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初读《风流天子》,我是有点漫不经心的,因为“风流”呀、“天子”呀这一类作品在时下的历史题材中委实见得多了;更何况两年前,四川作家吴因易就以同样的题材写过一部叫《宫闱惊变》的历史长篇。可想不到读着读着,我便情不自禁地被吸引了,沉潜于作者构筑的特异的历史世界里流连忘返。当阖上作  相似文献   

2.
所谓“《春秋》笔法”(也说“春秋笔法”),是指一种“寓褒贬于记事”的写作手法。它的主要特点是回避了明确的褒贬之词,而在“微言”之中流露出“大义”,让人们自己去揣摩、体会作者的倾向性。这种写作手法据说一开始主要用于历史著作《春秋》,后来广泛地用于一切需要表达作者倾向性的文史作品,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具有很深远的渊源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且只说弁言。 《中国旧书业百年》(徐雁著,科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是一部皇皇巨制,开卷“弁言九章”却风骚独具,六万余字,几占全书十八分之一篇幅,作者所言何意?这的确是一个令人困惑不已而又耐人寻味久之的问题。作为一部学术专著,作者从他庞大的记忆群落中挖掘可靠可信的史实,所用的载体又是滑不留手的文化随笔,这无疑会破坏某些“行规”,不那么合乎矩矮。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4.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6,(20):86-86
《王蒙自传:半生多事》,《津津有味谭》,《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屠猫记:法国文化史钧沉》,《殡葬人手记:一个阴森行业的生活研究》  相似文献   

5.
张达伟 《青年记者》2006,(14):50-51
故果要说起去年中国的电影,一部影片不得不提,那就是《无极》。但是它对观众的贡献并不是只提供了一个观赏性高的大片,而在于它催生出了一部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并由此引发出了一场关于“解构”的大热潮。与之相对应的是荧屏上一部纯粹娱乐性的电视剧《武林外史》火得一塌糊涂。从广义的媒体定义来说,这些正是媒体自我反省和改变的表现。而在一贯以严谨要求的新闻报道方面,这样的“解构意识”也正在逐步得以体现,不光在新闻报道内容方面更加贴近了百姓,就连形式也开始了跟普通读和观众的对接,“用老百姓自己的方式‘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帝王,是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帝王的称号有天子、皇帝、君王之别。由于帝王乃“至尊之称”,因此古代对其称谓,也就特别慎重、讲究,并出现了许多代称。这些代称,大体上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谦称,也就是帝王的自称;一类是尊称,即臣民百姓对帝王的称谓。一、谦称: (一) 予一人。《礼记·玉藻》曰:“凡自称,天子曰予一人。”“予一人”,即天子的谦称,意思是说我在天下也只是一个人而已,与众人没什么甚异。表示一种谦退。(二) 予小子。《礼记·曲礼下》曰:“天子未除丧,  相似文献   

7.
“感时忧国”所生发出的中国“现代性”主题成为顾氏《文学史》纵横捭阖的叙事核心。而作者本人也在努力探索一条超越文学的文学史书写之路。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借文学这个模型去写一部20世纪思想史”。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商务印书馆日前在首都图书馆举行了《囚徒天子光绪皇帝》一书的首发式。《囚徒天子光绪皇帝》是根据央视《百家讲坛》热播的囚徒天子光绪皇帝节目整理而成,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作者喻大华教授是《百家讲坛》的主讲人。首发式上,喻大华教授为数百位听众作了题为《光绪皇帝与近代中国》的报告。  相似文献   

9.
参考文献的概念是,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有关文献资料。对于一篇论文或一部专著,参考文献著录是不可缺少的。但从图书馆学刊物中,可以看出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的不多。这不仅说明有些作者和一些编辑人员对此重视不够,甚至也可以说对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不甚了解。尤其是对“网上文献”的著录,  相似文献   

10.
张亚军 《图书馆论坛》2006,26(6):335-336
由李昭醇、邹荫生两位老师主编,花城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的《图书馆论坛“从业抒怀”选集》一书与读者见面了,这是一部由图书馆员自己写的书。是从《图书馆论坛》期刊“从业抒怀”栏目精选72篇文章汇编成集的。书中的一篇篇文章,都是文章作者的亲身经历与感受,都是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的独特认识。  相似文献   

11.
赵鹏 《现代传播》2001,(1):110-111
近年来,大陆历史题材电视剧掀起一股“戏说”风,始作俑者大概是《戏说乾隆》(严格说是合拍片),市场反响热烈,竟一连拍了三部,一百多集。后来又涌出《宰相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也拍了三部)、《还珠格格》(第一部,第二部)、《快嘴李翠莲》、《皇嫂田桂花》等,这些“旧瓶装新酒”的“戏说剧”以其浓重的市井气息,诙谐甚至还有少许幽默赢得老百姓的喜爱,成为电视市场大卖点,大牌电视剧导演趋之若骛。这类风格历史剧快要成为大陆历史剧的主流了,而那些源于历史,力求“原汁原味”地还原历史的电视剧,虽然也有《雍正王朝…  相似文献   

12.
中信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的《最“危险”的总编辑》一书,是美国著名报人本·布莱德利的自传,也是“中信人物传记”系列的又一部重要作品。全书以独特、大胆而又让人兴奋不已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20世纪的美国社会和美国新闻业激动人心的发展历程和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鲜为人知的内幕,并向我们呈现了作者70余年来绚丽多彩的传奇人生。该书的原名为《美好人生》(AGoodLife),缘起有人对他说“你这辈子命不错,布莱德利。嘿,干嘛不给这书起名叫《美好人生》呢?”后来,中文译者根据这本书的某些章节内容,把书名改为了《最“危险”的总编辑》,大概是…  相似文献   

