多数思想家总是将节俭归之于善 ,将奢侈归之于恶。《左传》认为 :“俭 ,德之共也 ;侈 ,恶之大也。”《论语》多处讲到俭。如《论语·学而》中子禽问子贡说 :“孔老夫子到一个国家参与一个国家的政事 ,是他自己求得的还是国君主动给他的呢 ?”子贡说 :我的老师“温、良、恭、俭、让” ,所以才得到这种待遇。这里的俭是俭朴之意。《论语·八佾》篇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 :大哉…  相似文献   

11.
<正>实践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在心理学层面主要体现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问题解决"为本质特征。俭德即节俭道德,俭德实践能力就是对个体实践解决节俭道德问题的方式与进程上起稳定调控作用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之和。在高校,学生的俭德实践能力即在社会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的道德知识与技能解决关于节俭道德相关实际问题,主动践行节俭,从而适应社会生活和促进自我成长。1.大学生俭德实践能力基本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目标认知 :1 知道有关节俭的格言、故事。2 懂得节俭光荣、浪费可耻 ,要珍惜劳动成果。情感 :以节俭为荣 ,以浪费为耻。行为 :能自觉爱惜劳动成果 ,生活节俭 ,不浪费钱物。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节俭光荣 ,浪费可耻的道理。三、教学难点教育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能够自觉爱惜劳动成果 ,不比吃穿 ,不浪费钱物 ,养成节俭的习惯。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 )启发谈话 ,导入新课 (略 )评 :通过社会生活实际中的典型事例 ,引出值得学生思考的问题 ,创设问题情景 ,自然地导入学习。(二 )合作学习 ,明白道理师 :先听课…  相似文献   

13.
崇尚俭朴是我国古代的传统美德和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古人认为,生活的清贫、俭朴,能促人奋进、成才,而奢侈则会使人堕入深渊。明末清初的朱柏庐强调让孩子体验劳动成果来之不易,重视情感教育,在他的家教名篇《朱子家训》中曾要求子女:“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礼记·曲记》中曾规定“童子不衣裘裳”,主张对幼儿的饮食与衣着不能过于讲究。这些道德范例对后世产生了  相似文献   

14.
从环保角度,当下的学校节俭教育涉及了资源保护问题,要求学生节水、节电、节约纸张;从珍惜劳动成果角度,要求学生尽量不要有“剩菜剩饭”;从学校的节俭实践角度,要求学生统一着装、提倡教科书循环使用等等。上述节俭教育达到节俭的目的了吗?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能随意回答。  相似文献   

15.
俭,即节省、俭约之意,与勤劳、朴实、克已修身、忘怀得失、志存高远、增毅力、长锐气一致,与铺张浪费、奢侈享乐、贪婪放纵、追名逐利、腐化堕落相对立。节俭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美德之母,不仅是一种价值取向,而且是一种崇高境界,它体现的是艰苦奋斗、励精图治、谦虚谨慎、清正廉洁、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实行“俭”,对国、对家、对人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俭是诸多优秀品德中最重要的品德之一。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御孙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所谓“俭,德之共也”,即俭是诸美德…  相似文献   

16.
简朴和俭朴     
区别在于"简"与"俭"。"简朴"是"简单朴素",除生活作风外还指语言、文笔。如"简朴的生活、文字简朴、穿着简朴、陈设简朴"。"俭朴"是"俭省朴素",只指生活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家训文学是封建官僚士大夫教诲其子孙后代立身处世的读物,它集思想性与文学性于一体,大多结合社会生活实际,注重以事证理,用简洁的语言阐明儒学经义.其中劝诫子女、兄弟、家人尊奉节俭、清廉、薄葬的思想内容是家训文学比较集中表现的文学思想,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家训文化——“俭文化”,是家训文学宝库中着力渲染且极具特色的部分.本文归纳了家训文学中俭文化思想的具体体现:俭是立身之本、俭是为官之道,节俭办丧事,清白遗子孙等四个方面的准则.在国家大力提倡节俭、反对奢靡之风的形势下,俭文化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中的《俭以养德》和《应该敢提“俭”字》,这两篇文章都在倡导节俭的同时,把节俭与人的道德修养联系起来.《俭》文说:节俭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还可能牵联到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应》,文也认为:“应该说勤俭朴素是光荣而绝非耻辱.”  相似文献   

19.
何为勤?勤就是勤劳,它是我们的财富之源。何谓俭?所谓俭即指节俭,它是我们的财富之源。谁都知道开源节流是财富的生成与积累之根本。只勤不俭,辛辛苦苦得来的财富很难积累;光俭不勤,又如同无泉之水,只能是坐吃山空。懒汉就是因为不勤而受穷;败家子则是  相似文献   

20.
崇尚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应该是一个人的终身品质。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那么,在今天的校园,该如何制止餐饮浪费?如何让节约成为学校的文化共识和集体人格?近年来,针对学校一定程度上存在的食物浪费和学生节俭意识缺乏的问题,我们切实加强引导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