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元是欧洲货币联盟(EMU)国家单一货币的名称,是该联盟各国的统一法定货币。欧元的发行与使用,使欧元区国家间自由贸易更加方便,为欧盟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大大提高了欧盟的国际金融地位,是欧盟进一步走向全面一体化的重要标志。欧元自1999年正式诞生以来,到现在已经走过整整十年的历程。  相似文献   

2.
刘庆礼 《收藏》2015,(5):104-107
海关金单位兑换券,简称关金券,是国民党统治时期以中央银行名义发行的一种专门用于进口关税的票券。后来,随着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关金券由海关税收票券发展成为与法币并行使用的货币。  相似文献   

3.
吴保华 《收藏》2006,(4):106-107
中国是最早使用白银作为货币的国家,尤其在宋代,白银的货币职能逐渐完备,在社会金融经济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宋代白银的使用是由于商业的发展和铜钱的缺乏,客观上需要一种较贵的货币单位。”  相似文献   

4.
林南中 《收藏》2012,(3):122-124
印度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朝历代发行的货币庞大繁杂,版式众多,是世界上货币品种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印度货币流入中国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古代印度孔雀王朝至莫卧儿王朝时期。这一时期的货币主要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新疆、甘肃—带的印度古钱币。  相似文献   

5.
林南中 《收藏》2012,(5):122-124
印度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朝历代发行的货币庞大繁杂,版式众多,是世界上货币品种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印度货币流入中国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古代印度孔雀王朝至莫卧儿王朝时期。这一时期的货币主要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新疆、甘肃—带的印度古钱币。  相似文献   

6.
我国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中华钱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历代古钱铸造精美,种类繁多。这些珍贵的历史货币是人类历史的载体,是文化发展的浓缩。在这绚丽多姿的百花丛中有一奇葩——“白金三品”。  相似文献   

7.
曹骋 《上海集邮》2002,(5):23-24
欧元区国家全面使用单一货币,不在欧元区的圣马力诺也停止使用意大利里拉,改为使用欧元。圣马力诺是一个领土完全被意大利所包围的独立主权国家,也是欧洲最古老的共和国,此前意大利里拉是其法定货币。  相似文献   

8.
徐金德 《上海集邮》2000,(3):32-32,40
邮票的面值单位,一般是发行国(或地区)当地流通使用的货币。但是,新赫布里底群岛(1980年独立时改称瓦努阿图Vanuatu)在1938年至1977年期间发行的邮票,其面值单位竟是当时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流通使用的货币——金法郎。  相似文献   

9.
唐晋源 《收藏》2013,(4):84-85
中国是最早使用金属货币的国家,早在商周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青铜铸造业兴起,金属实物货币应运而生。黄河中游农业经济发达的地区开始使用不同形制的青铜农具铲作为商品交换的等价物,后又逐渐演变成最早的原始空首布。大约在春秋中期后,空首布的货币形式固定下来,主要流通于三晋和中原宗周地区。  相似文献   

10.
清代用银,正如彭信威《中国货币史》所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最初的一百年,专用以"两"为计算单位的银锭;第二阶段是嘉庆以后的八九十年间,流入中国的外国银元成为一种被认可的选用货币;第三阶段,即清光绪及其后,中国机制银元,并赋于法偿资格。无论在什么阶段,银锭的使用事实上始终没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16,(23)
正在先秦四大货币体系中,圜钱是一种承上启下的货币形式,也被称作圜金、环钱。这种铜铸币是从古代的纺轮或玉璧中演化而来,其圆形圆孔,背平素;正面钱文大多纪地名,或兼有纪货币单位。由于圜钱制作简单,且大小适中,便于携带使用,较刀、布类货币更具实用性和优越性,故很快被人们所接受和推崇,也为洎乎后世的方孔圆钱铸造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唐晋源 《收藏》2013,(7):84-85
中国是最早使用金属货币的国家,早在商周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青铜铸造业兴起,金属实物货币应运而生。黄河中游农业经济发达的地区开始使用不同形制的青铜农具铲作为商品交换的等价物,后又逐渐演变成最早的原始空首布。大约在春秋中期后,空首布的货币形式固定下来,主要流通于三晋和中原宗周地区。近年来的考古发掘资料中不乏商周时期青铜农具铲出土的报道,民间也时常有青铜农具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16,(13)
正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急剧变革的王朝,300多年间更迭王朝30余代,每个政权的经济政策不尽相同,在形式上表现为不同货币种类的发行与流通。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北周王朝铸行的货币,分别为五铢、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被泉界誉为"北周四品",在中国钱币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据史料载,北周初期仍然使用北魏货币。但是,在出土和传世实物中有一种精美的内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16,(3)
正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东北地区的社会秩序尚不稳定,物价混乱,通货膨胀。当时使用的货币种类繁多,除大量流通苏联红军票外,还使用日本银行钞票、朝鲜金票及国民党九省流通券,而我军携带出关的各根据地货币却不能流通。因此,创办由人民政权管理的银行并发行自己的货币。以解决财政困难、保障军需民用势在必行。东北银行从1945年11月宣告成立,到1951年4月改组为中国人民银行东北区行,在存续的五年半时间里,共发行了14种面额、50余种版  相似文献   

15.
1948年夏季,国币(法币)价值崩溃,随着物价的飞涨,平信邮资已由1940年9月的8分涨到了1948年7月的15000元,民国政府于1948年8月20日宣布国家通用货币改为金圆券,金圆券一圆折合纯金0.22217克,换算国币(法币)三百万元。原使用的国家通用货币一国币(法币)也于当年11月底停止流通和使用。邮政总局也随即决定把邮政资费改为金圆,一方面把旧有的国币面值的邮票、印花税票、以及包裹印纸等加盖成金圆邮票作为邮票使用,另一方面又筹印以新金圆为面值的邮票。各种加字改值金圆邮票于1948年10月1日以后,陆续发行使用。直到1948年11月16日,邮政总局才正式公布以金圆为本位的邮政资费,信函邮资国内平信起始重量20克为金圆券一角。但是,币值并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发展进化史上,称量货币是一种较为普遍使用的形态,我国钱币史上对此探讨不多,前些年中国钱币研究所戴志强等专家写过此方面的论文,以考古实物为依据进行研究探讨。本期发表有关青铜块  相似文献   

17.
贾晖  刘伟 《收藏》2013,(11):78-79
圜钱是战国中后期出现的一种货币,圆形圆孔,虽然流通时间较短,但在货币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加上存世稀少,历来受到藏家的重视。圜钱是战国时期出现最晚的一种货币形式,最早铸造圜钱的应为战国中期的魏国,后广泛流通于三晋、两周地区。西边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现已成为收藏市场的宠儿,还有一些与人民币有着十分密切关系的票券——另类货币,目前也越来越受到集币爱好者的青睐。市场上常见的另类货币有以下几种:1.国库券:是指国家为了筹措财政资金,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往一定时期支  相似文献   

19.
贾晖  刘伟 《收藏》2013,(6):78-79
圜钱是战国中后期出现的一种货币,圆形圆孔,虽然流通时间较短,但在货币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加上存世稀少,历来受到藏家的重视。圜钱是战国时期出现最晚的一种货币形式,最早铸造圜钱的应为战国中期的魏国,后广泛流通于三晋、两周地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研究了“金砖国家”货币错配周期的协动性以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金砖国家”货币错配周期存在较强的协动性.这种协动性主要是由外部系统影响因素和新兴大国特征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在“金砖国家”中,中国的货币错配周期与俄罗斯最为相近.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金砖国家”建立一个在经济上相互合作,政治上相互协调的合作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也为当前我国治理货币错配风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