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版必修Ⅲ专题二关于蔡伦造纸是这么说的:“东汉时,蔡伦独创新意,使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加工造成新的书写材料——纸,在元兴元年(105年)呈献给汉和帝。皇帝赞赏他的巧思精意,封他为侯,从此这种纸被称为‘蔡侯纸’。”这里,“皇帝”当然是指汉和帝,蔡伦封侯的原因是造纸。但《后汉书·蔡伦传》记载:“元初元年,邓太后以伦...  相似文献   

2.
古代教育家孔子日“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李政道教授指出:“我们的祖先提出了‘学问’两个字,就是要‘学问问题’,而不是‘学答’,没有问题就没有发展”.平时教学中,我们发现:没有问题的学生,是真正的问题学生.学生没有问题,往往是对知识的领会不够,无法提出所学知识中值得怀疑的东西.近代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笔者于十年前即新课程改革前期认为“提出问题是创新教学活动的开端和终结,  相似文献   

3.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创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自由思考这个基础。语文阅读教学中,根据所学的内容、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特点以及教学目标,结合具体的教学环节,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教学空白”,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王国均老师认为:“阅读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给学生填补‘空白点’或以方法指导学生不断提高填补‘空白点’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同志说:当下课堂教学最大弊端就是学的只是符号化的知识,而知识与能力分离,知识与情感分离,一段时间过后,学生便将所学知识都“还”给了老师。于是,教给学生“‘带得走’的东西”,就很自然地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5.
作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造纸术的发明者是东汉的宦者蔡伦。《后汉书·蔡伦传》载:“(蔡)伦乃造意用树肤(皮)、麻头及蔽布、鱼网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成称‘蔡侯纸’。”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中指出“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早在千百年前,中国人就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中华文明历来注重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文明历来注重社会和谐,强调团结互助。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回答1~3题。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句与“民惟邦本,本固  相似文献   

7.
2007年《考试大纲》在“考核目标与要求”中明确:“化学科命题注重测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在“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中明确:“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为此,以2006年7月以来的重大事件为素材与所学化学知识相结合必将是2007年高考关注的重点内容,下面就此方面的知识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山西晚报》2004年12月9日第12版发了一则热线报道.小学二年级课文课本(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中“腊梅”变成“蜡梅”,学生家长和语文老师对此感到疑惑,并且担心学生以前学的是“腊梅”,现在改为“蜡梅”.到升学考试答题时该写哪一个才算正确呢?学校不同,使用的课本也会不同,小学生们所学的祖国语言文字也不相同,怎么办?类似情况还有很多。《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以下简称《现汉》293页.“叮咛同‘丁宁’。”951页:“[旁皇]同‘彷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版)310页:“[丁宁]现在规范词形写作‘叮咛’。”977页“[彷徨]……不要写作‘旁皇’‘镑徨’。”到底应当何所适从?  相似文献   

9.
上课铃刚停,徐老师便单刀直入:“今天这节复习课,请同学们把有关语文基础知识的问题提出来,我们一起进行探究。”李一鸣同学先提问:“老师,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哪些内容?”“语音、汉字、词汇、语法、标点符号、修辞、逻辑知识、古汉语知识、文体知识、文学知识、文化常识等。”舒畅同学赶忙说:“老师,我听人讲,现在中考不考语文基础知识,我们干嘛还提它?”“这是一种误解。”徐老师娓娓道来,“过去,确实偏重基础知识的传授,比如,讲比喻‘明喻’‘暗喻’‘借喻’‘喻体‘本体’‘喻词’名词术语一大堆,从概念到概念,脱离生动…  相似文献   

10.
复习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必要环节,通过复习让学生把所学的语文知识在头脑中再现,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文从"从‘新’入手,用新的教学观念为复习课导航""从‘巧’入手,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从‘细’入手,优化细化复习内容"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复习课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理念中,首先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为体现这一理念,新的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三维目标”是让学生经历由“学会”到“会学”的动态发展。“学会”强调的是知识掌握的结果.重视书本理论的记忆、掌握。而不管所学知识用的是什么方法,花费多少时间,学得有多苦、多累;“会学”强调的是掌握知识的过程怎样学,重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追求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讲求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研究怎样学得轻松愉快,更重要的是还能懂得按照客观需要去有选择地学习。  相似文献   

