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松林 《教师》2010,(20):127-128
《泼留希金》是19世纪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尼·瓦·果戈里的代表作《死魂灵》第六章中的第一节。本文主要着眼于对《泼留希金》这篇文章的分段释析,探讨该人物形象所具有的性格特征及作家的写作艺术,从而进一步理解《泼留希金》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2.
果戈里的小说<死魂灵>创造了大量的经典人物形象,其中守财奴泼留希金最被读者所知.但纵观该人物形象的评论,都是从迂腐贪财的角度出发,缺乏全面客观的分析他性格的成因.本文试图通过西方文学中四大吝啬鬼的对比来揭示泼留希金性格的成因,从而发现该人物身上暗含的悲剧性色彩.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比较教学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比较教学,越来越被人重视了.高中语文第三册书中,节选了《守财奴》.和《泼留希金》两篇课文.“思考和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问题:“这一课(指《泼留希金》)和前一课(指《守财奴》)所写的剥削阶级的两个人物,都表现了各自的阶级本性,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刻画人物的方法又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守财奴》节自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写的《欧也妮·葛朗台》.《泼留希金》节自俄国文学家果戈里写的《死魂灵》.这个问题是从比较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的本篇通过对泼留希金“积蓄”和“浪费”两个方面的描写,辛辣地讽刺并无情地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腐朽堕落和贪得无厌的卑鄙咀脸。讲授本文使学生了解,反动的农奴制度使泼留希金堕落成无耻的吝啬鬼,巨大的浪费者,腐烂发臭的老废物;了解本文通过环境与人物外形的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5.
卢福东老师的教学设计"<守财奴>与<泼溜希金>的比较阅读",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6.
教学构想: 为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避免小说单元教学的单调和乏味,并充分利用<语文读本>这个教学资源,笔者把高中语文第四册课本的小说与高中语文第四册读本的小说一起进行了单元重组,把课本中的<装在套子里的人><项链><守财奴>与读本中的<泼留希金>重组为外国小说单元.具体教学上又分为若干个专题,本篇教学设计就是其中的"吝啬鬼"专题.其他几个专题分别是:套子--从有形到无形;虚荣--从消极到积极.  相似文献   

7.
综观欧洲文学发展过程,汇集品目繁多的吝啬鬼群像,其中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剧《悭吝人》里的阿巴公,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以及果戈理小说《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堪称为欧洲文学中不朽的四大吝啬鬼典型.夏洛克,是封建社会解体时,资本原始集累初期旧式的高利贷者;阿巴公是十七世纪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资产者;葛朗台,是十九世纪法兰西革命动荡时期投机致富的资产阶级暴发户;泼留希金,是俄国封建农奴制下的地主.简言四人的个性  相似文献   

8.
葛朗台和泼留希金是世界文学画廊中两个臭名昭著的吝啬鬼形象,分别出自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欧也尼·葛朗台》和俄国作家果戈理的《死魂灵》。在两部作品中,虽然葛朗台与泼留希金的国籍有别,身份各异,一个是资产阶级的暴发户,一个是封建阶级的没落地主,但都是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产物,他们身上概括了一切剥削阶级的许多共性。  相似文献   

9.
《泼留希金》一文,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和肖像描写,刻画了一个卑劣、吝啬、贪婪的艺术形象,无情地揭露、辛辣地讽刺了俄国农奴制度的罪恶,并揭示了它必然灭亡的命运。第一段:(从开头起到“或者窗台上”)从环境描写和肖像描写刻画主人公的吝啬、贪婪的性格特征。本段可分为两层。第一层(开头到“还给他……大窟窿”)写泼留希金庄园外景和他的奇特装束。第二层(“他走进宽阔昏暗的门”到“或者窗台上”),写泼留希金室内陈设和他的衣着及所据  相似文献   

