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天,没有人戴乌纱帽,但人们口头上或文艺作品中仍出现乌纱帽一词,对上级唯命是从的领导干部,人们讥之为“怕丢乌纱帽”。现代生活中乌纱帽一词均借代官职。有人以为乌纱帽一坠地便是官帽。其实不然,南朝宋王休仁创制的这种乌纱帽并不作官帽。创制之初,它被当作“服妖”记在《宋书》里。至隋朝初期,始得权贵青睐,但从新、旧《唐书》上都找不到乌纱帽作  相似文献   

2.
东晋成帝时 ,在建康 (今南京 )宫廷中做事的人都戴着一种黑纱制成的帽子 ,人称“乌纱帽”。到了南朝宋明帝时 ,这种帽子在民间开始流行起来。以后 ,乌纱帽就成了人们常戴的一种便帽。乌纱帽正式定为官帽始于明代。洪武三年 ( 1 3 70年 ) ,朱元璋规定 ,文武官员上朝和办公时 ,皆须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此外 ,有功名而尚未授官职的状元、进士亦可戴乌纱帽。从此 ,“乌纱帽”就逐渐变为现职官员、官位的代称了。清朝统治时代 ,官员们的乌纱帽被换为红缨帽 ,但人们仍然习惯地把“乌纱帽”作为官位的代称 ,沿袭下来。乌纱帽的由来…  相似文献   

3.
王绍培 《师道》2002,(5):13
现在“两会”的新闻报道比较有看头。原因之一是,人大代表越来越能够发现问题,并且越来越敢于讲出问题。据最近报道,武汉钢铁集团的高级工程师、九届人大代表雷新泉指出,现在不少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在戴上“乌纱帽”后,又纷纷挂名攻读学位,捞取硕士帽、  相似文献   

4.
我过生日时,哥哥送给我一个不倒翁,我把它放在写字台上。说起这个不倒翁,那可真有意思,它是电影《七品芝麻官》的形象,它长得又圆又胖,身披一件大红袍,右手提着一把折扇,左手提着玉带,脚上套着一双笨重的大黑靴。它那葫芦似的头上戴着一顶乌纱帽,帽子上还有纱翅呢!乌纱帽下,“芝麻官”高高的额头又光又亮,眉稍微挑起,一双小小的眼睛眯成一条线。扁平的鼻子上有块斑,大大的嘴上长着两撮往上翘的小胡子,显得十分神气。  相似文献   

5.
戴“官”帽     
那是我八岁的时候,一天,我看到电视里的大官们都戴着一顶顶官帽,看上去挺神气的。于是,我也想过一把“戴官帽”的瘾。我在楼上房间里一阵折腾,没发现可戴的“官帽”,于是,我来到了楼下。忽然,我发现门背后有一只采茶叶的小竹篓——呀,多好的一顶“官帽”啊!我连忙跑过去,把那只  相似文献   

6.
<正>在戏剧舞台上,凡是当官的,总要戴一顶"乌纱帽"。其由来是这样的:"乌纱帽"也叫纱帽,其前身是古代男子裹头发用的幞(fú)头。北宋初年,有人将幞头改装为一种纱帽,皇帝对此大加称赞,因此便规定朝中官员都要戴这种纱帽,有时皇帝也会佩戴。这种纱帽两旁各有一根细长翅,由于翅有一尺多长,所以走起路来便会上下颤动。为了保护帽翅,以免碰掉帽子,官员们都养成了小心翼翼走路的习惯。到了明朝,官员们仍沿袭宋制戴纱帽,但  相似文献   

7.
帽子原是指少数民族地区或者没有开化的地方人们头上所戴的东西,曾被看作"野人之服"。汉族文化区称头部佩戴物为冠、冕、弁(bian)、巾等。到南北朝时,上层社会人士和下层百姓才普遍以戴帽子为时尚,人们制作了各种各样款式奇特的帽子,乌纱帽也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据《宋书》记载,南朝宋明帝时,建安王刘休仁"制乌纱帽,反抽帽裙,民间谓之‘司徒  相似文献   

8.
与教材内容配套的自读课本里有一篇文章《<红楼梦>物情态》,用“参透情天证佛天”来赞美鸳鸯的“忠”。可依我看,鸳鸯的“忠”并没有那么高尚,甚至还不乏其残忍的一面。《红楼梦》第九十七回中黛玉得知宝玉和宝钗定婚的消息就一病不起,日重一日。这天黛玉咳嗽数声,又吐出好些血来。紫鹃看着心疼就每天三四趟地去告诉贾母。这时的鸳鸯是怎么做的呢?她“测度贾母近日比前疼黛玉的心差了些,所以不常去回了”,这就是鸳鸯的“忠”,残忍的“忠”!作为贾母身边的一等“秘书”,鸳鸯手中握有一些太太奶奶们没有的特殊权力,但贾母不似先前般疼黛玉了,…  相似文献   

9.
我爱不倒翁     
去年我过生日时,爸爸送我一个不倒(dǎo)翁(wēng)。我把它放在写字台上。说起这个不倒翁,那可真有意思!它是电影(yǐng)《七品芝(zhī)麻(má)官》中那个县官的形象。它长得又圆(yuán)又胖(pàng),身披一件大红袍(páo),右手捏(niē)着一把折(zhé)扇(shàn),左手提着玉带,脚上套着一双笨(bèn)重的大黑靴(xuē)。它那葫(hú)芦似的头上戴(dài)着一顶乌纱(shā)帽(mào),帽子上还有一对纱翅(chì)呢!乌纱帽下,高高的额(é)头又光又亮,眉梢(shāo)微微挑起,一双小小的眼睛眯(mī)成一条线,扁平的鼻(bí)子上有一块白斑(bān),大大的嘴上长…  相似文献   

