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学会吃葡萄     
张三和李四吃葡萄,吃着吃着,张三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饶有兴趣地说:“我俩性格相差真大呀。”李四不明白地说:“何以见得?”张三指着面前的葡萄,说:“从吃葡萄的方式看,每次,我都摘最大的吃。而你,每次都摘最小的吃。”李四瞅瞅桌上,真是这样。他说:“这叫个性。”张三说:“瞧我,每次吃的都是最好的一颗。而你,每次吃的都是最差的一颗。看来,你不懂享受生活。”李四笑了:“是吗?我看,真正不懂的是你。不错,每次你的都是最好的一颗,反过来想想,你吃的葡萄是越来越酸,直到最后吃不下去,心情也会越来越糟。而我吃葡萄,越来越甜,心情也会越来…  相似文献   

2.
学会吃葡萄     
张三和李四吃葡萄,吃着吃着,张三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饶有兴趣地说:“我俩性格相差真大呀。”李四不明白地说:“何以见得?”张三指着面前的葡萄,说:“从吃葡萄的方式看,每次,我都摘最大的吃。而你,每次都摘最小的吃。”李四瞅瞅桌上,真是这样。他说:“这叫个性。”张三说:“瞧我,每次吃的都是最好的一颗。而你,每次吃的都是最差的一颗。看来,你不懂享受生活啊。”李四笑了:“是吗?我看,真正不懂的是你。不错,每次你吃的都是最好的一颗,反过来想想,你吃的葡萄是越来越酸,直到最后吃不下去,心情也会越来越糟。而我吃葡萄,越来越甜,心情也会…  相似文献   

3.
张三和李四两个人都爱吃葡萄。吃着吃着,张三就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饶有兴趣地对李四说:“我们俩性格相差很大呀。”李四不明白:“何以见得呢?”张三指着面前的葡萄说:“从吃葡萄的方式可以看出来:每次我都拣最大的吃。而你,每次都拣最小的吃。”李四瞅瞅桌上,果然,张三吃的时候,都是拣最大的吃。而李四,都是拣最小的吃。李四说:“这叫个性。”张三说:“瞧我,每次吃的都是最好的一颗。而你,每次吃的都是最差的一颗。看来,你是不懂得享受生活啊!”李四笑了:“是吗?我看真正不懂得享受生活的是你。不错,每次你吃的都是最好的一颗,可是反过来想…  相似文献   

4.
吃葡萄     
张三和李四两个人爱吃葡萄。吃着吃着,张三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饶有兴趣地对李四说:“我们俩性格相差很大呀。”[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教师以幻灯显示下面两个句子:1.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摘下葡萄让你吃。2.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搞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师:这两句话有什么相同之处?生:都是写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师:仔细读一读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生:第一句比第二句少了“准会”、“最甜的”两个修饰语。第一句说“让你吃”,第二句说“让你吃个够”。师:(在上述词语下标上“·”)“准会”还可以怎么说?生:一定会,肯定会。师:维吾尔族老乡是随意摘几串葡萄给客人吃的吗?生:不是。师:你从哪儿可以看出?生:从“最甜的”这个修饰语可…  相似文献   

6.
味道     
语文老师发现张三上课睡觉,比较生气,于是弄醒张三问到:“你怎么上课睡觉?”张三:“我没有睡觉。”老师:“那你干吗闭上眼睛?”张三:“老师,我在默念课文。”老师不信,说:“那你干吗直点头?”张三:“老师,你讲课讲得很好。”老师还是不信,说:“那你干吗直流口水?”张三:“老师,你的课讲味道@佚名  相似文献   

7.
老王的孩子吃饭时,给老王讲了一个故事,说是现在中国人考外国人汉语,也是给他们出足了难题,出了中国孩子考不好托福的一口恶气。例如,去年有下面这样一道题:张三和李四一起吃饭,吃着吃着,王五进来了,张三说:“哎呀,说曹操,曹操就到。”  相似文献   