13.
胡适曾以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文学改革与提倡白话文而名盛一时。为推动白话文运动的发展,他把考证与整理出版古典小说作为普及工作而大力提倡。他一生曾对二十余部古典小说写过数十万字的考证文章与书信,尤其是对于《红楼梦》的考证,着力最多,收获也最大。他首先从考证《红楼梦》作者的身世开始,提出了《红楼梦》乃是一部作者隐去真事的“自叙传”的新观点,批判了当时影响最大的“索隐派”各种牵强附会的臆说,从而开创了对这部古典名著研究的新途径,被后人称之为“新红学派”。鲁迅先生在所撰《中国小说史略》中,曾对胡适《红搂梦考证》中的新观点予以评论说:“然谓《红楼梦》乃作者自叙,与本书开篇契合者,其说之出现最先,而确定反最后。……迨胡适作考证,乃较然彰明,知曹雪芹实生于荣华,终于苓〔零〕落,半生经历,绝似‘石头’,著书两部,未就而没;晚出全书,乃高鹗续成之者矣。”并肯定胡适的“自叙侍”说,“实是最可信的一说”。 然而,《红楼梦》考证胡适虽先发其端,其具体考证工作并非他一人之力。这在《胡适口述自传》一书里也曾提到:“在寻找作者身世这项第一步工作里,我得到了我许多学生的帮助。这些学生后在‘红学’研究上都颇有名气。其中之一便是后来成名的史学家顾颉刚,另一位是俞平伯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 ,读《王仿子出版文集》 ,边读边感慨 :什么叫出版家 ?这就是出版家 !新近有幸细读《王仿子出版文集续编》(下简称《续编》) ,感慨升了级 :什么叫“老派出版家” ?远在天边 ,近在眼前。说远在天边 ,是“老派出版家”之说最初来自英国 ,指那些“专心于出版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书”、“视发现和推出文学天才为天职”的出版家。说近在眼前 ,是指《续编》作者的出版情结很像他的英国同行。当然 ,他们的命运似乎也很像。世道变了 ,“新老板”来了 ,天职是赚钱 ,取舍在市场。于是 ,英国的老派出版家被迫下岗 ,干了 60多年出版的《续编》作者也…  相似文献   

15.
论郑樵目录学研究中的"部伍之法"和"核实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宣 《图书与情报》2006,(4):102-105
作者在深入研究《通志》四略的基础上,钩沉出郑樵研究目录学乃至所有学问的基本方法“部伍之法”和“核实之法”。文章利用详尽的史实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条分缕析,并指出了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今年初《光明日报》发表的《钟敬文教授对研究生的日常教育》一文中写道 :“一位当代诗人 ,酷爱新诗 ,60年代在中文系听他的课一年 ,他送了一本新诗集给钟老 ,颇有私淑之意。”何谓“私淑”?此词源出《孟子·离娄下》 :“予未得为孔子徒也 ,予私淑诸人也。”赵岐注曰 :“淑 ,善也。我私善之于贤人耳 ,盖恨其不得学于大圣人也。”这是孟子因未能亲炙受教而抱憾 ,可见称“私淑” ,有两个基本要素 :私淑的对象是值得尊为师者(没有时空限制) ,自称的学生并未亲自受业(跟随老师学习)。以之与上文衡量 ,相去甚远。第一点钟敬文无疑是作者心…  相似文献   

17.
岁末年初,书市上有本书很火:《主编死了》.书名很吸引人. 它给人的期待不亚于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弗兰克·施尔玛赫的《网络至死》和叶夫根尼·莫罗佐夫的《技术至死》.作者们试图用一种“耸人听闻”的标题效果,来唤醒公众对“娱乐工业主义”、“互联网中心主义”或“技术至上主义”的反思与批判.在《主编死了》一书中,作者陈序则对“网络冲击传统新闻业”的空前危机表现出了一名传统媒体人的无力和身为知识精英的忧虑.  相似文献   

18.
初读“新概念”,怀着神秘.好奇,甚至崇敬 的心情,因为它是由全国九所重点高校与《萌 芽》杂志社联合主办,且获奖作者可以免受黑色 七月之煎熬被一流大学提前录取。由此可知本 书的质量与价值绝非一般。 读了一遍,对其内容倒不是很在意,只是觉 得似乎找到了一种发泄的方式。一种用自己的 笔,写自己的文章说自己的话的心情,感觉很过 瘾。 待《第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出 版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浏览了一遍,对新概念的 理解和认可又加深了一层,感到它不仅形式新, 内容新,思想新,甚至连标点用法也新(记得上 面有一篇好像…  相似文献   

19.
作者通过仔细分析相关史料,认为《隋志序》中“故梁有五部目录”之“五部目录”既不是指五种目录书,也不是指《五部目录》这一具体目录书,而是指五部之目录,即分书为五部之目录书。  相似文献   

20.
报刊差错5例     
张港 《今传媒》2003,(6):77
“巡狩”不是“狩猎” 《光明日报》7月2日B3版,《古人的智慧》第四段开头:“《汤问》中说:周穆王西巡狩猎时,碰到能工巧匠偃师。” “巡狩”是一个词,“狩猎”又是一个词,而这里却将两个词捏到了一起,成了“巡狩猎”。 《列子·汤问》的原文是“周穆王西巡狩,越昆仑,下至弇山。反还,未及中国,道有献工人名偃师,穆王荐之。”并没有一个“猎”字。“巡狩”又作“巡守”,《孟子·梁惠王下》“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巡狩”就是天子到下面去巡查,与打猎主事并无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