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管文明 《世界发明》2009,(10):21-21
如果说一个人一辈子和文化打交道,而他只出过一本书,你会怎么看?哦,你也许会说,曹雪芹一辈子也只有一本书呢。如果这一本书还是别人给他整理出采的呢?也许你还会说,《论语》也不是孔子亲自动笔写的啊?  相似文献   

2.
霍红艳 《科教文汇》2009,(5):228-228
巴金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呢?是什么机缘使巴金走上了创作道路,为了人类精神文明史贡献了一笔又一笔宝贵的财富呢?他把创作视作一种感情的发泄,把他的感情牢牢地与时代、与生活、于人类关注的政治斗争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巴金的作品及文艺思想有血有肉地提供了一个人格的发展,正是巴金“这一个”而不是其他任何人,建筑了这一幢别具一格的大厦。  相似文献   

3.
郭育松 《今日科苑》2010,(17):32-34
全国优秀教师到旅游地产开发,再到现在进军救援产业,赵健英一次次“跨界”,并且成绩不菲。这一次他会不会成功呢?  相似文献   

4.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讲的是战国时候政治家孙叔敖的故事。孙叔敖小时候听人说,有一种两头蛇,谁遇见两头蛇就会死。有一天,他哭着回来,对他母亲说:“妈妈,我活不成了,不能给您养老了啊!”他妈妈问:“是怎么回事?”他说:“我真的看见两头蛇了。”他妈妈问:“两头蛇在哪里?”他说:“我想它是个害人的东西,让别人看见了也要死,我就用锄头把它打死,埋在土里了。”他妈妈高兴地说:“好,好!你不要怕,蛇没有咬你,怎么会死呢?再说,你除了一条害虫,做了件好事,不仅无祸,还会有福呢!”这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两头蛇呢?古代关…  相似文献   

5.
如今,物联网虽然还没有全面实现,但这个话题似乎已经老掉牙了。它的核心理念是将传感器放在任何物体上,然后通过互联网将数据发回数据库。通过这种方式,便可随时随地监控信息,并构建更智能且更具互动性的系统。把传感器放在物体上?太没创意了。如果把传感器散布到空气中呢?这样一来,它们就可以监控一切信息——温度、湿度、化学品、运动、脑电波……一次虚拟的战导2035年,比尔·特拉沃斯中士和他的突击队员们正在战火肆虐的墨西哥城执行“清扫”任务,他们的目标是找到零星的抵抗力量,并将其彻底清除。  相似文献   

6.
怎样把小鸟卖给一个从来不曾养鸟的人?即便你巧舌如簧,把养鸟的好处说得天花乱坠,但人家最终还是不会买你的鸟。那么,换一种方式,先免费赠送此人一个精美的鸟笼,要求他把空鸟笼挂在家中,过一段时间他也许会来买你的鸟。设想一下,把空鸟笼挂在家中,只要有人来家里。必然好奇地问他一连串问题:“鸟呢?”“飞了?”“是不是死了呢?”“怎么不再买一只?”  相似文献   

7.
李栋阳 《科教文汇》2009,(2):245-245
岳飞是我国南宋抗金名将,千百年来他都成为一种“精忠报国”的精神力量,一种不畏强暴、敢于反抗的图腾符号。他究竟能不能称为“民族英雄”呢?本文引入“中国观”的含义,试着从新的角度来剖析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认识自杀     
自杀是自我毁灭生命的一种不可取的消极行为。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新闻报道里,听闻某人自杀,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发出感叹:"他怎么会走上这条绝路呢?"  相似文献   

9.
<正>“慢!”汪志和喊了一声,双方都住了手。他说:“各位兄弟,我汪志和与你们近日无冤,往日无仇,我不是来和你们打架的。这是我和胡奇两个人之间的事,我和他单挑,是死是活,与你们无关。”他对身后的4个人说:“你们退后一步!”听这一说,4个拿钢管的人往后退了一步。他们也知道,真的打坏了人也不是好玩的,既然汪总说话了,他们何乐而不为呢?“四大金刚”一看,人家那边很讲义气,并不是真正拿钢管来揍我们的,我们何必充好汉呢?再说了,这穿山甲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欺侮人是肯定的了,  相似文献   

