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新闻敏感性"就是新闻记者"敏锐地捕捉新闻线索和新闻事实,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能力。"通俗地说,同样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有的记者看不出它的新闻价值,而有的记者却能发现它的新闻价值,并从中挖掘出新闻,这就是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性是新闻记者必备的素质,它既是综合判断的能力,又是敏捷的思维能力。在我们日  相似文献   

2.
新闻工作是受社会普遍尊重且竞争较为激烈的职业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对记者的考察较为集中地体现在其思想素质及新闻敏感性和新闻的策划、采访、写作、拍摄、制作等方面,而往往容易忽视其性格特征,以致造成选人失误。  相似文献   

3.
董斌 《新闻前哨》2005,(10):26-26
戈公振说:“空气中充满了新闻,到处都在等候新闻采访人。”瞬息万变的世界风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新闻素材。但新闻事实蕴藏在事物的变化中,要靠记者去发现和捕捉。无论是刚踏入新闻之门的年轻人还是从业多年的老记者,脑中时常盘旋的问题是:哪里有新闻,有什么值得写?谈的都是新闻发现问题,更进一步说是发现新闻线索的问题。如何从众多的事实中敏锐发现有价值的事实写成新闻报道,是新闻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集中体现。实践证明,发现新闻是比写作新闻更重要的能力,不断发现并报道新闻,是新闻记者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一、遇到突发事件要有强烈的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指记者发现新闻事实和判断其新闻价值的能力,突发事件骤然而至,需要记者瞬间调动新闻嗅觉,判断事件的新闻价值,这应该是一名社会新闻记者的职业要求,需要平时积淀丰富的生活常识,具备敏锐思想、丰富感情和强烈责任感。  相似文献   

5.
新闻采编能力是新闻记者应具有的一项基本能力与素养,作为新闻记者,要能够掌握新闻采编的基本内容与形式,能够有效地开展新闻采编工作。本文基于新闻采编工作的基本要素,探讨地级市电视台新闻记者提高新闻采编能力的路径,并明晰地级市电视台新闻记者在新闻采编过程中的注意要点,以期为地级市电视台新闻记者新闻采编能力的不断提升带来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获取新闻线索,记者发现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一位外国新闻学者说过:"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不能成为新闻记者。"新闻的生命力贵在发现。而记者发现新闻的能力,无疑是保证新闻传播正常进行的基础和前提。一个高素质的优秀新闻记者,毫无疑问必须是一个有着超强新闻敏感意识的新闻发现者。新闻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新闻敏感性强的记者,"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  相似文献   

7.
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迅速准确地识别事实的新闻价值的能力,是新闻记者在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培养锻炼出的一种特殊素质。纵观中外新闻工作史上那些获奖的、并产生一定影响的名篇佳作,其编辑和记者无不具有新闻敏感这一“特异功能”。当然,新闻敏感是通过分析、判断、预测、联想等诸种能力综合作用实现的,要增强新闻敏感,必须通过认真学习新闻基础理论,掌握新闻价值的诸种要素,并将其运用到实际中去,不断地训练培养才能获得。但我认为,新闻敏感的基础是来源于对新闻事业的忠诚与热爱,来自于对新闻报道工作的莫大兴趣。每每有人问起…  相似文献   

8.
第一节记者的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指新闻记者敏锐识别和准确判断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能力. 新闻敏感是记者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之一,是其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集中表现.记者的新闻敏感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在实践中培养、增强的.  相似文献   

9.
姚莉 《新闻窗》2011,(3):50-51
作为信息传播者的新闻记者,其获得新闻信息的最根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新闻采访,事实是第一性的,只有通过采访,事实才能进入记者的视野,之后经过其"加工",最终成为被受众所接收的新闻;而面对同样的新闻事实,擅长新闻写作的与不会写的记者把事实报道出来,传播效果的差别可能很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记者的看家本领就是新闻写作。作为新闻记者,只有处理好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之间的关系,才能在新闻传播方面有所建树。  相似文献   

