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植物学家考察阿尔卑斯山脉的植被后,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最近100年来,许多山底牧场上开放的花已经开到了海拔2000米的雪带上,而原先雪带上的植物则超过雪带向更高处攀登。植物学家研究了有关科学献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阿尔卑斯山地区的气温逐渐升高,这些适宜在低气温环境里生长的植物为了寻找适宜的温度,不得不向更高的山上“攀登”。植物学家还发现,它们的生命力要比以前强盛得多。  相似文献   

2.
生存哲学     
植物学家对阿尔卑斯山脉的植被考察之后,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最近100年来,许多高山上的植物品种正在增加,许多山底牧场上开放的花已经开到了海拔2000米的高山雪带上,而原先雪带上的植物则超过了雪带向更高处攀登。  相似文献   

3.
峨眉山不仅雄、秀、神、奇,是动物的乐园,它还以三千余种植物而素有"植物王国"之称。 珙(gong)桐,我国首次发现是在1870年。当时,法国的一位传教士在四川穆坪发现了珙桐后,引起了世界上许多植物学家的极大关  相似文献   

4.
狂风与荣耀     
有一位年轻的登山新手,准备去攀登阿尔卑斯山。这是他第一次攀登真正意义上的高山,所以他邀请了两名经验丰富的向导陪同。  相似文献   

5.
一次,一支小登山队正往阿尔卑斯山的一个顶峰奋力攀登。许多云块漂浮在队员们的脚下,此时太阳快要落山,光线从下往上照耀着队员们。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一名年轻队员超过向导,第一个登上了顶峰。就在他往悬崖上爬时,东方的云端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人影,影子周围还有一个彩虹一样的七彩光环包围着。巨影看得  相似文献   

6.
人生路上,我们热衷于追逐,热衷于攀登!一次次告诉自己,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渐渐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发现:原来不计一切、不停攀登未必是好事,找到人生的平衡点才是王道!  相似文献   

7.
豆豆哥,我有一个愿望,长大了要当一名伟大的植物学家。我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尤其喜欢各种植物,经常在家里种一些树啊花的,虽然有时候我能把它们养得很好,但是更多的时候,这些植物都不幸地死在了我的手上。妈妈总是拿这个取笑我,说我不一定能当上植物学家,倒是可以当上植物杀手!其实她不懂,这是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观察植物的好机会,在显微镜下面,植物的细胞、组织看上去特别得清晰,像被拍摄了大特写。植物学家使用能放大超过5000倍的电子显微镜,发现更多关于植物的秘密。  相似文献   

9.
一些植物学家在研究植物树干增粗速度时发现,它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情感世界",还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植物树干有类似人类"脉搏"一张一缩跳  相似文献   

10.
<正>"植物猎人"与"奇异果"我是钟扬,植物学家,来自复旦大学和西藏大学,非常高兴有机会跟大家讲一讲种子的故事。作为植物学家,我们经常说,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举个例子,1984年,我大学毕业以后到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工作。我们所里面最重要的一种植物是猕猴桃,它是1904年由英联邦国家的传教士和那些专门来寻找各种各样奇花异草的人在湖北宜昌农村意外发现  相似文献   

11.
擦玻璃     
黑皮 《小学生》2009,(10):F0002-F0002
是指善于观察自然的事物,善于辨别自然环境中种种现象的能力,还能对这些现象的事物内在关联去判断,知道如何去爱护自然—即对大自然的兴趣、考察、研究的能力。学有专长的自然观察者包括农业科学家、植物学家、地质学家、猎人、生态学家和园林设计师:科学史上许多名人都可以称为自然观察智能的杰出代表,如生物学家达尔文、发明家爱迪生等。  相似文献   

12.
植物胚胎发育的研究落后于动物胚胎发育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卵细胞被珠心和珠被甚至子房壁所包被,这给人们的观察带来了许多困难。例如植物胚胎学中双受精现象的发现就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早在十九世纪末,俄国植物学家阿诺尔提应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时,首次制得了双受精的片子,但他并不了解除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雄配子与中心细胞的两个极核相结合(三核结合)。当时,他将极核和非常靠近它的一个雄配子,误认为是制片过程中带进的从珠心组织中离散出来的核。若干年后,1898年另一位俄国生物学家纳瓦申发表了被子植物[野百合(Lilium mastagon和贝母(Fritillaria teuella)]双受精的论文,才阐明  相似文献   

