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朋友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张足够大的普通白纸,把它折叠51次,你想象一下,它会有多高?我想,朋友既然这么问我,答案应该出乎意料吧。但是,薄薄的一张纸,纵然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恐怕也不会超过一栋摩天大楼的高度吧!  相似文献   

2.
人生就是一张答卷.它上面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问答题,但它的答案又非同一般.一般的答案用手来书写,人生的答卷却是用行动来书写.  相似文献   

3.
拼一拼     
下面的大图中有3张小图可以拼成一个完整的动物,你找找是哪3张,找到后就在它里面“的□”里画一个。《拼一拼》答案拼一拼@悠悠 @朱宝  相似文献   

4.
找不同     
在下面的四张图中,有一张是和其他三张不同的,你看出来是哪张图了吗?(答案在本期内找)找不同》答案找不同@李波~~  相似文献   

5.
一张假钞     
~~《一张假钞》答案:它俩都算错了。实际损失75元的皮衣和找出的25元,共100元。一张假钞@黄晋晓  相似文献   

6.
数正方形     
《教师博览》2006,(6):29-29
老师举起一张纸,问学生上面一共有多少正方形。他们说出了正确答案“6个”。老师再一次举起这张纸,问学生上面共有多少正方形。“8个”,他们答道。这回他们又答对了。那么这张纸上到底有多少正方形?6个还是8个?(答案见下期)数正方形  相似文献   

7.
亲爱的小朋友们,快来看看我的新发现!原本以为打开球之后就能揭开谜底了,没想到还有一个更大的谜团在等着我们。你们一定会好奇,我究竟是如何打开密码锁的?答案就在那封信里。那封信中运用的密码叫“天窗密码”。它由两部分组成:一张密码纸条和一张有洞的纸条。  相似文献   

8.
请你拿一张纸和一支笔,随意拼搭,当组成一个图形时,请你给它一个“说法”。例“它俩是好朋友。”(一位三年级同学的答案)“作茧自缚。”(一位四年级同学的答案)“远处高楼的倒影”(陶元敏,三年级。敏捷的联想,恰到好处的布置)纸与笔的交流@略施一计  相似文献   

9.
贵刊在1994年第二期上刊登的“趣味数学”《两种凳子各几张》,文中只给出一种答案(详见原文)。其实,它还有一种答案。即:243÷3=324÷4(两种凳子各81张)自然数2、3、4任意排成的三位数有六个:432、423、342、324、234和243。这六个六位数都能  相似文献   

10.
李俊 《考试周刊》2012,(21):59-59
在小数报第121期上,有这样一道题:一幅牌有54张(含大小王),平均发给6个人,每人发到9张牌,问大小王在同一个手里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小数报上给出的答案是1/6,然而给出这答案的人可能走入了一个误区。  相似文献   

11.
今天,张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小实验,她从包里取出了一粒神奇的种子,它凹凸不平,表面非常粗糙,是咖啡色的,像花生一般,有同学说这像枣核,有同学说这像苍耳,只有吴凡说是“胖大海”,同学们莫名奇妙,不知哪一个是正确答案。  相似文献   

12.
《教育》2011,(12)
想象一下,你手里有一张足够大的白纸。现在,你的任务是把它折叠51次。那么,它有多高?一个冰箱?一层楼?或者一栋摩天大厦那么高?不是,差太多了,这个厚度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折叠51次的高度如此恐怖,但如果仅仅是将51张白纸  相似文献   

13.
亲手试一试     
一天,爸爸给我出了一道题:有一个西瓜,把它横切两刀,竖切两刀,这样切西瓜会有几块西瓜皮呢?我灵机一动,拿来了一张纸,马上在纸上画了一个圆代表西瓜,然后根据题目内容在圆上画,很快我就知道答案了。  相似文献   

14.
女儿晓瑄的行囊中,有一件特殊的行李:一张20厘米高的折叠椅。这张用了10年的折叠椅,是她走出家门后的最佳伙伴。有了它,晓瑄才能按到电梯的高楼层、够到银行柜台、饮水机和洗手台。  相似文献   

15.
【缘起】在“量长度”的教学过程中,经常碰到这样一种练习题:一张课桌高80()。面对学生的错误,大家一致认为应让学生逐个去试,就能够找到正确的答案“。试”固然是解决这种问题的有效方法,但是怎么去试?在试的过程中,需不需要进行适当的指导?怎样的引导才是有效的?教师怎样教学才能让学生既获得了空间观念,又找到了正确答案?面对以上问题,在一次教研组活动中,两位老师对同一道题进行了研究教学,下面将其中的一个教学过程记录如下,以求教于大家。【案例】题目:一张课桌高80()。【案例1】学生练习时,出现了两种答案:80厘米,80分米。师:想一想,…  相似文献   

16.
上期问题:桌面上原有硬纸片5张,从中取出一张,把它随意剪成7张较小的纸片,然后放回桌面;再从桌面取出一张纸片,如法炮制;像这样,不断取出、剪小、放回……是否可能在某次放回之后,桌面上的纸片恰好是2003张?上期问题答案:分析数学问题,常常要注意问题中的数量变化以及数量变化的规律。对于这个问题,让我们看看每次操作之后,桌面上纸片的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规律?开始的时候:桌面上有5张纸片。第一次操作:桌面上5张纸片拿走1张;拿走的那张纸片又被剪成7张较小的纸片,再放回桌面;所以第一次操作之后,桌…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小学毕业质量测试阅卷工作中,有几道试题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其中有这样一道题: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12厘米和8厘米。量得它的高是10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很显然,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知识,考点在于学生会不会找到相对应的底和高,只要一画图,答案便可知晓。可是改卷子时发现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填120平方厘米的  相似文献   

18.
笑笑     
智力挑战怎么少了一块?请看右边这幅图,为什么四个小板块移动后会留下一个空格呢?答案提示:大家不要被下面那张图片的视觉效果欺骗了,它并不是一个三角形,因为它的"斜边"根本就不是一条直线,是由AC  相似文献   

19.
我曾经做过一个简单的试验:给人们一张报纸,让他们浏览一遍,告诉我里面有多少张图片。结果,大多数人用了大约两分钟去数报纸里的图片。其实他们本来可以在几秒钟之内就告诉我答案,根本不必费心去数。因为这张报纸上有一条消息,上面写着:“别数了,这张报纸里面共有43张图片。”  相似文献   

20.
《家教世界》2009,(6):4-5
成长道路就是不断突破命运的天花板——柯晓瑄的行囊中,有一件特殊的行李——一张20厘米高的折叠椅。这张用了10年的折叠椅,是她走出家门后的最佳伙伴。有了它,晓瑄才能按到电梯的高楼层按钮,够到银行柜台、饮水机和洗手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