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建议中存在着概念含混的地方,导致指向不明,教学中容易造成混乱。应把握阅读“对话”与阅读教学“对话”的不同,阅读“对话”与教学“对话”的不同。真正在阅读教学中落实阅读教学“对话”的理论和实质。  相似文献   

2.
杨建海 《教师》2019,(18):34-34
阅读即对话,对话即阅读。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精心组织课堂引导学生多维度对话,进而引领阅读教学走向丰富和深刻。具体说就是师生围绕文本展开的“生本”“生作”“生师”“生生”“自我”多维对话阅读等。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对话阅读,能促进阅读教学走向丰富和深刻。  相似文献   

3.
对话是语文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同样明示:“教师要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实施新课程教学以来,“对话”已成为语文教学研究、探索和实践的热点问题,但对对话教学的实效性关注不高。“对话”及“对话教学”的涵义是什么?有效对话教学有什么特征?阅读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对话?这些就是本文要探讨的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4.
周保亮 《考试周刊》2012,(80):29-29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的动态过程”。可是在实施的进程中,许多教师仍未摒弃过去那种教师一问学生一答的对话模式。  相似文献   

5.
周鹏 《学语文》2008,(6):14-15
有学者指出.我国的语文教学可望由“训诲——驯化型”和“传授——训练型”发展为“对话型”。犹如一只美丽的蝴蝶,“对话”飞进语文教学的窗口。新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对话教学呢?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本文从文本与教师在小学阅读教学对话过程中的作用出发,阐述了“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之间的关系及在阅读教学中起到的作用;点明了这种新的教学理念体现了阅读行为中人与人之间确定的一种平等、双向互动的对话关系。在这场“对话”中关键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相似文献   

7.
对话式阅读教学是实施语文三维整合目标的理想途径。然而由于平等开放的对话本身总是处于不断建构中,因此课堂实践中大量存在对话过程随意、对话交流无序、忽视言语训练目标等弊端。本文试图从“对话的基础”和“师生教学交往中的阅读对话过程”两个方面探索对话式阅读教学的常态,从“对话伊始、对话的层递、对话的深入、对话的高潮、对话的延伸、对话的余音”这几方面,尝试构建可操作的对话教学流程。  相似文献   

8.
初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都明确地规定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对话”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对话的召唤力使当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尝试运用而使它变得轰轰烈烈。但同时,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阅读教学中的“伪对话”,这对我们真正认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一、阅读教学伪对话的表现及其危害所谓“伪对话”是指具有了对话的名义或形式,却不具备对话实质…  相似文献   

9.
新的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有一种观点就广泛传播开去:阅读即对话。于是有人呼吁:语文阅读教学的独语状态已经延续得太久,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深受其苦,亦招来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学的批评。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实施“对话式”语文教学。当然,这种独语状况被摈弃后,有目其睹的结果就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喧哗与骚动。  相似文献   

10.
马骏 《上海教育》2009,(8):60-6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新的课程珲念卜,阅读教学对话作为一利,新的教学方法很快加入到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行列。然而在实际运用中,出现了诸如脱离文本的对话、表演型的对话、不痛不痒的浅对话等低效甚至无效对话的情况。由此,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展开“对话”,怎样的“对话”才更有效,便成了值得进一步探索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与对话     
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做出了明确的说明,“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把阅读教学定位为一种对话,无疑是对传统教学的突破,折射出新课程改革的理性之光。把对话理念落实到阅读教学中,给课堂注入了活力,从而引发了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思考。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实施对话呢?我在实际教学中作了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无疑“对话”将成为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态。然而,要使“对话”更有实效,在教学中运用“对话”理念,通过“五式”互融,全力构建对话平台,有机融合对话方式,不断提升对话的效应,使课堂充满活力,使文本生动引入,使教师激情洋溢,使学生激动不已,使课堂教学生成一个又一个的精彩。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对话”呢?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实际教学中,实现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激活对话欲望;积极参与对话;开拓对话空间;创设对话平台。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辑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是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对话者之一”,“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由此可见,新课标明确要求和倡导多元对话式阅读教学新策略。那么,什么是多元对话式阅读教学新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朱瑛 《辽宁教育》2010,(3):29-31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程实施以来,众多教师钟情于“对话”,但能形成如上所述的理想状态的“对话”的并不多见。静心观察我们小学语文课堂对话,还是能清晰地觉察到其中存在的许多低效现象。  相似文献   

16.
李大江 《教书育人》2013,(11):23-23
“原生态”本指物质的初始形态,阅读教学的“原生态”,是指阅读教学的本真性、人文性和生活化,以师、生、本在阅读教学中建构的真实、自然、和谐为特征。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的“对话”包扩“阅读对话”和“教学对话”。如何实现阅读对话的原生态?本文试从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文本与生活三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倡导“对话”式阅读教学,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一般教学中的师生“对话”,往往是形式上的谈话,而新课标倡导的“对话”应是用真情、用智慧启迪智慧的“对话”模式.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则进一步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可见,新课程标准要求把阅读教学过程演绎为应用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里的“对话”不是人际交往中的言语交流,而是一种教学对话,是教师、文本、学生之间多元互动的有效“对话”。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的“对话”?如何让课堂因“对话”而精彩呢?下面我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对话教学中,学生与文本之间展开对话需要一定的对话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