8.
王宇晨 《小学生》2006,(9):I0006-I0006
有一天,小兔白白放学回家,妈妈对她说:“白白,去南瓜地里摘一个大南瓜去吧!”小兔白白说:“干嘛要摘南瓜啊?”妈妈说:“今天中午要吃南瓜炒饭,没有南瓜怎么做啊!”白自说:“好的,我这就去。”刚说完,小兔白白就一溜烟似的跑出了大门,去摘南瓜了。  相似文献   

9.
爱,很简单     
小时候,去唤二伯家的融融一块儿上学,不巧,她不在。我正下台阶,听见二伯说:“妮儿,先别忙了,我兜里装着刚摘的甜枣儿,你吃。”我以为对我说呢,正要搭话,就听到融融娘的答应声:“哦,成啊,等我放着给孩子吃。”我好生惊奇,回家一五一十地给娘学舌“:娘,二伯唤俺大娘妮儿呢,还给俺大娘摘甜枣子吃。”娘说:“那是好,一个人对一个人的好。”  相似文献   

10.
[案例描述]这是全市新课程开放日的研讨活动,我上的是《酸的和甜的》一课。课文第一自然段是这样的:葡萄架下,有一只狐狸。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于是,他指着架上的葡萄,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狐狸明明非常想吃葡萄,可他为什么要说这葡萄是酸的呢?”我的这一问题,犹如丢在河里的一颗石子,荡起一阵思考的涟漪,引起了孩子们的热烈讨论。“狐狸自己吃不到葡萄,也不想让人家吃到葡萄,所以他就故意说葡萄是酸的。”快嘴的嘉嘉,说起话来就像放机关枪。“是呀,狐狸很坏的。他怎么也摘不到葡萄,觉得自己吃…  相似文献   

11.
吃点心了。今天的点心是我园自制的小馒头。我提着点心桶正准备分发,小俐大声问道:“老师,今天吃什么呀?”“馒头。”我答道。小俐撅着嘴说:“我不吃,我最不喜欢吃馒头了。”(每次吃馒头,小俐都不吃,不管我怎么劝,她是连尝都不尝。)小俐的话音刚落,又有几个声音响起来:“我也不吃。”  相似文献   

12.
甜甜的葡萄     
燕燕家的庭院里,栽着一棵葡萄树。夏天,绿叶遮成荫凉;秋天,挂着葡萄串串,有多吸引人啊! 燕燕趴在窗台上,仰着头,瞧呀瞧。“奶奶,我家的葡萄熟了么?葡萄甜的还是酸的?”奶奶说:“当然是很甜很甜的喽!”幼儿园里,小朋友在一起说话。琪琪说:“我家院子里种着两盆菊花,一盆开红花,一盆开黄花,真美!”芳芳说:“我家院子里种着爬山虎,一大片绿叶爬在墙上,也真美呀!”荣荣说:“我的爷爷在阳台上种月季花,开着各种颜色的花心,才美呢!”燕燕挤进去,神气地说:“你们家种的都是花草,有什么稀奇的!我家院子里种着一棵葡萄树,已经结满葡萄了。昨天,奶奶摘了一串给我吃,可甜呢!”星期天,琪琪、芳芳和荣荣到燕燕家里去玩。他们看见葡萄架下挂着的葡萄,心里真喜欢。燕燕说:“这葡萄是酸的,不好吃。”燕燕生怕她们要摘葡萄,两只  相似文献   

13.
八、乳与牛奶。在《旧约·雅歌》中,女子丰圆的乳是两性爱恋与生殖的突出喻象。它被喻为可供攀摘取食的甜美果实:“我所爱的,你何其美好……你的身量好象棕树;你的两乳如同其上的果子,累累下垂。我说我要上这棕树,抓住技子。愿你的两乳好象葡萄累累下垂……”中国汉族民间也把女子“乳头比作葡萄”,把整个乳房比作鲜美的挑子,滇西旧时土匪黑话就把“割乳房称(为)吃桃子”。中国傣族还说,“一男一女到果园去玩耍,听了大蛇的话,摘了果子吃,女的吃了两个,结果两个果子停在胸部,变成了乳房。””这是在用神话的语义逻辑强调乳与…  相似文献   

