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美是一种综合形态,凡美都是综合美。科学美与艺术美都是美的高级形式,科学与艺术的综合美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结合后产生的一种特殊美。领略这种综合美对人类的思维与高等教育有着诸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张智 《内蒙古教育》2014,(11):65-65
千百年来,人们对美的探讨颇多,对美的认识和结论也很多。美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一切原理当中,生活中到处是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应该从教学中感受美的存在,发现科学领域中蕴藏的美。物理学的美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美,是一种科学美。在自然界中科学利用大自然创造了自己的"作品",通过简单形式建立自己的语言——规律,然后反作用于自然界,从而实现了自然界博大精深的美学内涵。同艺术美一样,科学美来源于社会,被人们赋予了特殊的含义。艺术家用色彩、  相似文献   

3.
艺术美是人类的主要审美对象,它存在于艺术作品之中。艺术美的来源有四:一是现实中美的属性;二是现实中丑的属性;三是现实中不美不丑的属性;四是现实中亦美亦丑的属性。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生活的审美观点、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与现实的美、丑、不美不丑、亦美亦丑特性在艺术形象中的结合,是艺术家创意的物化形态。它的本质,与其它美的形态一样。也是人的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的内在精神的感性显现。  相似文献   

4.
简论艺术美     
艺术美是人类的主要审美对象,它存在于艺术作品之中.艺术美的来源有四:一是现实中美的属性;二是现实中丑的属性;三是现实中不美不丑的属性;四是现实中亦美亦丑的属性.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生活的审美观点、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与现实的美、丑、不美不丑、亦美亦丑特性在艺术形象中的结合,是艺术家创意的物化形态.它的本质,与其它美的形态一样,也是人的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的内在精神的感性显现.  相似文献   

5.
科学美的实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美是在揭示自然界运动规律和内在结构的过程中用一定手段塑造的科学形象 的美。科学美作为美的一个子系统,包括科学品格形象美、科学形体形象美、科学风格形象美。科学美和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技术美都具有形象性、悦情性、创造性特征,但是它们的内容和形式都不同。科学美是科学认识及适合表现这种认识的物质载体这些美的内容与符合形式美规律的科学论著和科学模型等美的形式的和谐统一。有的学者以传统美学为主要立论依据来否认科学美,是既有违客观事实又不符合辩证法的。  相似文献   

6.
正美学中对美的定义是:人们对自己的需求被满足时所产生的愉悦反应,即对美感的反应。而数学中的美是指因领悟到某种数学对象的内在实质而产生的愉悦感、满足感等。数学美不同于音乐美、艺术美,它是一种更高级、更深层次的美。大数学家克莱因认为"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数学的美学价值就在于它的外在美和内在美。  相似文献   

7.
罗丹有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部人类文明史,是人类改天换地、巧夺天工的历史,是真善美与假丑恶斗争的历史。是人类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追求美、创造美的历史,人类走过的历史,时时处处洋溢着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气息。  相似文献   

8.
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注意教学中的语言艺术美,增强政治课堂的变化美,创设课堂美的情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美求得真善美,以美激发学生思想感情,以美培育人,提高人的素质,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层次和品位,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化学教学美育观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化学在美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通过化学教学进行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把美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化学的自然美同人类的社会美以及艺术美融为一体,熏陶和塑造新一代的高尚情操与心灵之美。   一、化学物质的自然美   从浩瀚宇宙到微观粒子,无不充溢着化学物质的自然之美。地球是无垠宇宙中一个微不足道的星球,种类繁多的化学物质通过复杂而奇妙的化学反应,造就了这个美丽星球的名山大川和美不胜收的天然美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用自然界最普通的物质碳酸钙雕塑出了溶洞里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  相似文献   

10.
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注意教学中的语言艺术美,增强政治课堂的变化美,创设课堂美的情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美求得真善美,以美激发学生思想感情,以美培育人,提高人的素质,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层次和品位,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从生态审美角度赏读格拉宁的《一幅画》,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画和一幅充满艺术魅力的绘画创作,两幅图景交互映衬,汇成人们心目中的一幅美好画卷。它不仅是自然生态美的艺术体现,还促生了人们心灵审美的生态诉求和维护精神家园的生态斗争。小说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自然美、艺术美、心灵美共生共存的生态审美观,保护自然、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也是保护人类精神家园的历史生态观,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统筹兼顾的发展生态观。  相似文献   

12.
针对陈方既关于书法美的本质的观点进行商榷,并提出书法是一门艺术,应该具备艺术的基本属性,书法美是一种艺术美,必然符合艺术美的本质特征;书法美的本质在于充分利用书法的特有元素表现出形式美的悦目和内容美的赏心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国结的艺术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结这一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兼备了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 ,本文从中国结的历史、发展、材料、技法和人文内涵等方面论述了中国结的审美依据。  相似文献   

14.
意象不是单纯的事物的映象,而是与情感结合在一起的艺术形象。意象有"情中景"和"景中情"两大类型。"情中景"是直接抒情的意象,"景中情"是间接抒情的意象。意象的美有内在美和外在美,内在美是意境的美,外在美是形神之美,形神之美包括形色之美和精神之美,意象的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完美结合,产生诗歌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5.
樊婷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1):103-104
针对一些现代社会颇具争议性的艺术现象为具体范例,对所引发的欣赏者对“美感”属性的误解与困惑做了一番浅要的阐述,主要从美感的定义和特性、美感能力的高低以及美感与其他人类意识范畴的精神反映的联系与区别等方面,结合范例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16.
布依族古歌是布依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具有浓厚的民族特征和较高的艺术价值。按照造物古歌、风俗古歌和爱情叙事古歌三个类别来探索布依族古歌的文化内涵。对于深入挖掘和研究布依族古歌审美文化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和教育美等美学意蕴。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自然界的青山绿水在学艺术作品中被视为“第二自然”,是经过作再创造后呈现的艺术形象,它已成为表现人的主观情意的艺术载体,同时它又是人们认知的对象和审美客体,这就是“人化”的自然,它具有美的形式,是形式美的真切体现,山水之所以美还在于它常常作为独立的艺术形象,产生象征比喻意义,我国古典美学理论中的“比德”说导源于此,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同构对应”论对自然山水与人的情感的联系作出了理性阐释。  相似文献   

18.
审美价值在任何艺术种类中都是值得研究的,它贯穿探究艺术发展的始终。审美价值也是现代公益广告价值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现代公益广告所追求的至高境界。社会价值的精神美和艺术价值的形式美是现代公益广告审美价值的两大范畴。现代公益广告社会价值展现出的道德之美、人性之美、社会公平与正义之美、人与自然和谐并存之美正是这种审美价值精神体现。同时这种审美价值又会附属在现代公益广告本身的意境、构成、色彩等形式美中。  相似文献   

19.
日本美学范畴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日本美学范畴所具有的形象性、象征性、情感性等特点 ;揭示了日本美学范畴生成和发展的内在的逻辑历程 ;阐述了日本自然美范畴序列及生成的文化原因 ;论证了自然美范畴是生成艺术美范畴的基础 ,并阐明了艺术美范畴中所蕴含的美学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