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流沙 《知识窗》2010,(7):7-7
范冰冰是目前红得发紫的一位演员,她给自己的幸福指数打了一个分数:100+。她说,在没有出道前,她不觉得当演员有什么幸福感,每天遭受着希望的幻灭和身心的疲惫。为了生存.她还得向父母拿钱.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但自从走红后,她再也没有向家里拿钱,而且经常可以寄一些钱给家里.也不会去做有违自己心意的事情。她说:我终于明白,幸福就是有能力去拒绝.  相似文献   

2.
杂言     
《科技新时代》2009,(7):8-9
太期待用旋律搜歌了 在看到6月号上刊登的《用音乐的语言搜索音乐》一文后,我立刻兴奋地登录了google.cn/music。用音乐搜索音乐、哼哼曲调就可以找出歌名,一直是我非常期待能变成现实的一件事。我曾在一家便利店里听到几首非常好听的音乐,被优美曲调打动的我向店员询问曲名,结果遭到了白眼。虽然当时我用手机录下了这几段音乐,但便利店里环境嘈杂,  相似文献   

3.
樱桃滋味     
袁筠是我小学时的好伙伴,成天形影不离,比亲姐妹还亲。 小卖部里买一个泡泡糖要分两截.一截给她,一截给自己。她有啥好吃的也一定想着我,有天来学校,  相似文献   

4.
2009年1月9日,英国一个名叫“安琪儿”的小女孩来到了人世。她的诞生,给自己的父母带来欣喜和宽慰,却在医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这是因为她还有另外一个更为人熟知和公认的称呼——“无癌”宝宝.这样的身份注定她既是人类生育医学的里程碑,也是人类生育伦理的挑战者。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众》2009,(4):26-27
剧情 16岁的孤儿安迪和弟弟布鲁斯终于找到了一户愿意收养他们的人家,可“不得饲养宠物”这条新家规却让姐弟俩犯难,因为与他们相依为命的还有一只狗——“星期五”,所以安迪不得不运用她的小智慧来给“星期五”寻找一个个新家。  相似文献   

6.
从打口到MP3     
这两年来.感觉会唱的歌越来越少了.有时候去KTV的时候看到喜欢的歌.在音乐响起之后却怎么都记不起旋律。其实这倒不是这两年听音乐少了.恰恰相反.现在1年听的音乐的总量可能要超过过去10年的总和。正因为听得太多.所以很多音乐只是从耳朵过一遍.根本记不住任何旋律、节奏,更不用说那些外语歌词了。  相似文献   

7.
苏洁 《知识窗》2013,(2):35-35
26岁的艾茵是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市的一名大学生.她的父母在家门口附近的街道上经营着一家面积不大的咖啡馆。一次.父母有事外出,艾茵就到咖啡馆里来帮忙。那天.邻居家的两个小朋友来喝咖啡.后来他们就缠着艾茵给他们讲故事。于是。艾茵向两个孩子讲述了这样一个童话故事。从前.森林里有一只长颈鹿伯伯.在自家的屋顶上建了一家咖啡馆。一天.一只小猴子来到了长颈鹿伯伯家喝咖啡.  相似文献   

8.
冯俊波 《知识窗》2013,(11):60-60
我在几年前.从很远的地方风尘仆仆地赶来这座城市.却从来不曾想过.我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疯狂地迷恋上这座城市的味道。布莱克说.永恒是眷恋时间的产物。兴许.我对这座城市的眷恋便是大学四年光景的产物吧!  相似文献   

9.
《科学生活》2014,(7):50-52
“起床!起床!快去洗脸,快去刷牙……”这是一段名为《妈妈之歌》的歌词,曾在国外网站被疯狂点播。创作并演唱《妈妈之歌》的是美国喜剧女演员安妮塔.兰弗洛。48岁的她是3个孩子的母亲,一次灵光乍现,她将自己催促儿女的话写成了歌曲。整首歌只听到一位母亲急切的、不容置疑的催促声“快点啊,快点啊,不然就来不及了!”  相似文献   

10.
张敏 《知识窗》2013,(11):17-17
周末.好友青青去郊外踏青.从城市偶尔逃离的她对一切都感到新奇,轻轻地叹。樱花纷纷,玉兰清香,翠竹生烟.希望春天永远美好。我笑.忍不住发了一张我所在的大山里的照片给她看.云端有雪。桃花嫣然,天空湛蓝.这是一片完全没有被污染的地方.称其世外桃源也不为过.而我只是照片里一个似有若无的点缀。  相似文献   

