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甘岱昌 《学周刊C版》2014,(5):139-139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叶圣陶在《略谈语文学习》中提到:“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连贯起来。也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连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是‘知',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课的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即语文能力。"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谈,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个方面必须连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了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  相似文献   

4.
"历练"——母语学习之道 1.语言文字学习重在"历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叶圣陶先生在书中说道:"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连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连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是‘知’,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创造性的开发、利用一切课程资源,针对不同的探究内容,选择生动形象的、富有个性的体验形式,与学生一起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营造情景交融的心理氛围,使学生以探究者、研究者的身份,动手做、动眼…  相似文献   

6.
张凤勤 《小学生》2013,(12):26-2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重点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小学生掌握一定的表达、书写等能力。因为语文是工具学科,小学生就必须具有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叶圣陶先生早就明确指出:"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联成一线。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这里谈的习惯,即指能力而言。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的性质任务历来有争论。但对其工具性、人文性的认识正在日趋一致。“汉语作为一种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播的载体,其自身也是一种宝贵的文化。”既承认其工具性,语文课就应是技能课,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这是毫无疑义的。早在1942年,叶圣陶先生就指出:“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叶圣陶在《略谈语文学习》中提到:"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连贯起来。也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交际工具 ,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新定位。因此 ,语文实践活动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根据我们近年来在初中语文实践活动教学中的实践 ,拟从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实施策略、评价等方面谈一些浅陋的看法。一、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叶圣陶先生曾说过 :“语言文字的学习 ,就理解方面说 ,是得到一种知识 ;就运用方面说 ,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连成一体 ,就是说 ,理解是必要的 ,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 ;知识是必要的 ,但是这种知识必…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形成一种能力,养成一种习惯。知识的获得是必要的,但最终必须形成能力,成为习惯,也即语文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吕叔湘先生1963年在《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一文中就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任何语文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良好的语文习惯.语文教师要指导初中学生把读、写、听、说有机结合起来.对所学知识的内部规律加深理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3.
一些初中生阅读习惯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吴伟民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里所说的习惯,我想是指读写听说的习惯。他的理论,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目前在初中...  相似文献   

14.
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叶圣陶先生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那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呢?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实践养成的.任何语文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良好的语文习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可提高自己的教...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在《略谈学习国文》中曾说过:“语言文字的学 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 种习惯。”由此可见,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中学语文的学习是 何其重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指 出阅读教学应该“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所以语文教师应有意 识地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在《略谈国文学习》里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来说,是培养一种习惯。 就语文教学而言,知识是从语言文字的理解中获得的。反过来,在初步理解课文之后,还要回  相似文献   

18.
语文学习究其本源是个习惯问题,再聪慧的同学,学习习惯不好,便很难学好语文。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的,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语文学习的目标。这两项目标是其他学科不负授与和训练的责任的。这是语文教师的专责。那么语文习惯究竞包括哪些方面呢?从大的方面讲,除了阅读与写作的习惯.还应包括听说与说话的习惯。  相似文献   

19.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语文学习的目标.这两项目标是其他学科不负授予和训练责任的,是语文教师的专责.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特别是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科学有效地去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呢?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阅读和写作都是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行。”①“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备有这种生活能力”。②他还进一步指出:“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学到真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