10.
比明天年轻     
乔叶 《知识窗》2013,(11):4-4
常常听到有人叹息着说:“我比昨天又衰老了一天。”我想.他为什么不说自己还比明天年轻了一天呢? 和许多人一样.小时候我一直想的是明天会比今天更接近长大,这多么好。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才知道长大并不仅仅是长大.同时也意味着衰老。然而知道了这个又有什么用呢?即使让我从小时候重新来过.我一样也得长大和衰老.但这一定就是一种无奈和不幸吗?我想.今天在比昨天衰老的时候.难道不是也比明天年轻吗?  相似文献   

11.
静女夭夭 《知识窗》2013,(13):43-43
就在莫铎为此一筹莫展的时候.一天晚上.他的19岁大女儿莎莉穿着睡衣拿着手机在津津有味地看着电子书.这突然给了他极大的灵感。为什么不把睡衣和手机联系起来呢?很快,他就有了设计思路.并夜以继日地研究起来。  相似文献   

12.
从前,有一个专会打经济算盘的人,不惜高价,想买一匹上等好马,不仅力气大,而且跑得快。这还不算,他还附加了一个条件;马儿不吃一点草料。的确,他的如意算盘打得够精明的了,一匹马一年要吃掉多少草料?而且还不是一年呢?你养它几年,就得给它吃几年草料,这笔钱不会是个小数。所以假如有不吃草料的好马,即使买的时候多出点钱,也是便宜的。结果他买到了这匹好马没有呢?谁也知道是买不到的,世上原来就没有“既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之类的便宜事。然而,在发明创造的历史长河中,的确有不少人像那买马人一样,日思夜想,想创…  相似文献   

13.
这两天,湖北恩施市的向庆喜脸上总是洋溢着欢乐的笑容,这事为什么呢?还得从一条神奇的毛巾说起。向庆喜以前也是个普通的打工仔,辛苦了十几年也没攒下多少钱,他对那样的生活感到厌倦,总想干点什么,可做什么生意好呢,自己没做过生意,一定要找个稳妥的生意。  相似文献   

14.
他对这一盒米饭说“你美得像个天使,我真舍不得扔了你”,但对另外一盒米饭则说“你这么恶心,还敢呆在我家里,我要好好教训你”,对第三盒米饭则弃之不理,结果一个月后,三盒米饭的色泽和保鲜程度竟然大不一样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5.
童海玲 《科教文汇》2014,(9):76-76,78
利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变革,对全体学生培养创新能力。这是否可行呢?存在哪些优势呢?我们应该如何操作呢?本文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如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找到合适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当一个人看不懂一段文字或者听不懂别人在说啥的时候,他会怎么发牢骚呢?世界各国语言纷纷表态—— 意大利语说:“这像是土耳其语。” 土耳其语说:“能听懂这个,我就是阿拉伯人了!”  相似文献   

17.
《科技新时代》2006,(10):111-111
曾有一位航天员在航天飞机飞入太空后,做了这么一个小试验,他把一壶水放在电炉上烧,但烧了很长时间,水仍然不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同窗是你     
马浩 《知识窗》2010,(11):44-44
闽,人名,他原名不叫闽。叫什么呢?卖个关子。 有个同学叫广林,大约是他父亲想多养几个儿子吧,独木不成林嘛!不过,同学们由此为他衍生出了个有趣的绰号——麻子,这恐怕是他父亲始料未及的。  相似文献   

19.
听说耳朵会发声,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种特异功能。假如这种“特异功能”自己无法控制,而且让发音者连觉都不能睡,有谁还能说这是“特异功能”呢?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主任、耳科首席专家龚树生主任医师告诉我们,这是一种病,叫做血管性他觉性搏动性耳鸣。  相似文献   

20.
听说耳朵会发声,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种特异功能。假如这种“特异功能”自己无法控制,而且让发音者连觉都不能睡,有谁还能说这是“特异功能”呢?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主任、耳科首席专家龚树生主任医师告诉我们,这是一种病,叫做血管性他觉性搏动性耳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