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影录音剪辑的解说稿,不是文艺作品,可是它的写作却需用形象思维。搞文艺广播的同志常说,编制电影录音剪辑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所谓“创造性的劳动”,在很大成分上,就是编辑展开积极活跃的形象思维进行解说稿的写作。我以为,认清这一点,对于文艺广播编辑按照美的规律编制出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电影录音剪辑节目,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电影、戏曲、话剧和舞剧的录音剪辑,是很受广大听众欢迎的一种节目形式。播音员在其中担负着繁重的解说任务。我们在拿到这种稿件后,如何去掌握它呢? 首先,对你所要解说的电影、戏曲要熟悉它,事先看到演出更好,如果没有条件看,那也要设法拿到剧本,对照剪辑稿反复地看。弄清每段解说词是在什么时候说,在什么情绪和气  相似文献   

3.
电影录音剪辑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艺形式,也是深受我国听众欢迎的广播节目。它取材于影片的声带,经过电台编、播、录等几道工序,把影片这一综合艺术的产物转化为供听众收听的广播节目。目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广播电台每年制作电影录音剪辑数以百计,听众人数更是难以计算,但是,对电影录音剪辑的评论却寥寥无几,这种文艺创作与文艺评论之间的“比例失调”,影响了电影录音剪辑制作水平的提高。因此有必要提倡对电影录音剪辑从银幕到广播的成  相似文献   

4.
“解说”广泛应用在各种文艺形式之中。尤其是在文艺广播中,如舞台戏剧(戏曲、话剧、歌剧、舞剧)录音剪辑、电影录音剪辑、广播文艺晚会、文艺专题节目等,更离不开它。“解说”在广播戏曲的剧本布局中,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下面我们就广播戏曲“解说”的产生及功能、形式及运用、人称及语音等问题,谈谈我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广播文艺声音艺术的一种。其主要特征是只诉诸人们的听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①广义的广播文艺;无线广播电台和有线广播站播出的、供听众收听的文学艺术节目的总称。包括音乐、戏曲、曲艺、文学、广播剧、电影录音剪辑、话剧录音剪辑和各种综合文艺节目等。  相似文献   

6.
从1950年3月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白衣战士》算起,电影录音剪辑这种广播文艺形式,已有38年的历史了。30多年来,电影录音剪辑有了较快的发展。然而,真正使电影录音剪辑告别懵懂的幼年期,发生质的变化却是以主体意识的觉醒为标志的。由于电影录音剪辑注入了编辑的主体意  相似文献   

7.
林丽 《新闻传播》2012,(5):104-105
电影录音剪辑里的解说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它不是文学作品,若离开电影录音素材,它就谈不上欣赏价值。解说词是编辑根据电影录音素材,根据自己对电影的感受,根据听觉艺术的规律写出来的。编辑以形象感、画面感出之,听众则"需要想象,推测和‘虚  相似文献   

8.
诞生于建国之初的电影录音剪辑,是依附于电影的,力图在广播里再现电影。基于这种认识,几乎整个五十年代,这类节目的制作都以描摹电影为已任。随着实践的逐渐深入,制作者越来越感到不能昕任广播自身无所作为。为挣脱唯电影是从的困境,六十年代初,我提出了电影录音剪辑应立足广播这一基本观点。不过,当时这种认识还只是朦胧初醒,既没有能就电影录音剪辑节目中广播与电影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也还不能  相似文献   

9.
所谓广播戏曲,就是通过录音手段将舞台演出的戏曲录进磁带里,然后加以剪辑。  相似文献   

10.
电影录音剪辑是一种新颖别致的文艺广播节目形式。它以电影录音为基本素材,把电影声音部分同电台的解说巧妙地结合起来,表现原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使人“听起来”别有风味。一部好的电影录音剪辑,不仅能吸引尚未看过原片的听众,而且可以激起已经看过原片人的品味和欣尝兴趣,这种节目形式是很有可为的。六十年代,  相似文献   

11.
我国第一本电影录音剪辑解说集《风景旧曾谙》,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作者是南通人民广播电台通联部主任应美珍。应美珍同志在电台文艺部工作期间制作了大量电影录音剪辑,其中许多作品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过。这本书收集的,是她  相似文献   

12.
戏曲是一种唱念做打诸般表现手段高度综合的舞台表演艺术,观众是凭藉视觉和听觉来欣赏的。将舞台戏曲改造成为戏曲录音剪辑,首先意味着舞台艺术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的一定程度的淡化,人们的欣赏方式也将作相应的改变。这是同一作品从视听艺术转化为纯听觉艺术时的一个客观的、必然的现象。文艺编辑在制作录音剪辑时,要按照舞台艺术和听觉艺术的不同欣赏规律和欣赏特点,对原作品进  相似文献   

