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呼伦贝尔文学研究所”始建于1996年,是呼伦贝尔地区文学研究的专业机构,担任着呼伦贝尔地区,特别是达斡尔、鄂温克和鄂伦春三少民族、蒙古族汉语创作的研究工作。他的成员由呼伦贝尔学院中文系文学教研室和写作教研室的二十几名教师组成。开设的主要相关课程为《内蒙古作家作品研究》,《呼伦贝尔文学研究》和《呼伦贝尔作家作品研究》等。这是一支由三名教授、六名副教授以及近十多名研究生组成的学术团体。  相似文献   

2.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7,15(5):F0003-F0003
呼伦贝尔学院蒙古语言文学系是呼伦贝尔学院最早成立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的教学系之一。近三十年来,先后培养26属毕业生,为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事业培养输送了2000多名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为主的专科和本科专业人才。在教学工作上坚持民族特色。尊重使用民族语言文字,精心培养新一代具有创新能力的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经济贸易学院成立于2003年,是由呼伦贝尔学院原经济管理系与商贸分院合并组建的。其前身分别是始建于1984年的呼伦贝尔管理干部学院经济管理系和1975年建校的原呼伦贝尔盟商业学校。  相似文献   

4.
教育教育发展的历史传承神奇的天堂草原呼伦贝尔雄踞在祖国的东北方,她是鲜卑、蒙古等民族的发祥地,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故园。海拉尔是这天堂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呼伦贝尔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30万,由24个民族组成。虽地处边塞,民族杂居,但海拉尔的教育早在19世纪初就发  相似文献   

5.
研究呼伦贝尔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更好地了解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生活形态、民族信仰、马背文化、游牧文化、宗教文化等民族文化,进行旅游纪念品的市场研究,发现市场上旅游纪念品的问题和设计不足,以民族为背景提出呼伦贝尔旅游纪念的创新设计概念,充分挖掘呼伦贝尔旅游纪念品的造型元素、色彩元素、民族符号元素等文化要素,使民族精神充分融入到民族旅游纪念品的创新设计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6.
呼伦贝尔地区民族高等教育经历了近百年的探索和实践,经过一代又一代师生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形成了以呼伦贝尔学院为代表的种类齐全的民族高等教育新格局。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呼伦贝尔地区民族高等教育应在找准办学定位、凸显办学特色、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支持和投入、抓住职业教育不放和思考新的组合等方面做好相应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14(3):F0002-F0002
松迪教授.蒙古族.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1年至199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进修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现为呼伦贝尔学院历史学教授,呼伦贝尔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呼伦贝尔学院学报》编审委员会委员,呼伦贝尔城市规划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世界现代史学会会员。  相似文献   

8.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17(3):I0002-I0002
呼伦贝尔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1993年5月,由原呼伦贝尔盟海拉尔师范专科学校马列教研室、呼伦贝尔盟教育学院马列教研室和呼伦贝尔盟管理干部学院马列教研室合并而成。  相似文献   

9.
拓跋鲜卑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一支,它起源于大兴安岭北段,约在汉末南迁至呼伦贝尔草原各地。嘎仙洞遗址和呼伦贝尔境内拓跋鲜卑墓葬能清晰体现早期拓跋鲜卑从起源到不断发展壮大过程及与周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中华文化认同因素。从考察呼伦贝尔地区拓跋鲜卑墓葬随葬品特征入手,分类研究呼伦贝尔地区拓跋鲜卑墓葬出土随葬品中的轮制陶器、铜镜铜钱、丝织品、漆器等遗存,探索其中蕴涵的中原汉文化因素,探讨早期拓跋鲜卑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互动和认同,对考察古代北方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及其对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12(6):F003-F003
生命科学与化学分院始建于l983年,前身为呼盟教育学院生化科,1993年改建为呼伦贝尔大学生化系,1998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呼伦贝尔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分院。2003年,生命科学与化学分院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首批晋升为呼伦贝尔学院8个本科系之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呼伦贝尔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研究出发,主要针对呼伦贝尔地区的蒙古族、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这四个少数民族按着民族、节日名称、时间、仪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比,从而提取出设计呼伦贝尔旅游纪念品的元素,为开发设计呼伦贝尔的旅游纪念品提供社会生活依据和素材支撑。  相似文献   

12.
呼伦贝尔学院经济研究所,是2000年5月成立的学术研究机构。呼伦贝尔学院,经济研究所依托呼伦贝尔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在学院行政和主管院长的领导下开展学术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12(4):112-112
中国人社科学报学会民族系统联络中心与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学报研究会2004年学术年会同时于2004年7月26日-29日在呼伦贝尔市召开,这两个会都由呼伦贝尔学院承办。开幕式于26日上午举行,中国人社科学报学会民族系统联络中心秘书长,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学报研究会会长,内蒙古自治区新闻  相似文献   

14.
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人类的语言则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方言,作为某一地区的民族共同语,是该地区地域文化的载体。呼伦贝尔方言不仅体现了呼伦贝尔独特的地理位置,同时也反映了呼伦贝尔的民族习俗与文化和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5.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5):I0002-I0002
教育科学学院成立于1999年9月,是伴随着呼伦贝尔学院辉煌的二次创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十几年来,教育科学学院把“凝思砺志,德行天下”思想理念体现在教育教学中,将呼伦贝尔学院提出的“一实两高三强四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化,确立了明确的专业办学定位,积极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合学院发展水平的、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独具民族地区特色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人文精神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呼伦贝尔学院物理系是由原海拉尔师专物理系、呼盟教育学院物理科于1993年合并成立的。现已有二十余年师范教育的历史。截至2007年8月共培养、培训初中物理教师1400余人。为满足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7.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1,19(3):119-I0001
毕金娥 教授,女,1965年7月出生,汉族。呼伦贝尔学院俄罗斯语言学院院长,哲学博士,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俄语专业负责人;自治区精品课程《基础俄语》负责人;呼伦贝尔学院俄语特色学科负责人;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会员;内蒙古俄罗斯民族研究会理事,呼伦贝尔市“421”中青年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人选。  相似文献   

18.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8,16(6):I0002-I0002
呼伦贝尔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始建于1978年3月(即原海拉尔蒙古族师范学校大专班和原呼伦贝尔盟教师进修学校大专班,后于1984年9月成立海拉尔师范专科学校数学系和呼伦贝尔教育学院数学科),1993年5月以海拉尔师范专科学校数学系和呼伦贝尔盟教育学院数学科为主合并组建为呼伦贝尔学院数学系,2008年11月更名为数学科学学院,是呼伦贝尔学院建立最早的院系之一。自建系至今,  相似文献   

19.
该文将有关在呼伦贝尔地区发生的<蒙古秘史>中的历史事件的资料,摘录出来分成五个部分,阐述在呼伦贝尔地区从古代蒙古民族的发祥地到也速该·把阿秃儿和成吉思汗时期,他们为了统一蒙古部落所作的艰苦奋斗的历史事件.本文试图详细介绍在呼伦贝尔地区发生的<蒙古秘史>中的历史事件;使人们对呼伦贝尔地区的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重...  相似文献   

20.
呼伦贝尔学院大学生择业倾向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呼伦贝尔学院550名大学生择业倾向调查分析,探讨不同大学生群体在不同因素上的职业选择差别,从而为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有敢指导大学生就业提供现实依据。研究显示:呼伦贝尔学院大学生择业倾向在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民族、年级、专业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