14.
调皮鬼吉米     
我们学校,要算吉米最出名,他鬼点子特别多,爱跟别人打赌,回回都赢。那天,我跟他同坐一张桌子吃午饭,吉米吃得很快,一会儿饭盒便空了。我呢,一半还没吃完。吉米看我一眼,摊开一只手掌说:“你能在我的空手心里每次放一枚硬币,一共放三枚吗?”“这算什么?”我不假思索说,“连傻子都会做!”“真的?”吉米眨着狡黠〔xiá〕的眼睛说,“你敢打赌?”“打赌就打赌,你说吧,赌什么?”我说。吉米眼盯着我的饭盒不紧不慢说:“就赌你那块葡萄干果仁麦片怎么样?”我知道吉米最喜欢吃这东西,不过,我想,你休想吃到。我从口袋里掏出…  相似文献   

15.
上课了,老师讲故事:“有一天,孙悟空在花果山摘了30个桃子,6个小猴子争着要吃,悟空只好平均分给他们。但小猴们还嫌不够,悟空火了,手一拍:‘好吧!我下次摘300个桃子,分给60个小猴子吃,让你们吃个饱。’”顿时,教室里一片笑声。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开了。有学生说“每个猴子都是5个桃子。”有学生说:“悟空真狡猾,每个猴子仍是5个桃子。”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后板书:30、6=5,y用、60=5,然后揭示课题:除法的基本性质。教师把除法的基本性质嵌人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里,学生听得人迷,同时必会想:这两次分桃,每个小猴子得到的…  相似文献   

16.
胆小的妹妹     
我最怕什么?当然是我那胆小的妹妹了,一想起她,我就会毛骨悚然,每次见她,我就会“掉一地”的鸡皮疙瘩。每次她到我们家,打开门,听到她说的第一句话准是:“吓死我了!告诉你呀!我刚才在上楼的时候看到了一个长着绿色的大爪子的‘僵尸’从楼上鬼鬼祟祟地往下跳着走,好可怕哟!我还看见……”她就是这样,每次到我家来,都会告诉我一堆她在路上的“所见所闻”,都是什么僵尸呀、鬼呀一类的。有一次,我们俩在书房翻书,突然,她把《聊斋志异》给翻出来了,我笑着说:“你最好别看这本书了,小心里面冲出个鬼来!把你给吃了!”她虽然…  相似文献   

17.
娘家的饺子     
母亲爱吃饺子。每次我们回娘家,母亲总是说:“趁着人多,我们包饺子吃吧。”我们心里都老大的不情愿:“都什么年代了,还吃那种做起来麻烦又不怎么好吃的东西。等包出来,累都累死了,谁还吃得下?”可母亲喜欢吃呀。母亲说过,她小的时候,过年都不一定能吃上一顿饺子。没办法,我们也只好一起来帮母亲包饺子。猪肉馅的、白菜馅的、韭菜馅的、芹菜馅的,每次都是热腾腾地摆满一大桌子。可我们每个人才只吃那么几个,妹妹更是宁愿啃干馒头,也坚决不吃一个饺子,就像跟饺子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母亲急得叫叫这个,又请请那个,嘴里不住地…  相似文献   

18.
花匠     
《家教世界》2015,(9):18
有位花匠,他家院子里的一株葡萄藤今年结了不少葡萄,花匠很高兴,便摘了一些送给一个商人,商人一边吃一边说:“好吃,好吃!多少钱一斤?”花匠说不要钱,商人不愿意,坚持要给钱。花匠把葡萄送给了一个当干部的,他接过葡萄后沉吟良久,问:“你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吗?”花匠再三表示没有什么事,只是让他尝尝而已。花匠又把葡萄送给了一位  相似文献   

19.
每次我们给孩子讲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故事的时候,往往都要告诉孩子,小狐狸是可笑的,明明没吃到葡萄却说葡萄是酸的,并对它的做法嘲笑一番.  相似文献   

20.
70多岁的奶奶为教育小华节俭,常常给他讲当年吃糠咽菜的苦日子。有一天,奶奶刚开了个头,小华就抢着问道:“奶奶,那时候就咱们一家吃糠吗?”奶奶说:“不是啊,当时的老百姓都一样。”小华好奇地问:“这么多人都吃糠,哪来那么多的糠啊”再说,碾下来的米都让谁吃了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