11.
从山西临汾钢铁集团子弟小学5年级一名女学生恬恬的自缢身亡,到南京一名初二14岁男生的坠楼殒命,这些青少年自杀、还有许多青少年的出走,无意是在给社会、给老师、更是给广大的父母一个警示:隐性压力已经构成了现代儿童健康成长的危机。这压力是什么?它来自何方? 恬恬在自缢前给父母的绝笔是这样写的:亲爱的父母: 您们好!我十分感谢您们十二年来对我的养育,可是压力太大了,我只有一死,作业多的多。再见! 女儿绝笔原来恬恬在自缢前一次语文单项测验只得了37.44分。根据老师的要求,试卷必须父母签字。恬恬直到出事,试卷仍在她自己的书包中。  相似文献   

12.
在幼儿园里,歌表演已经成为一种特色教学。歌表演综合了幼儿的歌唱和跳舞,它将表演融入歌曲,将歌曲混入到舞蹈中。通过歌唱的表达让幼儿去感受和理解音乐,最后可以通过自己创编动作来陶冶情操。但长期以来,在歌表演活动中,教师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入歌词,然后逐句教学,以幼儿可以有表情的完整演唱歌曲为最终目的,从而忽视了幼儿创造表演的能力。教师应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幼儿成为音乐活动的小主人,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13.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咖啡厅窗台边摆放的几株玫瑰开得非常娇艳,比花店里的玫瑰看上去更有精神。这是为什么?查阅相关资料后我得知,原来,咖啡厅里时刻萦绕的音乐帮了植物的忙: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还能促进植物的生长。植物也有自己的喜好,不同类型的音乐给植物生长带来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4.
蜉蝣也励志     
陈绮贞有一首歌《蜉蝣》,“人常会觉得自己平凡渺小,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看见自己追求梦想的样子”.陈绮贞的声音一贯安静。她一开口唱,整个世界便安静下来了。她似乎拥有魔力.把人吸引进她的歌声中.无法自拔。这首歌给人听觉享受的同时.又不禁让人思考起了短暂的一生。  相似文献   

15.
《世界发明》2006,(5):27-27
第一次听悻田来未的歌是《最终幻想》的主题曲《real Emotion》,从那时就喜欢上了这个声音。现在,她已经成为夺下日本两大音乐奖项的双冠女王。从2005年12月开始到今年2月.悻田来未史无前例地展开了连续12周每周推出新单曲的空前计划。这12周所发的12首风格迥异的作品,时而”性感”、时而”感性”,悻田来未在音乐上的丰富表现更胜于她性感华丽的抢眼造型!就在这惊人的12周连发单曲计划结束后.这张完整收录了12周连发单曲的《BEST—second session》趁势推出。  相似文献   

16.
和自己说话     
谢胜瑜 《知识窗》2013,(15):8-9
有多少人想过要和自己说说话? 我在广州工作时.有幸在一位我非常尊敬的长辈手下谋生.她官至厅级,又是一个干实事的人.事情一年四季也忙不完.但是每一年的清明节前夜。她都闭门不出,给她逝去的父亲写一封长信.回忆她这一年来的所作所为,包括吃过的苦头、得到的褒奖、受过的责怨。当然.也少不了向父亲倾诉自己对世事的不满和来年的打算……这样的信.她父亲逝去了十几年.她一直写了十几年.从没间断。  相似文献   

17.
她一心想飞出这片田地,要一场淋漓酣畅的生活,让自己如一树春花,灿然地开放. 她具备这样的品质,聪明、坚强、好学、隐忍.可是,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固执着自己的理想:女孩子家家的,能把小学读下来,就足可以了.接下来的日子,她就在父母的催促下,和父母一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相似文献   

18.
我闺女是名高一学生。这一次的期末考试.她再次兵败滑铁卢,总分750分,只考了316分。对于这么惨不忍睹的成绩.她居然一脸无所谓,一边扯着五音不全的嗓子喊着不知名的歌,一边充当着南方桌卫视频道的骨灰级粉丝。  相似文献   

19.
一旦你开始关注自身,自恋就开始了。神仙也自恋那喀索斯是希腊神话里河神的儿子。在他出世以后,他的父母去请求神示,想要知道这孩子的命运如何。神说:“不可使他认识自己。”光阴茬苒,不知不觉那喀索斯已经16岁,成长为一个英俊潇洒的少年。他的父母因为记住了那句神示,一直不让他看见自己的面容形象。所以那喀索斯并不知道自己长得什么模样。一个名叫厄科的女神深深地爱上了他。但是当她向那喀索斯表达她的爱意时,那喀索斯拒绝了她。从此以后,因为伤心,她整天藏在山洞和峡谷里,只有声音在山谷不断回响,“厄科”就是“回声”的意思。女神们同…  相似文献   

20.
美丽的面容.优雅的举止.敏锐的思维——这是她留给人的第一印象。谈起科研工作.面前的崔晓兰研究员目光里洋溢着快乐。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药理研究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重点学科和三级实验室学科带头人.多年来,她一直以继承、发扬及创新中药研究为己任,深入探索.勤于实践.在中药殿堂里实践着自己的药学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