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服是世界各国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校服文化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校园文化。通过中外校服及校服文化的对比,可以了解其他国家的校服样式以及校服对于学校的正面影响,从而借鉴其经验,改进我国校服,提升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2.
校服,是学生时代的一种象征,学生身份的标志。几乎每所中学,都有印着学校名字拼音的校服,几乎80%的校服,都是色彩单调的运动服。日剧韩剧里,校服青春时尚,美剧《绯闻女孩》,简直是校服学院风的时尚坐标,可是,我们的校服为什么永远都是运动服一统  相似文献   

3.
校服是一个令人爱恨交织的存在.提起校服,我们总会喋喋不休地倾诉着对它的种种不满:“又丑又肥!”“凭什么强制我们穿校服?”“夏装和秋装都不可以混穿,好麻烦哦!”……可一旦听到别人非议我们的校服时,我们又会群起而攻之捍卫着身上的校服. 有人说那是因为校服记载着我们叛逆的青春.我们讨厌被这样的千篇一律束缚,为了挣脱它的禁锢,我们或肆意涂鸦,或与制度抗争……又有人说那是因为校服承载着我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的初心,容不得他人随意践踏.  相似文献   

4.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反映了中国汉代太学对学生统一穿着青色衣服的要求。尽管这还不是成熟的校服形式,但对学生群体身份的认同作用与现代校服形式是完全相同的。由此可见,我国学生穿着校服的历史由来已久。时至今日,我国中小学仍然保留着学生穿着统一校服的传统。当前,中小学校服引发了一系列的侵权问题,社会各界理应重视校服安全,职能部门则应加强校服管理,以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手绘物语     
那时我已经开始爱美,会在肥大的校服里面,穿碎花的衬衫。天热的时候,将校服的拉链,尽可能低地拉下去,露出那一蓬一蓬散漫开着的花朵。有男孩子看过来,会羞涩地低头,手指轻轻绞着校服的一角。  相似文献   

6.
手绘物语     
那时我已经开始爱美,会在肥大的校服里面,穿碎花的衬衫。天热的时候,将校服的拉链,尽可能低地拉下去,露出那一蓬一蓬散漫开着的花朵。有男孩子看过来,会羞涩地低头,手指轻轻绞着校服的一角。  相似文献   

7.
<正>校服事件在前段时间掀起一阵高潮,我们也曾经报道过那些别出心裁的校服设计。如今,很多学校都着手对校服进行了改革,花样校服,对很多同学来说不是梦。与其等着学校来给同学们设计自己心仪的校服,不如让自己做主,DIY属于自己的风采!前不久,苏州市立达中学也举办了校服设计大赛,我们来看看他们设计的校服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8.
正"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反映了中国汉代太学对学生统一穿着青色衣服的要求。尽管这还不是成熟的校服形式,但对学生群体身份的认同作用与现代校服形式是完全相同的。由此可见,我国学生穿着校服的历史由来已久。时至今日,我国中小学仍然保留着学生穿着统一校服的传统。当前,中小学校服引发了一系列的侵权问题,社会各界理应重视校服安全,职能部门则应加强校服管理,以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校服是中小学学生身份的一个代表符号,是校园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校服应体现新一代青少年学生健康活泼、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但是,今天很多学校的校服还保持着"整齐划一"、"运动为主"的服饰模式。笔者就昆明市某高中高三学生对校服的看法进行了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校服变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据俄新网报道,近日,莫斯科市长谢尔盖·索比亚宁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表示,每所中小学都应该为自己的学生选择校服。他称":校服制的推广有过不同的方案,第一种方案是所有学校采用统一校服或由教育管理机构决定学校采用何种校服。而我更倾向于第二种方案,即学校自己决定采用何种校服。"自今年9月2日星期一起,俄罗斯1350万名中小学生统一着校服上学。这是俄罗斯校服  相似文献   

11.
那时我已经开始爱美,会在肥大校服的里面,穿碎花的衬衫,天热的时候,将校服的拉链,尽可能低地拉下去,露出那一蓬一蓬散漫开着的花朵。有男孩子看过来,会羞涩地低头,手指轻轻绞着校服的一角。  相似文献   

12.
《福建教育》2011,(11):4-5
一则配照片的微博迅速传播。一名穿红色校服的女孩子。走在一群“蓝校服”中间.红校服上印着“包24中优秀生”“翔锐房地产”两行字,惹人注目。  相似文献   

13.
安宁 《当代学生》2014,(8):21-22
正那时我已经开始爱美,会在肥大校服的里面穿碎花的衬衫,天热的时候,将校服的拉链尽可能低地拉下去,露出那一蓬一蓬散漫开着的花。有男孩子看过来,会羞涩地低头,手指轻轻绞着校服的一角,似乎想要从里面,绞出一丝炽热勇气来。那时的我真是单纯任性的小女生,十五六岁吧,总抓住一切可以不穿校服的机会,放任自己妖娆地绽放。老师站在讲台上,看见谁故意将  相似文献   

14.
校服是陪伴学生求学生涯的重要"装备",承载着每个人在校期间的美好记忆。校服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学生的精神面貌,代表学校的整体形象。校服是一种学生身份的标志,是与一个人的义务、责任和形象相联系的。如何从文化角度挖掘校服的价值,让学生领受校服的馈赠,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试穿新校服     
今天,胡老师笑眯眯地说:新校服到了,等会儿大家试穿一下。胡老师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像炸开了锅一样,大家纷纷猜测着新校服  相似文献   

16.
林楠 《教师博览》2008,(8):54-55
在历史的那些黑白底片里,校服经历着各种时代的变革。战火纷飞也好,太平盛世也罢,经过岁月的洗礼,校服这一最具时代特色的服装,也浸染了各个时代独有的气息。民国时期制式校服首次出现,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西方人文之风的中西合璧,堪称校服的经典,至今看来仍充满了青春和激昂的活力,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象征。建国后,经历了物质匮乏的时代,校服这一文化元素逐渐湮没在了历史洪流之中,  相似文献   

17.
校服作为制服的一种,标识了学生的身份,印刻着时代的足迹.学校要求学生穿校服的主要目的在于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便利,而较少考虑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的意愿.国内中小学生校服,存在着订购和穿着时间上的强制规定性、款式上的单一性、质量不高以及在订购中滋生腐败的问题.从道德上审视校服,认为校服的道德内涵应集中体现在有利于学生自律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养成,有利于彰显校园精神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利于社会对学生群体的保护,有利于学生利益的维护和社会文明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背景说明]下午第一节是五(4)班的美术课,上课铃响后我像往常一样带领学生到美术专用教室上课。刚把学生领到楼下,校门大开,开进来一辆小型运输车。这时就听有同学轻呼了起来:“校服来了,校服来了……”一路上,孩子们叽叽喳喳地交谈着:“明天,我就可以穿校服了。”“我妈妈给我订了两套校服呢!”“这校服我不太喜欢。”“我喜欢红色。”一直等到了专用教室里,孩子们还在说着他们的校服。那么,我是继续今天正常的教学任务呢,还是……  相似文献   

19.
校服60年     
菁菁校园,无处不张扬着春潮热力:年轻的欢声笑语充斥着每一个角落。而校服——正是这飞扬青春最直观、最生动的载体,是校园里永远流动的风景。建国60年来,校服的变迁追随着历史的脚步一路蜿蜒前进,  相似文献   

20.
校服作为学生身份的识别标志,不仅能使人产生归属感,同时也承载了对青春、阳光、美好的校园时光的回忆。在很多国家,校服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文化,影响着青少年的审美意识和生活方式。让我们走进世界各国的校园,看一看各具特色的时尚校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