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教师》2014,(Z2):90-91
<正>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科学教育与生活教育的融合。因此,数学内容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如果数学教中教师只为了教而教,把知识生硬地教给学生,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就会越来越感到数学是枯燥的,是冷冰冰的,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进行数学考试。这样的教学欠缺了鲜活有趣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使数学与生活脱节了失去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学生也会  相似文献   

2.
李萍花 《甘肃教育》2014,(22):110-110
正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如果数学教学中教师只为了教而教,把知识生硬地教给学生,学生就会越来越感到数学枯燥乏味,对数学越来越不感兴趣。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方向。一、使教学内容生活化1.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学习资料。在新教材的编排中,穿插了一些供学生阅读的短文,即"读一读"栏目。这些材料一方面可以帮  相似文献   

3.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如果教师只为了教而教,把知识生硬地教给学生,学生就会越来越感到数学是枯燥的,越来越不感兴趣。这样的教学欠缺了鲜活有趣、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使数学与生活脱节,违背了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拉近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教师不得不深思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淡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正>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当前的数学教学存在着一个弊端:教师为了教而教,只是把知识生硬地教给学生,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越来越感到数学是枯燥的,冷冰冰的,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参加升学考试.这样的教学缺少了鲜活有趣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情境,而使数学与生活脱节了,失去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那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拉近数学与生活  相似文献   

5.
陈榕清 《今日教育》2004,(10):25-26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现在的数学教学存在着一个弊端:教师为了教而教,只是把知识生硬地教给学生,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越来越感到数学是枯燥的,是冷冰冰的。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应付数学考试。这样的教学使数学与生活脱节,完全失去了学习数学的意义。因此我常常思考: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拉近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相似文献   

6.
杜明颖 《中国教师》2013,(Z1):174-174
现实生活中,数学现象随处可见,生活与数学的联系非常紧密。可以说,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只为教而教,硬把知识塞给学生,这样,学生学起来也缺少热情,时间长了,还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厌恶情绪。如果数学教学只是单纯地为了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应付考试,而不考虑数学的现实价值,那么,数学教学也就失去了生命力,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要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学会生活,磨砺人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不断挖掘教材所能呈现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对数学充满足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学好数学。数学被称为"百科之父",当孩子会说话时大人们便教孩子数数,从这个现象我们足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并提出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注重"生活化"教学,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一句话,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注重"生活化"教学,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提高课堂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并指出"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注重"生活化"教学,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1.
"懂而不会、会而不能"到"懂而会、会而能"体现了学生日趋完善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受内因(自已学)与外因(教师教)共同推进.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对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懂而不会、会而不能"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自然离不开解决问题,更离不开高考.当下,全国的高三师生都在紧张有序备战2013年高考.此刻,若能充分关注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懂而不会、会而不能"现象并尽可能消除之,对改良高考复习、提升高考成绩无疑是大有裨益.下面,笔者就高三数学复习中存在"懂而不会、会而不能"现象的成因与应对策略和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2.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也离不开数学。所以数学教学,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就是要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给孩子们一双“生活的眼睛”,让他们感到“数学有趣”、“数学有理”、“数学有用”。当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观察生活、熟悉世界,并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时候,数学和生活的距离就会变得越来越近,数学的面纱就会被揭开,它不再神秘,不再深不可测。  相似文献   

13.
王爱兰 《课外阅读》2011,(11):233-234
数学文化是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时,教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会通过丈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数学文化广泛渗透于社会生活和科学领域,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文明而发展,为今天的生活发展奠定基础,为生活增添辉煌。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一句话,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数学,我们学习数学是从小学开始的,大多数人会觉得数学的学习过程很困难、很枯燥,这与数学本身的抽象性有关,小学数学教学的启蒙性地位在学生的一生中尤为重要,新课改更是要求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教好数学,如何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爱上数学,处理好教学与实践间的关系,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在"学段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由此可见,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是永远无法剥离的,在我们周围处处有数学,时时会碰到数学问题。因此,教师  相似文献   

17.
<正>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在每一堂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学严谨,能够让学生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使学生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能掌握好的方法。然而,过分严肃的数学课堂却会使本来就抽象的数学学习更加枯燥无味,从而不能够在教学中很好地面向全体,使得相当部分学生感觉到数学脱离生活,学之无味,弃  相似文献   

18.
庄林燕 《考试周刊》2013,(85):73-74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教育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开展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学做合一”的理论贯穿于他的教育生涯,他要求教师在生活中教,学生在生活中学,教和学都以生活为中心:从生活中学习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9.
对小学数学课堂而言,教有教的策略,学有学的方法,二者融智慧于一身。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理念也曾提出,"教"和"学"是有机统一体,教中有学,学离不开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也会因学生独到的解题方法而点头称快;有时也会因学生精辟的观点阐述而暗自欣赏。此时的?"教"和"学"在瞬间完成了角色转换,在教师教的过程中学生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养成了习惯,培养了情感。建议设计练习  相似文献   

20.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人们学到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也要为生活服务。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和更新,我国越来越重视数学课程中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特别强调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使学生把亲身经历的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学的知识进行理解和分析。文章特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密切联系教学和生活实际,做简单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