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不,不行,你不能把食物带进学校吃!”校门口传来了斩钉截铁的“命令声”。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眼睛不大、黑黝黝的脸上有一对可爱的小酒窝、一眼看上去并没什么特别的男孩,正对一个“企图”带零食进校园的“馋猫”进行“规劝”。就是这样一位貌不惊人的“小不点”,他却有着很多别人意想不到的“绝活”。  相似文献   

2.
帕维尔·佩特洛维奇一脚跨进房门,就听见儿子的哭闹声和妻子的叫喊声:“不许!你听见没有,就是不许!”“母子俩在闹什么啊?”他一手推开了浴室门。“我在洗衣服,他来捣蛋,把  相似文献   

3.
顾琴 《班主任》2020,(3):67-67
小易又打人了!数不清这是他第几次打人,并且毫不悔改!午间活动之后,我带领孩子从操场上回班级,小徐向我报告:“顾老师,小易打我。”我找到小易,他却振振有词:“他嘲笑我!”经过我反复询问,才弄清小徐根本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的嘲笑之意,而小易却臆想别人嘲笑他,并打了别人。可尽管我把道理已经跟小易讲得很清楚了,他仍然不肯向小徐道歉,就那么僵在那里。  相似文献   

4.
韩涛 《班主任》2010,(11):54-54
“老师,他不算数!” “他是旁听生!” “我们老师从来不管他!” “他只要不影响别人学习,干什么都行!” ……  相似文献   

5.
“别人家的孩子那么听话,你怎么就这么闹?”“你怎么不跟别人家的孩子学学,成绩这么差!”……我就是在“别人家的孩子”阴影下长大的小孩。不幸的是,如今我已为人父母,却仍有很多小孩还在经历和我一样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我有一个快满三岁的儿子,在家里非常活泼可爱,说话口齿清楚,喜欢唱歌,对新鲜事物很好奇,总喜欢问“为什么啊”“这是什么意思啊”之类的问题。可是和外面的人接触却表现很差,别人问他话时,他不是低下头就是别过脸去,一声不吭。所以别人总是问我们:“你儿子怎么不说话啊?”有时带他在公园或小区里散步,碰到认识的人和他打招呼时,他经常扭头就跑。跑到我们大人身边,则又很兴奋地向我们报告:“刚才某某跟我打招呼,我跑掉了!”我们多次跟他讲,不回答别人的问题或不理睬别人是不礼貌的,可他还是老样子。儿子也不怎么喜欢与小朋友玩。我们准备送他…  相似文献   

7.
我的表弟很可爱,他小小的年纪,却很会出鬼点子,撒娇、欺骗和戏弄别人呢!譬如他吃了一根冰棍,还想吃第二根的时候,不管别人怎么讲,他都要想方设法再吃到第二根。又譬如他去逛街的时候,高兴起来就走几步,不高兴了,就一步也不走,赖着要别人抱,还会想出鬼点子来,戏弄别人,非达到目的不可呢![求美片断]看出,小作者所选的材料很吻合,是能表现“表弟”性格特点的。但就是小作者没有让“表弟”出场,以他自己的行为、动作“表演”性格特点,而是作者用自己的话把“表弟”的性格特点给简单、概括地介绍了,“表弟”没有给人留下可爱、撒娇、调皮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们班上发生了这样一件小事:一个叫王朋的小朋友拿了别人的铅笔,丢铅笔的小朋友急得团团转,而王朋就是不交出来。我知道后,就把王朋叫到面前,我既未对他大声训斥,也未强其交出来,而是耐心和蔼地问:“王朋,你拿了别人的铅笔,是吗?”他点点头,“铅笔是别人的东西,丢失了,心里多难过呀!”我用手抚摸着他的头,继续说:“你再想想,如果别人拿了你的东西,你心里会怎么想呢?难过不难过?”听到这里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老师,我错了,我把铅笔还给她,以后再也不拿别人的东西了。”“这才是好孩子,老师就喜欢知错就改的小…  相似文献   

9.
当别人考试得了100分的时候,当别人被评为“三好学生”的时候,当别人在某一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的时候,你可能会感叹:他真行!这是什么?这就是“羡慕”!“羡慕”,有些人可能觉得不值得称道。你若是羡慕别人,大人们会训斥你:“羡慕人家有什么用?没出息!”其实,羡慕别人有什么不对?“羡慕”,它的好处不少,不过不易被人察觉罢了。“羡慕”可以激发人的意志,给人以启发和鼓舞。《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十分羡慕《牛虻》中的革命者牛虻的斗争精神,这成为他投身革命,驰骋疆场,为广大劳苦大众而战斗的一种动力。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相似文献   

