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英译"虎"相关汉语语汇最常见的策略就是将源语的"虎"转换成译语的"lion",导致意象偏离,反之亦然。对中西方"虎/tiger"的认知差异进行梳理,可以探究其意象偏离的认知根源。  相似文献   

2.
龙岗秦简和睡虎地秦简中有些问题还有讨论的余地。龙岗秦简第264简中的"贩假"应当解释为"买卖";第151简中的"田""诈伪"应理解为"欺压和欺诈"两种手段;睡虎地秦简《秦律十八种.仓律》第38-39简中的"利"当训作"饶","本"当如整理者所说,理解为"农作物"。  相似文献   

3.
唐代有不少小说写到虎,主要有义虎、媒虎及化虎(人变化成虎和虎变化成人)三种类型。小说通过对虎的描写,彰显人类的伦理道德,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唐代有不少小说写到虎,主要有义虎、媒虎及化虎(人变化成虎和虎变化成人)三种类型.小说通过对虎的描写,彰显人类的伦理道德,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社会对中国虎普遍关注的背后,隐藏着深层的文化背景。从畏虎、崇虎、打虎到护虎四个阶段,便是人类对“虎”态度发展衍变的心灵史。这个过程中,“虎”意象的不同蕴涵历时性存在的同时,亦有历史发展过程中因为因袭而形成共时性存在。  相似文献   

6.
李云兰 《考试周刊》2010,(49):24-26
人们时常把某些品质或特性与某些动物联想起来,使人产生某种反应或情绪,联想到的特性所引起的感情也往往因民族不同而各异。因此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语义和文化会有不对等的情况,而对于两种语言的研究与对比,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所学语言的文化内涵。本文着重分析汉英两种语言中"虎"的文化含义及有关"虎"的习语的翻译方法,从而减少两种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真正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杨一帆 《考试周刊》2010,(32):42-44
本文分析了汉、英两种语言中"虎"学的语义内涵,探究了两种文化间的差异,提出了在互译时的策略,希望有助于消除两种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以期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早在战国时期,虎文化在西南边陲的滇池地区已经非常鼎盛。西南地区的彝族、哈尼族、纳西族、拉祜族、土家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中,存在着浓厚的虎图腾崇拜信仰,其中尤以云南双柏县彝族的虎崇拜最具特色。这些崇虎的文化现象,应与古滇国虎文化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古滇国青铜器中所表现的虎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对解读西南地区虎文化的起源与兴衰,有着不可取代的多学科价值。  相似文献   

9.
虎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源远流长,见之于史书记载颇丰,本文对上古虎文化在中华民族形成中的作用、华夏文化整合和古代虎氏族等进行了必要论述,追溯虎文化的源起  相似文献   

10.
柘兰 《文教资料》2012,(14):53-56
本文阐述了民族中心主义在翻译学研究方面的深远影响,通过史料和文化阐释证明"tiger"并不是"亚洲四小龙"中的"龙"的翻译,而这种译"龙"为"虎"的臆断是中国翻译界学者们长期讨论的话题,并更进一步深入分析了"翻译作为改写"的现象,探讨了如何在翻译研究中避免民族中心主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大家好!我是虎虎生威的小帅虎。今天,我要跟大家说说我们虎家族的“虎文化”。你知道吗?中国是我们虎的故乡,虎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虎形象也无处不在:中国文字、语言、文学、雕塑、绘画、戏曲、民俗,还有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儿歌……都有我们虎的身影。今天,请大家来听我说说有关“虎”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12.
中华虎文化     
虎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物之一,至今在我国许多民族的故事传说、语言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都留下一些崇拜虎的遗迹,人们畏虎、敬虎、爱虎,在虎的艺术形象上附会各种含意,虎文化在中化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巴尔虎蒙古人的服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尔虎蒙古人自十八世纪来一直生活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上和蒙古国的东方省的部分地区,具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与习俗.巴尔虎蒙古人在长期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巴尔虎服饰,不但使草原牧民能够适应其所生存的环境,同时他们的服饰也是巴尔虎文化中的重要部分.他们的服饰与其他部族的蒙古人的服饰相比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从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的视野对巴尔虎蒙古人服饰的款式与材质、巴尔虎服饰中的帽子、方巾、马靴的特点及蕴含的巴尔虎文化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巴尔虎人在东北地区居住了近300年,他们在东北各驻防地也留下了许多与巴尔虎人有关的地名。探讨东北地区巴尔虎地名的形成和追溯巴尔虎人在东北地区的历史足迹,对研究巴尔虎人的迁徙史和文化变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楚墓典型丧葬用器的虎座飞鸟,其形象和功能引起学者们的种种猜测。对虎座飞鸟形象进行了分析,辨析了图腾说、尊凤贬虎说、研究了凤、虎、鹿三种动物形象的选择的意义;又对虎座飞鸟的功能进行了研究,认为虎座飞鸟被信巫淫祀的楚人用作巫师的法器,其目的是为了引魂归天。  相似文献   

16.
虎形儿童服饰是我国传统社会中以“虎”为装饰意象的儿童服饰。在我国传统儿童服饰当中,虎形服饰当是流行区域最广、最受欢迎的种类,不仅儿童穿着安全舒适,而且是我国传统崇虎敬虎文化的承载系统之一,是驱邪避灾、和谐自然、美感培养等多重意义的整合,具有丰富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7.
画虎的习俗在我国已有很久的历史。《周礼》即有虎纹的记载。斗虎又是竞技的传统。《穆天子传》:“高奔戎请生捕虎,必全之,乃生捕虎而献之。”汉代李广的孙子李禹即曾被缒下虎圈刺虎。但虎是被人们认为不宜画好的动物。马援在诫侄子书中曾说过:“画虎不成反类犬”的话。南阳画像石中虎的画面非常多,而且大都刻画得很生动。  相似文献   

18.
彝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虎、畏虎、敬虎、祭虎的民族,彝族先民不仅以虎为象征,以虎为祖先,以虎为自称,而且认为在危难时刻会得虎神的庇佑.彝族的虎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彝族深厚古文化的遗存和积淀,也是彝族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体现.  相似文献   

19.
周氏虎凤蝶不同于中华虎凤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周氏虎凤蝶(Luehdorfia choui)的深入观察和人工饲养(共养育成功31只),弄清了周氏虎凤蝶各个虫态的特征和经历时间及个体发育的规律.通过形态特征(卵、幼虫、蛹、成虫)和其他特征的研究对比,进一步弄清了周氏虎凤蝶和近缘种——中华虎凤蝶(Luehdorfia chinensis)的区别,证明二者是两种不同的虎凤蝶.这对于鉴别和研究蝴蝶、保护和合理利用虎凤蝶资源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巴尔虎是蒙古族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支,现在主要居住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另外在蒙古国和俄罗斯也有分布。该文通过对巴尔虎蒙古族起源传说的探讨,论证了天鹅始祖母和巴尔虎代巴特尔作为始祖与巴尔虎蒙古族起源与名称由来的诸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