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5 毫秒
1.
以华南农业大学450名贫困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关系。研究发现:一是心理资本总分性别差异显著,女生的心理资本显著高于男生,心理资本总分及自我效能感、希望、韧性等子维度的年级差异显著,随着年级的上升,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及个各维度得分越高;二是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及自我效能、坚强、希望和乐观四个子维度与心理健康显著负相关,说明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三是社会支持与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其各项子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社会支持是心理资本和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团体沙盘游戏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压力感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问卷筛选某医学院校大学生,结合自愿原则选择大学生心理压力感总分大于110分的学生72名,随机分为干预组(n=36)和对照组(n=36),干预完成后1周再次用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问卷进行测试。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干预组进行8周的团体沙盘游戏疗法干预。结果干预组干预后人际交往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心理压力、经济与地位压力、体能与生活压力5个维度的得分和大学生心理压力总分均低于干预前(p值均0.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团体沙盘游戏疗法有效降低大学生心理压力感。  相似文献   

3.
为了考察组织支持感、团队效能、团队反思之间的关系,采用组织支持量表、团队反思量表和团队效能量表对476名企事业单位员工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组织支持感与团队效能、团队反思总分及各维度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311~0.571,p0.01);2团队反思在组织支持感与团队效能的关系中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5.15%.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6,(16)
目的研究大学生心理资本对自立人格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资本问卷与青少年自立人格问卷,对河北某大学的43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年级、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在心理资本及其各因子上无统计学差异,但性别在希望因子上存在差异(P0.05)。2)大学生心理资本总分与自立人格总分有显著正相关。3)自我效能对自立人格有显著的预测效应。结论大学生心理资本子维度自我效能对自立人格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复试研究生心理健康与个性成熟度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UPI:University Personalit Inventory)与个性成熟度测试表对来我院复试的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个性成熟度中,男生成熟人数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7,p=0.015)。民族、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PI中,心理不健康的女生人数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90,p=0.005)。≤25岁的心理不健康的人数高于25岁以上,(t=-9.739,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民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招生复试中进行心理健康及个性成熟度调查,有利于了解影响复试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及个性成熟度的因素,有针对性的提供及时的帮助和必要的治疗,以保证研究生学业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大学生御宅族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为高校进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样200名大学生调查他们的御宅情况,并用艾森克人格问卷测量人格特质,皮尔逊双变量相关研究大学生御宅族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结果:大学生御宅族报告有性格变得自闭抑郁、不善与人交往等。结论:御宅现象十个项中"痴迷于某物"与人格维度中的P维度呈显著正相关;"爱上虚拟人物"与E极其显著负相关,与N显著正相关,而御宅现象其他八项与人格特质三个维度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在校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分析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探讨亚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为大学生身心健康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利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河北大学在校大学生开展调查。结果:(1)我校大学生亚健康检出率为34.34%,亚健康人群有136人,健康人群260人。(2)不同性别、年级、父母是否健康、生源地、休息与上网时间的长短影响大学生的亚健康状况。结论:大学生的亚健康检出率在不同性别、年级、父母是否健康、生源地、休息与上网时间长短间有显著性差异。不同专业兴趣程度、父母期望程度及是否独生子女的大学生亚健康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运用Excel和SPSS对1474份《关于藏族大学生运动能力认知现状调查》的有效问卷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主要探讨不同(男、女)性别、不同(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年级对藏族大学生运动能力认知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旨在为西藏高等本科院校公共体育教学提供指导意见。结论:藏族大学生运动能力认知情况情况整体较好(平均得分为3.497分,满分为5.000分),但在所学运动项目技战术能力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性别对藏族大学生运动能力认知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不同年级对藏族大学生运动能力认知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同年级对"你认为体能对学习和生活很重要"(学生对体能的认知情况)之间没有相关关系(p值为0.5050.05);性别、年级对于藏族大学生运动能力认知呈现出显著性差异,年级对于"学生对体能的认知情况"之间没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童欢欢  桑青松  方双燕 《大众科技》2012,(5):171-172,146
探讨八年级学生自恋人格特征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对155名八年级学生施测中国人自恋人格问卷(CNPI),运用一般描述性分析、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八年级学生的自恋人格特征仅显著体现在特权感子维度(M=3.307>3);八年级学生的成绩排名与自恋总分和优越感、特权感呈显著负相关(t=-0.163,t=-0.161,t=-0.189,p<0.05);男女生在优越感维度上得分呈显著差异;父亲学历和是否独生子女与学生自恋总分和优越感得分呈显著正相关;母亲学历仅与学生优越感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探讨大学生自信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个人评价问卷(PEI)对河南4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团体测试,结果显示:父母的严厉惩罚和拒绝否认与大学生自信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母亲的情感温暖与大学生的自信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其它各因子与大学生自信水平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任有勋  邢杰  翟庆峰 《科教文汇》2012,(17):176-177,183
目的:通过对贫困大学生的调查,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找到除经济因素外,易引起心理障碍的因素,并积极探寻有效的教育对策。方法:本研究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潍坊医学院1-4年级贫困生300名和普通生300名。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量表,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年级、性格、生源地的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而找到除经济因素外的易引起心理障碍的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结果:贫困生和普通生各因子分并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生源地(外省和本省)的贫困生间各因子分无统计学意义,低年级贫困生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较高年级贫困生高,内向贫困生强迫、抑郁、恐怖因子分高于外向贫困生。结论: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生间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差异,低年级贫困生较高年级贫困生在人际关系上更加敏感,内向的学生更易患各种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焦虑、心理压力特.点及相互关系,为增进高职生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石家庄市763名高职生进行测查。结果高职生状态焦虑水平高于一般人群常模,与心理压力呈正相关,特质焦虑水平无明显差异,与心理压力不存在相关关系。状态、特质焦虑在性别、年级、城乡变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职生学习、生活、发展、社交、家庭压力及压力总分低于大学生常模群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社交压力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农村来源的学生学习压力高于城市来源学生,(P〈0.05)。不同年级在学习、生活、发展、社交及心理压力总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年级学习压力最高,二年级总的心理压力和发展压力最高,三年级总的心理压力及各方面压力最低。结论心理压力是状态焦虑的重要相关因素,应针对不同情况,加强高职生学习、社交、生活适应教育,从而缓解心理压力,减轻焦虑。  相似文献   