10.
马良柱 《视听界》2002,(5):36-36
长期以来,人们对记的考察较为集中地体现在其思想素质及新闻敏感性和新闻作品的写作,拍摄技巧等方面,而往往容易忽视其性格特征,笔在20年多的新闻采编及10多年的新闻管理工作初中中,深感两种性格十分有碍记的成长,一是过于腼腆。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人往往性能内向,言事极少,且很少主动与人交谈。因此作为个人在上大学选择新闻学专业时,在选择记职业时要充分考虑这一问题,而高校新闻院系的新闻教育也有较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新闻记者》2003年第11期刊登了戴丽写的《新闻采访权性质刍议》一文,笔者对其新闻采访权是一种社会权利的观点很是认同,这一观点深化了我们对新闻采访基本问题的认识,有助于解决新闻事业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我除了赞同其文中论述外,还补上一份论据,即从新闻记者的角度看,采访是信息的收集、事实的记录、真相的追求,采访是记者工作最为重要的内容,采访就是记者的劳动,采访权就是记者的劳动权,而劳动权从法律属性上讲,就像休息权、生活保障权、健康保护权、受教育权等权利一样都归属为社会权利。  相似文献   

12.
刘敬东 《青年记者》2007,(14):144-145
网络的出现,使新闻记者大受其益,比如外出采访成稿后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将稿件迅速传回,这种传输方式方便、快捷、安全,而且交互性强,费用低而随着网络的普及,记者在更多的时候足不出户即可通过网络完成特定的采访,即所谓网络采访。网络采访主要是以互联网为媒介,依托网络环境,寻找新闻素材,完成对新闻事件的采访,并通过下载和编辑等方式整理、补充有关新闻要素,最终完成新闻文本。  相似文献   

13.
新闻记者在发现能力上的差别导致同一选题或事件在报道时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和境界。电视新闻记者的发现能力体现了一个优秀记者的职业素质,这其中涉及到智商和情商两方面。新闻记者的"智商"表现为良好的业务水平,要求其能够看到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敏锐地发现新闻细节、深入挖掘新闻背景以及有效积累新闻素材;而"情商"则体现在真诚有效的沟通、善意巧妙的提问、成熟稳定的记录和百折不挠的尝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对于一名新闻记者来说,采访技巧是其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工作能力的一种直接体现。在多年的新闻采访工作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其中记者在采访受访者时,因为没有合理运用采访技巧,使得受访者无法很好地配合接受采访,以至于使采访陷入尴尬境地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记者能够娴熟地掌握采访技巧,并加以灵活应用,才能挖掘出好的新闻点,报道出真正有价值的新闻。  相似文献   

15.
陈和荣 《传媒观察》2005,(10):61-61
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必须具有的基本业务素质。新闻敏感对一个县市级“小报”记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记者没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就难以发现新闻,难以捕捉到有重大新闻价值的重要新闻。  相似文献   

16.
县级电视台的新闻记者在县级媒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新闻采编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职业素质。目前,我国县级电视台记者的新闻采编能力有待提高,本文主要探索县级电视台记者的新闻采编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期促进县级电视台记者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一时期,具有较强现场感和可读性的采写形式——体验式采访报道,很受观众欢迎。这类新闻报道的特点都是由新闻记者在新闻现场当场解说,当场说出新闻记者在现场的某种感觉,使观众同现场的记者产生同样的感受。  相似文献   

18.
注意培养新闻敏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新闻敏感是非常重要的。美国新闻学者约斯特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新闻敏感又被形象地称为“新闻眼”、“新闻鼻”它是指记者对社会形势的敏锐洞察能力、对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以及对报道对象的迅速而准确的反映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新闻敏感是记者识别和捕捉新闻的一种特有的素质和能力,它是记者特有的职业敏感,它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宝贵素质。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努力培养和增强自身的新闻敏感呢?做为新闻记者来说要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新闻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记者在职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与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是制约新闻从业人员行为的一种道德规范。加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建设,既是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是做好党的新闻工作的需要。近几年来,由于我国新闻事业发展迅猛,记者队伍不断壮大,而记者队伍的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