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国渊 《成才之路》2014,(18):I0001-I0001
正有这样一位画家,一生只画花卉,尤其钟爱玫瑰。任凭世事风雨,他都潜心绘画,沉迷其中。几十年来,他孜孜以求、不断探索,把科学的严谨与艺术的美感融入到自己的绘画创作之中,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他的作品清新典雅、明快生动、色泽自然,让人叹为观止。由于他的执着与专注,他先后记录了169种玫瑰的姿容叶貌,绘成了举世闻名的《玫瑰图谱》。这本被称作"玫瑰圣经"的图谱,在他之后的180年里,以各种语言出版了200多个版本,其艺术高度至今无人能越。他就是被称为"花卉  相似文献   

2.
文题实录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法国画家雷杜德,他一生就是画花,尤其是玫瑰.任凭法国大革命政权更迭,人头落地血流成河,他只管画他的玫瑰,整整20年,以一种"将强烈的审美加入严格的学术和科学中的独特绘画风格"记录了170种玫瑰的姿容,成了《玫瑰图谱》,在此后的180年里,以各种语言和版本出版了200多重版本……雷杜德,他只做了一件事:画玫瑰,但他的玫瑰成了巅峰,无人逾越.  相似文献   

3.
石涛的绘画艺术是辉煌的,从他的的影响范畴来看,他不仅以其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画家,又对中国绘画的发展和绘画理论的丰富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对石涛晚年绘画作品的墨法、笔法、构图、书法等方面的梳理与总结,可以看到石涛的画风"笔无定姿",他能够根据客观物质的各种形态、质地、面貌的不同,画出各种物象的变化且不为俗套.  相似文献   

4.
美术史上以塞尚为一个分水岭,塞尚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也由此而来。塞尚的艺术第一个冲破了文艺复兴传统的束缚,使西方绘画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塞尚认为绘画是要寻求诸种关系的和谐,画家应该根据对自然的直接感受经过重新安排,在画面上创造"第二个自然"。他打破了传统的透视法,要求把客观物象条理化、抽象化,推动了欧洲的纯绘画观念的流行和形式主义绘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格哈德·里希特照片绘画的题材主要是人物事件、静物风景两大类别。其绘画广泛运用了模糊性的艺术语言,同时灰色单色调在照片绘画作品中占绝大比重,表现技法是大实大虚、极致的细腻和极致的粗糙的完美结合。里希特的照片绘画影响着中国当代艺术家,张晓刚等当代画家学习他的绘画技巧及风格,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6.
根据新现实主义领军人物、画家忻东旺的多部论著,对其关于画面形式、艺术感知与想像、艺术的静态与动态和学院课堂写生诸方面的论述与实践进行分析探讨,试图从中寻觅忻东旺绘画艺术观点和独到见解,进而接近他的绘画思想和理念。  相似文献   

7.
"南北宗论"是明末中国绘画理论家、画家董其昌在绘画理论上最有影响的作品,也是后人争论较多的一部中国绘画理论。董其昌发现中国绘画史上有两种不同的指导思想和艺术风格,于是他提出了中国绘画的"南北宗论"。他认为"南宗"绘画是"顿悟";"北宗"绘画是"渐修"。在画论中他有意推崇"南宗"画中的"文雅、淡柔、多韵"的绘画精神,有意贬低"北宗"画中的刚硬线条、急烈皴法及愤满不平之纵横气。"南北宗论"是一个时代艺术思潮的产物,它对后世中国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讨论一个画家,着眼其绘画艺术,探寻画家的艺术旨趣和绘画技法,是画论写作的一个维度。但从社会文化与画家艺术创作的互动关系的维度写作画论,同样是一必不可忽视的方向。本文试从文化的角度探悉著名国画家谈士屺先生的绘画语言之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南田画学,博大精深,承上启下。他的境界论绘画美学思想既是对清之前中国艺术理论的继承和发扬,也对他之后的清一代绘画思想有深远影响,他的唾斥"摹古",推崇"情"、"意","静、净"为尚,追求"高逸"的画学理论,他那流荡的气韵、荒寒的境界、神气的标准、高逸的韵味的山水画境界,对后来清画家的山水品格影响深远!恽寿平的绘画思想受庄子影响之巨之深,中国古代画家中恐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庄子的艺术精神,融入了恽氏的血脉,化入了恽氏的画魂。  相似文献   