10.
高三册课本小说单元,有两篇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即节选的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和果戈理的《死魂灵》.两位作家都用精湛的艺术手法各自塑造了一个吝啬鬼的艺术典型.教师在讲授时可引导学生将两文从内容和写法两方面进行比较,尤其是把葛朗台和泼留希金对照起来,比较异同,使学生懂得即使是同一类型的典型也还是“这一个”,不同于“别一个”.只要对人物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把握住最富于个性的特征,借助于适宜的表现手段,就能塑造栩栩如生的鲜明形象.人物形象的比较葛朗台、泼留希金都是吝啬鬼,他们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国度不同,个人经历也不一样,但性格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葛朗台这个十九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暴发户和投  相似文献   

11.
欧洲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夏洛克,阿巴公、葛朗台和泼留希金,在内在精神方面的极度相似,已超越了时代和地域的限制。典型的拜金主义,是其共同的群体特征,而夏洛克的凶狠刻毒、阿巴公的狡猾贪婪、葛朗台的奸诈透顶、泼留希金的愚昧守财,又使得他们个性鲜明,各具特点。就其形象而言,不仅有永恒的艺术魅力,更有巨大的社会批判价值。  相似文献   

12.
阎珍霞 《学语文》2005,(6):17-17
泼留希金和葛朗台是世界文学画廊中两个臭名昭著的吝啬鬼,分别出自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俄国果戈里的《死魂灵》和法国巴尔扎克的《欧也尼·葛朗台》。在两部作品中,虽然泼留希金与葛朗台国籍有别,身份各异,一个是封建阶级的没落地主,一个是资产阶级的暴发户,但都是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产物,他们身上概括了一切剥削阶级许多共性:  相似文献   

13.
《守财奴》和《泼留希金》(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这两篇课文,都是外国名著的节录,前者节选自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后者节选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果戈理的长篇小说《死魂灵》。这是两篇体裁相同,内容相近,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课文。根据我的经验,把这两篇课文联系起来,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讲授,比各自孤立地去讲,其效果要好得多。它可以使学生在思考老葛朗台和泼留希金这两个艺术形象,有什么相同之点和相异之处,两位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又有何异同等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下面,试将葛朗台和泼留希金这两个艺术形象的异同作一对比分析,仅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试析葛朗台与泼留希金积累财富的特点马林贤巴尔扎克和果戈埋都是19世纪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们在真实地反映各自国家的社会生活时,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独具时代特征而又个性鲜明的人物画像,这些人物,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学的人物画廊。尤其是巴尔扎克在《欧也妮·葛...  相似文献   

15.
一般公认,世界文学领域有四大吝啬鬼:夏洛克、阿巴贡、葛朗台、泼留希金.四个吝啬鬼各具形态,但他们有又具有相似的性格特征:贪恋财产,丧失人性.现将四"鬼"的形象简析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中叶,欧洲的两位杰出作家——法国的巴尔扎克和俄国的果戈理,分别在他们的作品里,成功地塑造了守财奴的艺术形象.这就是《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现在我就这两个形象的塑造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我们知道,葛朗台和泼留希金都是以具有贪财如命、悭吝成癖、为了金钱而不惜身家性命的典型特征而著名的.他们不但具有共同的本质,而且还具有各自的特色,下面分别来谈.  相似文献   

17.
夏洛克、葛朗台、阿巴公、泼留希金,是世界文学名著中的四大吝啬鬼。夏洛克是英国作家莎士比亚名作《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属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旧式高利贷商人的典型。他为了清  相似文献   

18.
不过是吝啬     
看语文读本的时候读到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葛朗台,严监生,阿巴贡和泼留希金似乎和语文课上的零星记忆有些出入。问题主要集中在到底是严监生还是夏洛克为四大吝啬  相似文献   

19.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巴尔扎克《欧也尼·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果戈理《死灵魂》中的泼留希金,都是欧洲文学名著中的守财奴形象。本文通过对这三个人物的形象分析、性格比较与艺术典型表现因素的诠释,再现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种种罪恶和“创业”初期资产阶级特有的精神面貌,从而加深对资本主义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上半叶,在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法国和农奴制度下的俄罗斯,两个别具特色的守财奴形象很引人注目。这就是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和果戈里长篇小说《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在西方文学史上,守财奴的形象古已有之。在巴尔扎克和果戈里之前,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莫里哀笔下的阿巴公等都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已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要谈及的葛朗台和泼留希金形象,无论从他们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