13.
在人们观念中通常不会把智力与植物联系在一起。但是,美国植物学家近期利用新的基因知识,惊讶地发现在植物世界中也会发生类似脑力活动的行为。植物遗传学家史密特说,这种现象非常地令人惊奇。可能是因为植物固定在一个地方,当它们遇见危险时,不得不采取一些“聪明”的举动。希博斯教授也认为,植物不能像动物一样走动,为了弥补这一弱点,它们的D N A螺旋体周围排列着一些基因,能够指示它们做出一些不同寻常的行为。生物学家直到最近才确切地了解植物是如何做出这些举动的。他们发现了各种各样的基因,有些可以帮助植物辨别出什么时候白昼变…  相似文献   

14.
自从达尔文发现有些植物能够自花授粉,而另一些植物不能自花受粉以来,植物学家一直努力拼凑某些植物是如何避免自花授粉的——由这种传递出现遗传差异的丧失。  相似文献   

15.
过去,人们一直以为,植物是无声无息没有语言的。但植物学家们在实验中却发现,植物也有它们自己的“语言”。植物学家们制造了一种高灵敏度的传声器,这种传声器能收听到植物的根所发出的声音振动,把音频高低、声音大小如实地记录下来。他们发现,当植物缺水或者缺少养分的时候,它的根部就会自动发出一种微弱的声音来,表示要喝水,要补充营养啦!人们掌握了这些“语言”以后,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1957年,美国植物学家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怀特山脉进行植物调查时,发现了一棵古老的狐尾松。据测算,这棵狐尾松的树龄已有4768年,是名副其实的树中寿星。于是,他们用《圣经》里的寿星级人物玛士撒拉为其命名。植物学家还发现,玛士撒拉所在地域几乎生长着清一色的狐尾松。这里是高海拔山区,空气稀薄,高寒缺水,土壤贫瘠,周围全是白云石,玛士撒拉以及所有的狐尾松几乎都长在石头缝里,生存条件极其恶劣。  相似文献   

17.
在分子物理学的发展中,有一个古老而重要的实验现象——布朗运动,布朗运动实验是近代物理学中的关键性实验之一。在物理学史上正是通过对布朗运动实验的研究才使人们能窥探微观世界。研究的结果,为分子运动论提供了有力的论据。早在1827年春季,英国植物学家布朗(1773~1858),在显微镜下用人眼观察水中悬浮的花粉时,发现多种植物花粉在水中都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不论外界条件与实验  相似文献   

18.
拔苗助长     
成语释义把禾苗向上拔,以帮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了。科学隧道为什么植物生长向太阳呢?植物对周围环境的反映,最奇妙的莫过于它的生长方向。比如向日葵总是围绕着太阳转,大部分植物总是竖直向上生长,这是一个极普遍的现象,可植物为什么这样生长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真不容易呢。关于植物生长方向的研究,达尔文曾做过很多实验。他在房间里培育了花草,当幼苗从盆中破土而出后,都会朝着透光的窗子那边倾斜,很显然,光线对植物的生长方向有影响。达尔文感到很奇怪,植物的向阳生长究竟受什么控制?直到1926年,人们终于找到了这种神奇的物质。发现者是美国的植物学家温特,他做了这样一  相似文献   

19.
植物也有"心灵感应"2010年,美国植物学家克利夫萌生了一个想法:植物在遇到外来侵害时,会不会有反应?于是,克利夫把测谎仪接在了一株花上,然后点燃一根火柴。当他将火焰一点点地靠近花,做出要烧它的样子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连接着花朵的测谎仪竟然探测到了这株花的反应,指针剧烈地摆动,显示这株花此时十分害怕。植物的这种反应并非偶然现象。美国耶鲁大学的教授们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两株植物  相似文献   

20.
查遍瑞典植物学家林奈的植物分类文献,还真找不到一种叫做“扶起”的树木,但这棵地球上仅存的树确实仍生长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