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曾碧 《甘肃高师学报》2013,18(3):135-137
从20世纪中叶认知心理学经历的重大变革出发,对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作详细评价,描述了从认知心理学的联结主义取向发展到认知心理学吸收了联结主义的思想形成了具有后现代主义特色的新的研究取向的过程,阐发了一种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新范式,即认知心理学的生成观。  相似文献   

2.
发端于20世纪中期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是现代西方各种学术思潮、流派、观念的综合或拼凑,其主要理论来源有结构主义、浪漫主义、虚无主义与怀疑论倾向、20世纪分析哲学、大众化文艺运动、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现象学和解释学等。后现代思潮影响下的后现代心理学,对目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思想、方法、学科性质等问题做了深刻的反思,对主流心理学的研究范式提出异议,主张构建新的心理学模式,被视为对主流心理学理论与方法的反叛。我们认为,后现代主义对心理学发展的批判与期望,也许可以看成是其现代化道路的完善,是其发展史上向前迈出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3.
在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等多元研究取向影响下的当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正呈现出理论观点的多元融合、研究对象的“全人化”、研究设计的质量结合、研究方法的综合化、研究情境的生态化等基本趋势。了解和把握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及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无论对教育心理学学科建设还是教育心理学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实践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的“元叙事”——科学主义心理学由于过分强调“方法中心”、“唯实证主义”而使整个心理学陷入危机,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去中心”等观点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语境和思路。以后现代主义为依托的后现代心理学对科学主义心理学展开全面解构和批判.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但未免矫枉过正。心理学的发展应从科学主义心理学和后现代心理学中汲取精华。建构一种多元取向的大心理学观。  相似文献   

5.
西方心理思潮的当代特征──后现代主义心理学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方心理思潮的当代特征──后现代主义心理学述评佐斌关键词西方心理学,思潮,后现代主义西方是心理学的发源地,哲学心理学思想自古希腊开始,经历了无数智者们三千年的探索之后,在自然科学的巨大冲击之下,终于于1879年离开了思想家们的哲学殿堂而走入实验室,此...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一场发生于欧美,并于七八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本文通过对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要流派及基本观点、社会历史根源以及其积极、消极的二重性等的读解,总结出了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价值内化、价值态度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幸福感的两大研究取向及其整合的心理结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关于幸福感研究有两大哲学传统:快乐主义和幸福主义。幸福感的研究们根据这两个传统构建了两种幸福感心理学,并致力于解决幸福感的心理构成问题。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幸福感研究取向出现了整合的趋势,研究对幸福感的心理结构有了新的认识和解释。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其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对西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后现代主义具有反对中心、抨击"自我中心论",反对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反对"同一性"和"整体性"、推崇差异性,强调对话等特征.这些特征为教育领域的发展提供了诸多认识思路和研究取向.其中,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对传统的教师角色及师生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为构建21世纪高校新型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以一种突破性的新型描述方法走进了西方哲学视野,现象学心理学作为一门新的心理学学科也成为了西方心理学人文取向的一支。胡塞尔现象学心理学从根本上说是一门本质现象学,即是先天纯粹的心理学,从区域性本体论以及一般性本体论入手,阐述了现象学哲学的内容,从现象学哲学所引导出来看待世界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出发,剖析了西方主流心理学的实证主义倾向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进行透视,试图对这两个问题作出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通过对现代主义哲学观点及研究方法的批判,形成了一种新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对教育理论及教育研究方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就后现代主义某些学者的理论进行分析,探讨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文化思潮是对现代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进行批判和解构的文化运动,它对包括心理学等诸多领域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作为后现代文化思潮的产物及组成部分,实现了心理学中的文化意识的衍变.文化心理学认为心理是文化的投射,而文化建构主义认为心理与文化是相互建构的关系.文化建构主义开启了一种新的心理科学观、理论观,大大拓宽了心理学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试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产生是以后现代主义哲学、文化思潮的产生和发展为基础的。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20世纪后半叶西方社会流行哲学、文化思潮,其影响面非常广泛。从七十年代始,课程研究领域运用后现代主义思想和方法对包括要素主义、结构主义、永恒主义等尤其以“泰勒原理”为核心的传统的课程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和反思,以新的理论视野和新的价值观念理解课程的本质,构建新的课程概念体系。尽管目前后现代主义哲学、文化思潮对学校课程的影响还不太大,但其作用正日益显现。一、理论基石:后现代主义后现代…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主义人格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人格心理学正身陷困境时,后现代主义从新的视角和观点对其展开了阐述.文章介绍了后现代主义人格理论的基本观点,重点讨论了后现代人格心理学的主要假设,并指出后现代主义尽管有其合理的地方,但也存在与当前主流人格心理学不一致的观点,它没有提出充分的理由来让人们放弃对人格本质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认知心理学在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影响下走向了自然科学的发展道路,但在其发展中并未真正解决心理学的根本性问题。随着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认知心理学吸收了它的某些思想,阐发了一种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新范式和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16.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哲学、心理学理论对西方二十世纪的哲学、美学、文学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由此对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广泛而深远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中国后现代文化美学踪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引发了当代中国多种问题,如中心与边际问题、价值平面问题、化观念特型等,讨论后现代主义问题己不是一个思路引进的问题,而是人类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面对后现代主义所引发的多种问题,新世纪当代中国学从哲学、政治学、心理学、学艺术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8.
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取向的教学研究都缺乏整体、综合的研究视野,都具有其自身无法突破的局限性.因此,有必要实现教学研究的视阈融合,要寻求新的范式以实现学科方法论视角的转向,文化研究的路向为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有必要对教学进行文化向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曲萌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颇为流行并产生了重要影响的社会思潮,它涉及多种领域,如哲学、文学、美术、音乐、建筑、社会学、心理学等等,作为总的思想倾向,主要表现为一种哲学思潮。从根本上说,后现代主义是对行将到来的"后工业社会"的一...  相似文献   

20.
解构幸福:从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看幸福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幸福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心理学领域的幸福感研究由于采纳了科学心理学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而迅速发展,但由于它的研究主题、视野及价值观取向等并没有脱离传统哲学,因而在它身上仍然可以清晰见到传统哲学的影子.笔者从冯友兰先生"人生境界"说视角出发,分析了幸福感研究的不同取向,指出两者虽然只是呈现出一种巧合,但其实这种巧合是心理学受哲学影响下的一种必然巧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