12.
关于“椭圆、双曲线第二定义的教学” ,文 [1 ]、[2 ]、[3 ]、[4 ]、[5 ]都提出了改进意见 ,并做了有益的探索 ,笔者在文 [3 ]、[6]中也谈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我觉得衡量一个教学设计的优劣 ,关键是看它是否“去努力寻找学生数学认知结构中与某个教学难点最近的知识或经验作为‘固着点’ ,以实现顺应或同化” ,[6 ] 并能“‘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亲自参与、经历认识所学知识的过程” ,[7] “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进行‘再创造’的方向” .“数学教学就是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水平’的过程 .教学层次和要求要从学生的思维水平和…  相似文献   

13.
国家教育部在新颁布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中明确指出:“将活动课程发展为‘综合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通过探索性、研究性、自主性的学习和实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带着“决定课堂高效对话的因素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坐下来,聆听、分享走下讲台的各个学科的执教者们,对课堂对话智慧的归纳和演绎:“与知识经验‘对话’,查漏补缺温故知新”“与知识体系‘对话’,自主疏理知识脉络”“互辫求真——生生对话”“与相关文本对话,拓宽、丰富学习资源”“教学中开展‘对话’活动时,所要追求的,  相似文献   

15.
张奠宙  赵小平 《数学教学》2009,(4):F0004-F0004
复旦大学新成立了“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邓正来发表演讲(刊于2008年12月27日的《文汇报》),其中第三段的标题是:实现“走向世界”的知识转型.文中指出:“中国社会科学必须从此前的‘引进’、‘复制’、‘与国际接轨’的阶段,迈向‘走向世界’、‘与世界进行实质性的思想对话和学术交流’的新阶段”,认为必须从因为“西方化倾向”所导致的“中国之缺位”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6.
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对中学化学应该掌握的内容,能够融会贯通,将知识点统摄整理使之网络化,有序地存储,作‘意义记忆’和抽象‘逻辑记忆’,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为达到这一要求,应首先在对所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将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理清,使之网络化,从中找出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方老师:我发现一个难以解决的麻烦,那便是做事情如何掌握好“度”的问题。所谓“度”也就是分寸。最近妈妈总是叮嘱:为人处世一定要有‘渡”。数学老师告诉我:“提问题要把握‘度’,否则结果不会好的。”语文老师较神秘地对我说:“语文中有模糊知识,认真细致但不能‘钻牛角尖儿’嘛!”班主任总是和风细雨地跟我们讲:“玩也得有个‘度’呀,到一定程度不要再往前走啦。”…‘··听着这么多老师和家长的教诲,我就想呀想,足足在写字台前坐了四个晚上,但怎么也不明白他们所说的“度”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一定程度”到底该如何做呢…  相似文献   

18.
季颖 《教师博览》2004,(11):45-45
“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一直是我国的传统说法。这种观点主要依据来自《后汉书》。书中说道:“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谓之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敞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注:公元105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焉,故天下成称‘蔡侯纸’。”后来,这段记述又由其他记述或引所证实。基于《后汉书》的重要意义和地位.后人认定是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相似文献   

19.
有位语文教学研究专家说过:“通过‘比’,可以求同,可以辨异。‘比’是最容易启发思考,帮助领悟,巩固所学知汉,发展新的知识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将这种比较的方法运用到教研工作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明显地提高了教研活动的效益,迅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强调:“学习应当是‘接受’和‘探究’的和谐统一。不能忽视对必要的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其中的“接受”应理解为是在“精讲”基础上的“接受”,“传授”应理解为是在“精讲”基础上的“传授”,这是本文要重点探讨的问题。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说:“精讲的‘精’,是质量概念,不是数量概念。精讲这个问题,主要是由于教白话文才产生的。……当老师应当会‘言传’,就是说给学生一点启发,让他们体味得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