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儿子在中考考美术特长班时,因为学校走后门的学生太多而没有考上。现在孩子心理上受到了负面影响,我该怎么帮助孩子走出阴影?刘秀英:孩子没有考上特长班是事实,但是孩子没有考上特长班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是家长应当思考的问题。如果家长对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概述1.1音乐特长班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从小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也都没有忘记给孩子培养一两个特长,一方面为了培养孩子综合素养,另一方面为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学校、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特长班、兴趣班如同雨后春笋,让学生和家长眼花缭乱,家长不知如何帮孩子选择一个合适的特长班,孩子也不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所以为孩子选择一个合适的特长班就显得尤  相似文献   

3.
有调查资料显示:在上海、广州、武汉、郑州,西安、天津等大中城市,八成以上的3-6岁孩子都参加了特长班学习。其中,同时参加2-3个特长班学习的占34%;同时参加4个特长班学习的占13.6%。可见,幼儿们已成了各种特长教育的主要对象。家长和老师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呢?  相似文献   

4.
幼儿上特长班,在许多大中城市,已成为一种社会热潮。有些幼儿园的班级,幼儿上特长班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0~90%。特长班的名目繁多,有英语、口语、数学、钢琴、电子琴、绘画、体操、游泳、乒乓球、武术等等。有的幼儿同时上两三个班。年轻父母和熟人见面的话题,往往是交流特长班的情况,都想让自己的孩子上一个好的特长班。家长们对于送孩子上特长班的兴趣为什么这样高呢?  相似文献   

5.
学龄前孩子为了上特长教育兴趣班,忙着“赶场”这在中国城市是个不奇怪的现象。看到越办越多的各种特长班,家长们不顾众说纷纭的关于特长教育的利弊分析,便一窝蜂地往前冲。然而,您知道吗——  相似文献   

6.
流利 《幼儿教育》2008,(12):6-7
<正>近年来,特长教育方兴未艾。不少家长认为,对孩子进行特长教育时间越早越好,孩子参加特长班越多越有希望。于是,幼儿们渐渐成了各种特长教育的主要对象。资料显示:在上海、广州、武汉、郑州、西安、天津等大中城市,八成以上的3~6岁孩  相似文献   

7.
德和 《早期教育》2001,(12):2-2,4
学龄前孩子为了上特长教育兴趣班,忙着“赶场”,这在中国城市是个奇怪的现象。看到越办越多的各种特长班,家长们不顾从说纷纭的关于特长教育的利弊分析,便一窝蜂地往前冲,然而,您知道吗——  相似文献   

8.
目前的教育现状,导致诸多家长偏向于重视培养孩子的知识、特长等,而忽视了孩子社会性发展的培养,也忘了“要成才、必须先成人”这一重要的古训.在我们幼儿园里,也经常可以看到自私、狭隘、霸道、不容人、不讲道理、缺乏爱心、不关心他人的孩子存在,很令人担忧.古人云:“桑树从小扶”,充分体现了幼儿期社会性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更应率先把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列为重点教育.  相似文献   

9.
特长教育对孩子来说,的确有其积极的一面。要让积极的一面在孩子身上奏效,家长要注意因势利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家长没有做到这一点,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走入误区。其表现为:其一,一厢情愿。进特长班学习,对于许多孩子来说都不是心甘情愿的,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家长一手包办的。  相似文献   

10.
刘云 《家教指南》2005,(6):9-10
目前,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己成为一种风气,课余时间,家长们纷纷把孩子送进各类五花八门的特长班、兴趣班去学习深造,而且在大城市这种风气尤甚,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坏事。但在特长班、兴趣班选择上,却出了一些问题。父母们最爱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按自己的主观愿望来替孩子选择。  相似文献   

11.
孩子早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幼儿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幼儿期不仅要注重幼儿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训练和培养,更应关注孩子早期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为孩子储存一生受益的资本。幼教工作者和家长只有充分了解幼儿期孩子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才能在教育孩子时做到有的放矢,把握早期教育的实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将来是一个全能人才,既学习好,又身兼各种特长。因此,宝宝一出生就被周围的亲人实施于各种“早期教育方案”的培养之中。孩子稍大一些就会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特长班”,星期六、星期天家长陪孩子赶场一样刚走出这个特长班,又走进那个培训班。搞得家长和孩子都身心疲惫。  相似文献   

13.
特长教育对孩子来说,的确有其积极的一面。要让积极的一面在孩子身上奏效,家长要注意因势利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家长没有做到这一点,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走入误区。其表现为:其一,一厢情愿。进特长班学习,对于许多孩子来说都不是心甘情愿的,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家长一手包办的。其二,贪多求全。一些家长盲目认为多学  相似文献   

14.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家长们的教育观念也悄然地、逐步地发生转变,他们打破了以往“以考分论英雄”的旧标准,而越来越重视孩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除了重视孩子的文化知识学习以外。家长更多地开始培养起孩子的兴趣爱好,应运而生的许多课外书画班、舞蹈班、音乐班、棋艺班等各种兴趣特长班理所当然地成了孩子们课外的重要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   

15.
"您给孩子报班了吗?"这是家长们见面时经常互相询问的一句话。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居多,有些家长能如数家珍般地列举出给孩子报的各式各样的特长班:绘画、钢琴、芭蕾舞、围棋、书法、外语、珠算……多的竟达四五个;还有一些家长徘徊在特长班的边缘无所适从,到底该不该给孩子报班?报几个合适?报哪种合适?  相似文献   

16.
许多家长非常重视孩子教育,为了孩子能出人头地而不惜重金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特长班,搞得孩子精疲力尽。过度学习导致有的学生越来越厌恶学习,有的学生学习成绩虽有提高但出现了郁闷、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学生的身心健康已经受到危害。在学生的发展方面,与提高学习成绩相比,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更为关键。  相似文献   

17.
好孩子广场     
·好孩子热线· 怎样培养孩子的艺术特长 骆艾琳 如今的家长,都希望孩子从小就学习一两种技艺。幼儿园内和社会上都开办了各种各样的特长班来适应家长们的要求。有的家长不仅  相似文献   

18.
《家教指南》2008,(5):32-33
美国心理学家强调,孩子的性格可能在6岁以前便决定了,因此幼儿期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美国孩子和日本孩子之所以会有不同的行为特质,就是由于幼儿期的照顾方式不同所致。一般情况下,美国孩子比较多话,对生活充满好奇,  相似文献   

19.
尹芳 《早期教育》2006,(6):25-25
答:当前社会上各种特长班生源很好,尤其是绘画班,家长们蜂拥而至。都希望通过特长班的学习,培养孩子一技之长,将来走绘画专业之路,成为未来画家。这是家长们望子成龙的期望。而对于孩子而言,绘画是他们的喜好,是他们的情感的宣泄,在作画的过程中他们的兴奋或烦恼能得到自由释放,他们从中获得了快乐。  相似文献   

20.
如今的独生子女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为使孩子成龙成凤,不惜任何代价,也要给孩子报各式各样的特长班、辅导班。每个周末,家长带着孩子奔波忙碌于各个学点、考点,不把孩子的课余时间排得满满的,不把孩子折腾得精疲力竭睁不开眼睛,家长不会善罢甘休。可我想说是:孩子的教育是非常讲科学、讲策略的;不是付出越多,收获就一定越多;不是把孩子逼得越紧,让孩子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