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持人1: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通向成功的铺路石,书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钥匙。主持人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相似文献   

2.
书籍是帆船,载着我们驶向知识的海洋;书籍是阶梯,引领我们攀登人类文明的高峰。培根说:“读史使人明知,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  相似文献   

3.
阅读的本质在于:它是心灵的经历与体验,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心灵的对话,是思想的升华,是感情的沉淀。培根说:"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由此可见,阅读对人的生活质量及个体素质的提高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阅读与语文联系紧密,我们可以把阅读的过程认为是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他人和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语文教学的核心是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4.
张迪 《中国教师》2011,(3):59-61
<正>移情是情感体验的过程,使学生感他人之所感;移情是情感沉淀的过程,使学生知他人之所感;移情是情感升华的过程,使真、善、美融为一体。移情促使教学认知与情感的统一,使教学情理相融,彰显生命的色彩,从而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相似文献   

5.
古汉语使动用法的含义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即在使动句中,动作不是由主语发出,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宾语才是动作的施行者。使动用法的句子在理论上说必须有宾语,有时宾语不出现,但是可以补出。判断使动用法时应注意使动用法与一般动词和意动用法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辩。”可是一些人说:“读书简直是浪费时间。”有一些人说:“读书是浪费生命。”还有一些人说:“读书是一种逃避。”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书是人生的向导,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东西。书给我带来了“恩”“怨”“情”“仇”。  相似文献   

7.
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文教育即人的教育。正常的教育以人本身为目的,人文教育以人本身为直接目的。人文教育是赋予人以人的精神的教育,是使人维护和发展自由的教育,是使人成为自由人的教育,是使人更智慧的教育,是使人更像人的教育,是使人获得解放的教育,因而,人文教育具有引领大学教育的作用。凡一流大学必拥有一流人文教育,凡没有一流人文教育的大学成不了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8.
寂寞     
雷选会 《良师》2010,(11):21-21
寂寞是一段无人相伴的行程,是一方没有星光的夜空,是一段没有歌声的时光。它使空虚的人孤苦,使浅薄的人浮躁,使睿智的人深沉。  相似文献   

9.
徐金祥 《教书育人》2013,(11):11-11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幸福,因此,作为教育者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对幸福的追求,通过教育使学生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使学生不断感受到幸福,完善学生的心智,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N1 使 N2 V”句式中,“使”是动词还是介词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分别从对“使”是介词的否定、正面立论、类比推证以及“使”所经历的语法化过程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从而得出结论:“使”具有动词的一般特点,是具有使令意义的动词。  相似文献   

11.
老师     
我是一粒幼小的种子, 你使我成为美丽的花朵; 我是一颗新星, 你使我成为耀眼的太阳; 我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你使我成为一粒闪亮的宝石;  相似文献   

12.
"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体育就在身边,运动无处不在。首先是大众运动,其次是学生运动。我们离不开运动,运动也离不开我们,运动使我们增强体能;运动能使我们保持健美的体型;运动能使我们增加耐力;运动能使我们神采飞扬;运动能使我们活力四射;更能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一是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全体学生都产生求知的渴望;二是创建有层次的问题情境,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三是例题的选取必须具有典型性,使全体学生都能理解掌握;四是使全体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4.
大学自治是大学生存发展的根基。从历史向度看,大学自治是一种斗争,使大学生存和发展得以保证;是一种传承,使大学理念和理想不被淹没;是一种平衡,使大学和其他组织妥协相容。从现实向度看,大学自治是一种守护,使大学不迷失对真理的追求;是一种责任,使大学不松懈对公共职能的履行;是一种引领,使大学不放弃对现实社会的超越。揭示和彰显大学自治意蕴,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大学自治的历史轨迹和现实内涵,更好地引导现代大学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使人心明眼亮,读书使人思想深刻,读书使人文思泉涌,读书使人妙笔生花。  相似文献   

16.
陌生化理论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诗学概念,归属于文学语言的理论范畴。即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  相似文献   

17.
对生命来说,没有任何东西能像书籍那样具有如此的力量:使穷人摆脱贫困,使不幸者摆脱窘境,使负重者忘掉负担,使病人忘掉苦痛,使伤心的人忘掉忧伤,使被蹂躏的人忘掉卑微。书籍是孤独者的朋友,是被遗忘者的伴侣,是郁郁寡欢者的喜悦,是绝望者的希  相似文献   

18.
小编点评:用"恩怨情仇"串起自己的读书故事,新颖的创意,风趣的语言,写出了小作者真实、生动的读书经历,让人印象深刻!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辩。"可是一些人说:"读书简直是浪费时间。"有一些人说:"读书是浪费生命。"还有一些人说:"读书是一种逃避。"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陶行知先生也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  相似文献   

20.
尚克刚 《考试周刊》2010,(47):116-116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其有效性是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使教学过程民主化、科学化、互动化,使教学主题和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