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窗》2011,(4):29-29
考生:老师,您好!我发现那个《结婚生育调查表》对我们未婚的人来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除了学生情况一栏,其余各栏统统写“无”,不知道您是否同意我的观点?望指教。  相似文献   

2.
《中国青年科技》2004,(12):54-54
1986年7月,清华经管学院推荐我考试通过了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邹至庄教授主持的经济类出国留学考试,即将去美国加州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朱镕基院长在我的毕业留言簿上赠言:“博采众长,学通中外”,他笑着说:“我这几个字不是随便写的,你要好好努力。”“学生一定不辜负院长的厚望。”我郑重地回答。  相似文献   

3.
牟清江 《科教文汇》2008,(14):68-68
任何一件事,只要是被动完成,效果往往不尽人意,作文亦然。学生不喜欢、不愿意写,自然就写不出好文章。因此,要想出好文章,就必须让学生自愿自觉地写,以写作为趣。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希望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生活,能够设身处地地想像学生内部的意思和情感,然后选些学生能够作的愿意作的题目给学生作。如果这样,教师出题目就等于唤起了学生作文的动机……”因此,在训练学生作文时,  相似文献   

4.
蒋家荣 《科教文汇》2007,(9S):54-54
每上作文课,当老师提出作文要求时,学生们总是愁眉苦脸,他们对作文不感兴趣,不喜欢作文课。为了使学生乐于作文,采用一些恰当的方法,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是十分必要的。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我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做到了:一、帮助学生克服作文的畏难情绪首先我教学生从写自己开始消除害怕心理。对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我就对他们提出写日记的要求,写自己熟悉的事情,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出来,并给他们规定字数和题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以下六方面的转变: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变“一味”的领读单词为教学音标,独立拼读单词;变教师逐字逐句的翻译代替为学生自己阅读感悟;变教师单纯讲授语法为学生自学讨论、归纳与教师指导相结合;变教师“包办式”批改作业为学生“自改”与“互改”相结合的方式;变学生盲目地写为教师提出具体细致的要求,再让学生按要求去写的方式来进行。  相似文献   

6.
开心剧场     
《发明与创新》2011,(4):64-64
为什么不笑 老师:“大家都在笑,为什么唯独你不笑?” 学生:“我不敢笑。” 老师:“为什么呢?” 学生:“您常说‘笑一笑,十年少’,我今年刚满10岁,再一笑不就没了。”  相似文献   

7.
有个叫亚力森的推销员.他费了很大的劲儿才卖出两台发动机给一家大工厂的工程师。因为想卖出更多东西.几天后他又去拜访那个工程师。不料.那位工程师说:“你们公司的发动机太不理想了.虽然我还需要几百台.但我不打算要你们的产品了。”亚力森问:“为什么?”  相似文献   

8.
卓别林“独裁”张明智有人问著名讽刺、幽默、喜剧大师卓别林:“听说你写过一部电影脚本《独裁者》,不久遇到麻烦,后来不得不重新更名,对吗?”卓别林回答说:“是啊,是啊!想起来也真有趣,那时我为了讽刺和揭露希特勒称霸世界的阴谋,写了电影脚本《独裁者》。谁都...  相似文献   

9.
作家林清玄写过这样一个故事:上帝看到麦子结实累累,非常开心。一位农夫看到上帝说:“仁慈的上帝!您可不可以允诺我的请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有大风雨、烈日干旱和虫害?”上帝说:“好吧,  相似文献   

10.
广西农业科学院韦本辉研究团队发明的粉垄农耕新方法,获得旱地作物粉垄栽培方法(专利号:ZL201010125942.4)、水稻粉垄栽培方法(专利号:ZL2011101461707)等3项国家发明专利,完成的“农耕新方法粉垄及其应用研究”项目,通过了广西科技管理部门组织的成果鉴定,被认定具有“原创性”和适于各种农作物应用。对于该粉垄深旋耕技术,袁隆平院士给予肯定并写了推荐信,蒋亦元院士题了词,国家农业部门专家领导到广西作了调研,进行现场考察。美国专家现场考察后认为“可全球推广,改变世界”。  相似文献   

11.
龚敏迪 《知识窗》2006,(7):27-27
澳大利亚小镇上有一个屠宰场,我经常去这个屠宰场的门市部买肉。有一天,那个小老板神秘兮兮地塞给我一包东西,还特地悄悄对我说:“别让人看见了!”回家打开一看,却是一个这里平常见不到的猪心。记得彼得告诉过我:澳大利亚人不吃会使他们产生不洁联想的猪脚。也不吃动物的内脏。  相似文献   

12.
如果没有看到写在上面的那几个红色的字,我不会捡起过道上那张被人踩过的卡片。那几个字是:不要忘记。我有点好奇:不要忘记什么?那张卡片的厚度与大小跟一张明信片差不多。在“不要忘记”这几个大红字下方,用铅笔写着三项内容:1.雪豆2.莎士比亚3.桑德拉·科曼尼  相似文献   

13.
郑晓珠 《知识窗》2014,(22):68-6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就要求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源泉,即作文教学必须返璞归真。叶圣陶也曾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如果没有生活这么丰富的源泉做后盾,又岂会有点睛的神来之笔。所以,笔者认为学生要写好作文、写出个性、写出独特的内容、写出灵动的作文,就必须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4.
写此稿之前,我第五遍逐字逐句阅读了某媒体访问葛剑雄的文章《葛剑雄:极端的环保不可取》。我希望是我领会错了里面的微言大义,我更希望是记者发稿时用起了“春秋笔法”。  相似文献   

15.
陈月 《科教文汇》2008,(29):109-109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发展思维的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作为教师,如何让学生变“让我写”为“我要写”,让他们写出自己真情实感,展现习作的个性呢?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个很懒惰的人,从来没有给任何杂志社写过“读者来信”,这次实在是不吐不快,因为我觉得作为一份在广大科技爱好者圈子中广受好评的杂志不能因为一篇文章的不恰当立意,而给读者传递出“压制创新”的信息——说的是2008年12月号《“黑”你没商量》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7.
村上春树 《知识窗》2011,(10):11-11
女孩问男孩:“你喜欢我喜欢到什么程度?”少年想了想.用沉静的声音说:“半夜汽笛那个程度,、”少女默默地等待下文——里面肯定有什么故事。“一次.我半夜突然醒来,”他开始讲述,“确切时间不清楚.大约两三点吧。什么时候并不重要,总之是夜深时分。我完完全全孤单一人.身边谁也没有。好嘛.请你想象一下:四周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就连时钟声都听不见,也可能钟停了。  相似文献   

18.
月方 《知识窗》2010,(3):37-37
是不是每个青春期的女孩都可能遭遇成猪手? 看着镜子中胖胖的自己,她怔怔的,有点发呆,电视里那个心理专家忧心忡忡地说:“我曾在一个中学做过调查,居然有80%的女孩的烦恼就是来自异性的骚扰……”  相似文献   

19.
校园幽默     
《知识窗》2013,(7):33-33
鼻子的两边是什么 英文女教师:“eye,是什么东西?” 学生:“不知道!” 英文女教师:“看我鼻子的两边是什么?” 学生:“是雀斑!”  相似文献   

20.
优伤的自行车总之,我很老了。我的主人——那个在机械厂打工的老周,把我从废品收购站里“接”了回来,然后充分发挥了他在机械厂的特长,将我“打扮”得“焕然一新”:车把是永久的,前轮是凤凰的,可后座却偏偏是时髦流行的捷安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