10.
蝗虫等直翅目昆虫大多具有两对翅,其前翅革质、稍厚、狭长、平时覆盖于身体背侧和后翅上,所以又被称为覆翅。并认为其作用就是保护,而不具有飞行的功能。如南开大学等五校合编的《昆虫学》(1980年人教版)中说“蝗虫等直翅目昆虫,前翅质地坚韧如皮革,有翅脉,已不用来飞行,平时完全盖在体背侧面和后翅上。”许多相关的教材中也都讲蝗虫前翅的功能是保护。  相似文献   

11.
乌纱帽也叫纱帽,其前身是古代男子裹头发用的幞头。在北宋初年,有人将幞头改装为一种纱帽,很得皇帝赏识,因此便规定朝中官员都要戴这种纱帽,连皇帝也不例外。这种纱帽两旁各有一根细长翅,近一尺长,走起路来会上下颤动,所以官员们都养成了小心翼翼走路的习惯。  相似文献   

12.
散曲简介     
散曲是继词之后产生于金元之间的一种新体诗。因为它只由一人清唱,而不穿插宾、白和科介象戏剧那样演出,所以又叫清曲。又因为它是配乐歌唱的歌词,所以也叫乐府。从体制上看,散曲可分小令和套数两种。小令是散曲最早产生的形式。小令又称叶儿,是民间流行的小调。元芝庵在《唱论》中说:“街市小令,唱尖新倩意。”王骥德《曲律》也  相似文献   

13.
常用字辨析     
防、妨、访、仿、放这是一组形声字,“方”声。“防”的形符是“阜”,阜篆文作是一层高一层的土坡,像一道道的壁障,具有巩固捍卫的作用,所以《说文解字》说:“防,堤也。”《礼·月令》:“季春之月,修利堤防,道达沟读。”引申凡有所戒备的事都叫防,如防洪,防火,海防,国防  相似文献   

14.
古代诗歌既要简约,又要遵守格律,用词造句便不同于散文。因此,掌握“诗家语”的特点,才能正确理解古代诗歌一些句子的含义。其中特别要注意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如①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锦帽貂裘”等于说“戴锦帽”“、穿貂裘”,这是名词活用为动词。②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刘禹锡《竹枝词》“)雨”,名词用作动词,意为“下雨”。东边的太阳出来了,西边还在下雨,说是天不晴的地方还有晴的地方。名词活用为形容词。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春…  相似文献   

15.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了主导地位,与此同时,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市场经济也在缓慢而曲折地发展,如果我们从《水浒传》、《金瓶梅》、《红楼梦》三部明清小说来考察这一现象,是会给我们某些启示的。《水浒传》的全部理想蓝图建立在封建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面,产生在这一基础上的理想旗帜是“忠”和“义”。以“忠”来报效朝廷,用“义”来团结弟兄。宋江的最大好处是对投奔他的好汉“尽力资助,端的挥金似土”。《水浒传》第八十二回“梁山泊分金大买市”也只是将库内一部分“金珠、宝贝、彩缎、绫罗、纱绢”…  相似文献   

16.
陈绍忠同志在《语文知识》九二年十一期发表《“步走”注释商兑》一文,认为课本(高中语文第一册,中师《文选与写作》第四册)将“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天又大风,悉使赢兵负草填之,骑(jì骑兵)乃得过。”句中“步走”释为“步行逃跑”是错误的。陈文认为“‘步走’实为  相似文献   

17.
在古代给人物作传时 ,常以“谥”或“谥号”称代 ,如“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其中“忠毅”是明代左光斗的谥号。崔铣的《记王忠肃公事》一文中 ,“忠肃”则是明臣王翱的谥号。为作品命名时 ,也常用“谥号”。如王安石 ,谥号“文” ,作品集为《王文公文集》 ;范仲淹 ,谥号“文正” ,其作品集名为《范文正公文集》。了解“谥号”的相关知识 ,有助于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何谓“谥号”呢 ?关于谥号有哪些规定呢 ?谥号 ,是古代的一种特殊称号。在我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 ,帝王、诸侯、卿大夫、大臣等死后 ,为避…  相似文献   

18.
读《曹刿论战》,每至“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句,总要产生一连串的疑问:在春秋之初,“忠”的含义是什么?“忠”的对象又是什么?“忠上属也”究竟该怎样理解?”这“忠之属也”何以有“取信于民”之功效,又何以有克敌制胜的巨大威力?等等。历来的分析,都是按“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这个模式讲的。初中《语文》第六册和教学参考资料一直遵循此说。谁都知道,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里引《曹刿论战》,阐发的是毛泽东的军事思想,而且用得精当贴切。但为什么“忠之属”就是“取信于民”呢?这个弯子是怎样拐过来的,尚须作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9.
暖帽     
暖帽是清代做工复杂的帽子体系中的一种。清代男子的官帽,有礼帽、便帽之别。礼帽俗称“大帽子”,其制有二式:一为冬天所戴,名为暖帽;一为夏天所戴,名为凉帽。  相似文献   

20.
李玉《千忠录》演述建文帝逊国事,是清初著名的历史剧。《千忠录》的历史书写具有特色,它在采录史传的同时,也进行了增饰和虚构,所以它的历史叙事呈现出“虚实相生”的特点。在建构历史人物时,《千忠录》并未完全化用史传形象,而是融入了作者的思想,创造出高于历史的艺术典型。在书写历史的过程中,《千忠录》浸润着“寓言性”,一是“厚人伦,美教化”的旨归,二是个人命运与遗民情结的抒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