13.
赵卫明 《视听纵横》2006,(4):105-106
当一种艺术物种在岁月里渐行渐远,行将淡出人们视野的时候,假如陡然间让人有了牵肠挂肚的依恋,显然,这一物种的艺术品质,也格外难忘。风行过又落寞了的连环画如此,曾令人如痴如醉过,又几近绝迹的电影录音剪辑,还是如此。作为濒危的电影录音剪辑,艺术品质的顽强是它不死的生命理  相似文献   

14.
电影录音剪辑是文艺广播中的一种节目形式,把电影录音编制成一种广播文艺节目形式,是我国文艺广播工作者的独创,实践证明,这种节目形式至今仍很受群众欢迎。电影是以画面蒙太奇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综合艺术,文艺广播是听觉的艺术,二者的性质差别颇大。  相似文献   

15.
知戏懂戏方能说戏作为广播戏曲栏目的主持人,除了必须具备一个主持人应有的基本技巧外,还必须热爱和熟悉戏曲表演艺术。戏曲广播是在无形的极其广阔的空间里,通过采访、编辑、录音、播出多种手段,把戏曲作品中故事情节,把戏曲表演艺术中的音乐和唱腔、念白,借乐队之手、演员之口传达给听众,让听众听其声如临其境,感受戏曲舞台上所体现的艺术境界和人物形象,感受戏曲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于电台戏曲节目主持人来说,“知戏”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只有知戏懂戏方能说出“戏味”。  相似文献   

16.
电影、话剧都是综合艺术。它们叙述故事,表现主题的艺术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演员的形体动作,又有舞台的灯光布景;既有摄影机的运动,又有蒙太奇的变化。体现了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综合运用。而将电影、话剧的实况录音拿到电台来播出,就只能借助录音原版所提供的对话、音乐、音响等诸种听觉形象来感染听众了。如果将电影、话剧的实况录音拿到电台,一字不改地照样播出,这样“忠于”原作的结果,就会使听众陷入闭着眼睛看电影的莫名其妙的境地;反之,如果忠于广播,也就是注意录音剪辑的广播化,那就难免要对原作——即电影、话剧的录  相似文献   

17.
广播录音报道中的记者描述,是指现场音响以外的文字稿件。录音报道中除了“录音专访”、“录音剪辑”等少数几种体裁外,其他形式的稿件,都是既有音响,又有记者描述的。记者描述有时是由记者本人口述,有时候是由播音员播读,然后经过复制合成,把音响和记者描述合成为一篇完整的报道。那么,广播记者如何写好记者的描述呢?  相似文献   

18.
到底戏曲里塑造人物,和话剧、电影里塑造人物在创作手法上有什么不同,说理论条文很不容易明白,我举一个小戏作例子,给初学写戏曲的同志们增添点感性认识。吉林民间艺术团有一个演得很红的小戏,叫《村长醉酒》,我觉得,这个戏的长处是作者充分发挥了戏曲塑造人物的优势,自如地运用戏曲特有的一些表现人物的手法,把戏里的宋村长写活了。我们把这出小戏解剖开来,看看作者是怎样运用戏曲特有的手段写活这个人物的。  相似文献   

19.
王斌 《新闻实践》2005,(8):50-50
作为广播戏曲栏目的主持人,除了必须具备一个主持人应有的基本技巧外,还必须热爱和熟悉戏曲表演艺术。戏曲广播是在无形的极其广阔的空间里,通过采访、编辑、录音、播出多种手段,把戏曲作品中故事情节,把戏曲表演艺术中的音乐和唱腔、念白,借乐队之手、演员之口传达给听众,让听众听其声如临其境,感受戏曲舞台上所体现的艺术境界和人物形象,感受戏曲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于电台戏曲节目主持人来说,“知戏”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只有知戏懂戏方能说出“戏味”。  相似文献   

20.
时下,去电影院里看场电影已不再是什么难事,但在广播里听电影录音剪辑却成了奢侈的享受,对于很多生于六七十年代的人来说,或多或少都有一段久违的译制片情节。这源于我们都从收音机里感受过乔榛、丁建华、童自荣等富有魅力、洋味十足的声音,《佐罗》、《追捕》、《爱情的故事》等影片我们都是先听后看的。在艺术家们创造的优雅氛围里徜徉,那一句句动听的话语还在脑海中萦绕,可如今,收音机里已经难觅"电影录音剪辑"的踪影,为什么各家电台都纷纷放弃了影视类的节目呢,当然,这里的原因很多,比如涉及电影的版权问题、获取电影录音的渠道问题、收听习惯等等。现在电台的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