10.
农村小学办得如何,取决于校长的管理水平的高低。要创办规范化学校,“村小”校长必须切实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创造条件,大胆开拓,抓住机遇,不断进取。若把“村小”管理好,必须理顺“村小”校长与学生家长、村干部和中心校之间的关系。 一、必须理顺“村小”校长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   学校工作要取得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关键在于赢得他们的赞同和信任。   “村小”学生的家长与学校教师不是沾亲带故,就是老友旧居,学校时时处于他们的监督之下。为了自家的孩子,他们一有点不顺心…  相似文献   

11.
于漪 《师道》2005,(6):6-8
我做了一辈子的教师,但一辈子学做教师!汉代的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讲:什么人才能够做人师呢?做人的老师,他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就是“智如泉涌,形可以为表仪”。“智如泉涌”,就是你的智慧要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形可以为表仪”,就是你思想言行能够做别人的榜样。  相似文献   

12.
“清明时节雨纷纷。”我随校长踏着泥泞的山道去一所村小听课。“老师好!”“同学们好!”李老师和他的32名学生互致问候后,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唰唰写下了几个大字:“记一件……的事”。哦,李老师“招待”我们的是作文课。  相似文献   

13.
张体怀,一个平平常常的退伍军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三十余年来,他凭着“别人不愿去的地方我去,再苦的事我干”的信念,执著追求,从战场到教育战线,从一个村小教师到高级教师,从普通一兵到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在三台县德公小学,盐亭县跃进村小、青凤村小的工作岗位上,他献出了一片赤忱,在人生的舞台上,他奏响了生命的乐章——  相似文献   

14.
叮三 《成长》2007,(1):59-59
每当看到关于假医生行骗的报道,他都显得很气愤,他是一位优秀的医生,不能容忍别人拿生命当儿戏。他常在她的面前说:“行骗的人固然可恶,上当的人更加可气,明明一眼就可以看穿的把戏,却还有那么多人情愿上当!”  相似文献   

15.
工作中,常听到这样的称赞:这个老师就是有办法!不必用大嗓门,学生既听他的话,叉喜欢上他的课。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个老师方法就是善用体态语言。有时.别人费尽口舌,唾星如雨,却抵不上他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请看下面几组镜头——  相似文献   

16.
我乡共有十二所小学,其中十一所是村小。近年来,我们一手抓中心小学自身的队工作建设,一手抓村小的辅导,全乡少先队工作呈现新局面。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优化中心校少先队工作,发挥示范性。 1.强化组织机制。中心校少先队实施了“双线交叉”的组织形式,即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一条线,大队委、中队委、小队长一条线。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层层落实。同时我们重视“横向联系”,定期举行辅导员与队  相似文献   

17.
一、”村小工程”的提出 所谓“村小工程”,就是在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与指导下,以村干部抓硬件、校长抓软件、双向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村小管理改革。提出“村小工程”是从巩固我市“普九”成果出发的。在实施“普九”中,我们发现面广量大的村小的建设与管理、质量和效益是“普九”最突出的薄弱环  相似文献   

18.
前几日有幸到县里参加了一个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活动,难得的学习机会,一天下来连听课记录带教学点评足足记了一大本。可是听课过程中坐在我旁边的几位年轻女教师却与我大相径庭。别人在台上讲课时,她们就在台下把脑袋聚在一起不停地嘀嘀咕咕,一会儿“他这个情景创设的不好”,一会儿“他这个问题提的不合适”,一会儿“他这个地方不符合新课程理念”……他们不是在听课,而是在挑刺儿。一节课下来,毛病找了不少,而自己的听课记录上却空无一字。听别人的课,就是为了更好地反思自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谦虚一点,没错。听课切莫“眼高手低”!山东@…  相似文献   

19.
“古”娃娃觉得一个人没意思,想找个邻居做伴,于是决定搬家。 他选择了一位“女”大妈做邻居,于是他成了“姑”字。别人都把他当成“小姑娘”看待,给他梳辫子,让他穿裙子,真别扭啊!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一对父子正在演出。父亲神情淡定,手握话筒,注视着台下;儿子却张着嘴巴,左顾右盼,一手握着话筒,一手时不时将外套里的T恤往外扯。评委伊能静问男孩站在他旁边的人是谁,男孩傻笑着回答:“老师。”再问父亲时,父亲掷地有声地回答:“他是我的儿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