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及“迫在眉睫”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的动作、表情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3.感受阮恒的美好心灵和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相似文献   

2.
<正>一、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从神态、动作变化中体会人物内心,感受阮恒身上所体现出的真诚友谊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二、重点、难点1.紧扣住"啜泣、哭泣、抽泣"和"她是我的朋友",体会阮恒内心活动的变化。2.学习阮恒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相似文献   

3.
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感受阮恒身上所体现出的真诚的友谊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教材版本人教版三下第五单元教学重、难点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感受阮恒身上所体现出的真诚的友谊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为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培养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体会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理解关键词句的方法,来理解和体会人物的思想及情感的变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阮恒的美好心灵,理解“朋友”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6.
8爱之链     
<正>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和多处环境衬托的写法。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和多处环境衬托的写法。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语。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嘎子是怎样夺下鬼子的枪,感受嘎子机智勇敢的崇高品质并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人物神态、语言、动作、感受嘎子的机智勇  相似文献   

8.
《她是我的朋友》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含蓄、隽永的佳作。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的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因此,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为了较好地突破重点、难点,在本课的教学环节上,我做了深人研究、细致打磨。  相似文献   

9.
《她是我的朋友》这篇精读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还是毅然献出了自己鲜血。这篇文章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对人物献血时的神情、动作做了细致传神的描述,表现了阮恒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读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本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与文本对话,抓住关键语句,反复品读感悟,走进人物内心,体会人物情感,受到熏陶和感染。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1.
预习抓住重点讲读突破难点﹃九义﹄六年制小语第八册第课︽她是我的朋友︾教例评析广西中师教育研究会史思之教例】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句子,了解阮恒复杂的心情,学习他无私奉献的品格。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迫...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中体会人物的高贵品质。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战斗英雄的大无畏精神和自我牺牲的精神。3.致敬革命英雄,树立文化自信,树立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的伟大目标。【教学重点】找出描写董存瑞神态、言行的句子,交流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3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体会小珊迪的不幸遭遇,感受他诚实、守信、善良的好品质。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品质。3.进行个性化阅读,培养阅读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借助字典或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理解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学习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采用"读中感悟"的基本策略,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要途径,架设文本与学生交流平台。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刘伯承的钢铁般坚强意志,要学习他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进行描写的方法,并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探究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朗读能力. 2.学习作者抓住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进行细致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并进行片段练习. 情感目标:感受修鞋姑娘真诚、善良的品质,在生活中传递真诚与美好. [教学重(难)点] 学习抓住外貌、动作、语言进行人物描写的方法,并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进行片段练习.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组第1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通过对人物动作和心理的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相似文献   

17.
曹丽 《中小学电教》2010,(10):139-139
<正>教学目标: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通过朗读训练,体会天游峰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透过文中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感受"天游峰扫路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相似文献   

18.
<正>【教材分析】《“诺曼底号”遇难记》是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课文,本单元围绕“人物品质”这一人文主题,编排了《文言文二则》《黄继光》《“诺曼底号”遇难记》《挑山工》四篇课文,所写内容都是人物,从不同方面展现了人的精神追求和高尚品格。四年级上册学习了“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的方法,侧重情感体会。本单元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侧重人物的品质感受。落实“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是教学的重点,要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发现人物言行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并能够受到人物品格的感染。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认识和理解‘(失魂落魄、震耳酚’聋、龟裂”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慈母情深”。【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内容,抓住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慈母情深”。  相似文献   

20.
《江西教育》2014,(6):16-16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辍学放牛和学画荷花两件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深入体会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的品质,同时了解要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等来凸显人物品质特点的写作方法。 2.欣赏文中的景物描写,了解环境、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景物描写片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