13.
曾霞 《科教文汇》2021,(13):166-167
大学生心理疏导是在遵循大学生心理生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上,疏导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问题,以适应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通过平时的思政课或是课堂教学的渗透,关注和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该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在心理疏导内容、人文素质、深入程度、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网络平台更新知识、优化心理疏导方法、促进人文关怀和实施队伍的有机整合等方面促进心理疏导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4.
孟玲 《大众科技》2012,14(3):168-169
结合实际案例,对大学生心理自卑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人际交往障碍、抑郁等各种心理症状进行分析,以及对此类心理问题采取干预提出了可行的方法和建议,以帮助大学生群体走出自卑心理泥潭,充分发挥自己的原有能力和智慧,令大学生们可以健康积极幸福快乐地生活。  相似文献   

15.
李俊茹 《科教文汇》2014,(4):187-189
目的:分析地方:校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特点,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问卷,对728名地方: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心理适应能力差的学生占总数的65.385%;女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得分显著低于男生;本科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得分显著低于专科生;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得分均显著低于理科生和艺术生。结论:地方:校应针对大学生的性别、学历、年级和学科等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人际交往与人的心理素质健康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心理素质健康发展是在每个成长阶段逐渐形成的。在当今社会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中,人才竞争激烈,大学生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才能更好地全面发展,但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是在成长的各阶段养成的。目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发现,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对如何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分析,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何玉桃 《科教文汇》2012,(7):162-163
本文运用社会性别的视角和方法,对女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通过在高校开展性别教育、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将女生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等途径加强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期提高女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女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伍翔 《科教文汇》2014,(8):209-210
生命意义缺失是导致大学生轻视生命、产生心理问题和自杀行为的重要原因,从生命意义视角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体系,开展生命意义教育,可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同时丰富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工作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在于其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且是大学生创业能力提高的现实要求,并充分体现了高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在对当前大学生创业心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所表现出的毕业即创业意愿不强、受经济利益驱动明显、社会责任感淡薄、创业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大学生良好创业心理素质的有效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20.
孙佳佳 《科教文汇》2014,(27):199-202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南京仙林地区的四所高校的4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目前大学生购买洗发水时的消费决策心理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生更关注洗发水的功能、品牌和价格。2)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受洗发水的功能、广告及促销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p〈0.05)。3)大学生首先关注洗发水的“去屑止痒”、“清洁”、“使发质垂顺柔滑”、“修护受损发质”等功能,且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不同功能的关注存在差异。4)大学生易受广告、同伴、家人的影响。5)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品牌的选择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