10.
塞尚有"现代艺术之父"之称,他强调主观感受的理论与实践被后来的现代派画家看作是新艺术的"起点".该文从画面构成的角度去分析塞尚的绘画,主要从构图、空间、形、色彩、笔法等几个方面来深入讨论,用理性分析方法来总结感性认识,突现塞尚不拘泥于传统的绘画方法,强调主观感受的绘画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1.
蒋萌  王奎 《广西教育》2014,(1):20-21
绘画作品的内在气势与力量、外在节奏与韵律之美主要体现在其艺术情感上。这里所指的艺术情感是画家在绘画创作过程中产生的、作为绘画创作动力和表现对象的态度和体验。这种艺术情感被很多画家视为绘画创作及绘画作品的灵魂。西方美学说,艺术是情感的符号。也有人说,艺术就是情感。因此,艺术情感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往往具有统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艺术情感表达的需求构成了绘画创作的动力;第二,情感的再度体验构成了绘画创作的核心;第三,艺术情感是绘画作品中艺术形象的重要构成部分;第四,艺术情感引领着画家走向艺术的巅峰。由此,绘画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其艺术情感又具体表现出以下五个特征。  相似文献   

12.
《柳州师专学报》2017,(3):97-99
刘奎龄是20世纪中国画坛一位卓尔不凡的画家,其绘画风格、艺术价值值得深入探析。拟从"师古""师造化""融汇东西""开拓创新"等四个方面对刘奎龄绘画艺术特点进行阐释,分析归纳出特色鲜明的"刘派"绘画的时代特征,其绘画理念、独创技法都给予后来艺术创作者莫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13.
秦湖 《下一代》2013,(11):5-5
有这样一位画家,他一生专攻一件事——画玫瑰花。任凭法国大革命政权更迭,甚至人头落地血流成河,他只管画自己的玫瑰。他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将自己的审美融入严格的学术和科学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得益于他的专注,在他画笔下的玫瑰,每一朵都栩栩如生、异常漂亮,花朵神采各异,  相似文献   

14.
顾恺之简论     
顾恺之是我国东晋最伟大的画家和绘画理论家,他取得了卓然超群的艺术成就,剖析他成为艺坛大家的内在原因,对于我们当代的艺术教育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形与形之外     
陈郢 《培训与研究》2003,20(4):105-107
人们对绘画艺术的早期认识是:绘画艺术的任务就是用线条和色彩记录下艺术对象在某一瞬间的状态。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东晋名大画家顾恺之,他正式建立了中国古典绘画理论中的“形神论”。第一次鲜明的提出了“以形写神”的观点,正确地处理了“形”和“神”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画家的个性化绘画语言决定着画家的艺术生命,画家的个性是画家个性化绘画语言形成的直接原因。个性和个性化绘画语言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个性化绘画语言既包含了画家先天所有的气质特征,又包括了画家在后天实践中形成的生命体验,是画家个人的、独特的、较稳定心理特征的总和。画家只有充分运用个性化绘画语言,其作品才会有生命力,才能获得永久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古代画家进行艺术实践活动的座右铭,将思想情感与客观现实在作品中融为一体.因而传统绘画是融汇了画家心灵的感悟、宇宙万象的表征、自然生趣变化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8.
曾贵斌 《教师》2013,(11):128-128
本文对中西绘画艺术的相似性进行了比较,通过中西方绘画艺术史上不同时代的画家、传世作品、传世绘画理论、现代批判理论等方面的分析,总结了中西绘画艺术追求的绘画境界的相似之处,试图寻找绘画艺术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化脚步不断加快,我国艺术领域得到全面发展,但绘画方面去受到了现代审美理念的制约,画家在进行传统绘画时,需要深度发掘画面表达形式并对绘画采用的材料进行全新探究,以保障艺术领域中的绘画行业能够具有更加丰富的表达形式。而目前艺术领域的实际发展中,绘画设计已经开始逐渐应用综合材料绘画这一新兴模式,能够为画家创作出优质画作起到良好的帮助。本文主要阐述简要分析综合材料绘画,并研讨其在艺术领域中如何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20.
27岁时,他从牧师转行去当画家,深信自己会在绘画艺术上有所成就。 一天,他拿着自己的几幅临摹画作,去巴黎向一位知名画家求教,可一连去了好多次,对方甚至连面都懒得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