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感是文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情感的真实性与虚拟性是文学活动中情感状态的两个不同层次,情感的真实性是虚拟性的前提,虚拟性是真实性的提升,由生活喜宴上升为艺术真实,包含着情感的真实性与虚拟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
浩然执着于在创作中体现真实性,并且坚信自己所写的真实。浩然的文学真实观是:真实地反映生活,就要在创作中体现党的政治运动、方针政策;在创作中正面歌颂新生活,抒写理想生活;作家改造思想,以阶级观点为理论指导创作。作家特殊的个体心理认知、文学心理结构、知识结构造就他的真实观。这种以观念之真取代经验之真,使浩然的创作承载了历史的重荷。  相似文献   

3.
文学艺术虽然是经过文学艺术家再创造的客观生活,但却保留了客观生活本身所固有的真实动人性,甚至比客观生活本身还要真实动人.艺术真实是文学艺术的生命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小说是虚构的艺术,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超越日常生活经验,通过对小说中看似违背“生活的真实”的情节设置的分析和还原,关注作家独运匠心去营造的“艺术的真实”,从而发现小说虚构内容背后的真实创作意图,即作家对更深广、更深刻和更普遍的“生活的真实”的认识与反映.本文以教材中具有代表意义和突出个性的古今中外若干篇小说为例,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5.
叶昼的小说评点,在中国小说批评史上有很大贡献。他的贡献在于他从文学的源泉、审美理想和创作方法几个方面为写实主义创作理论初步奠定了基础。在文学的源泉问题上,叶昼较为正确地回答了文学与生活、艺术虚构与生活真实的关系,他认为文学来源于生活,又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虚构。这种理论观点对我国小说批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普希金的历史文学追求“历史的真实”:刻画真实的历史人物,讲述真实的历史事件,追求真实的历史细节,力争对历史现象作出符合历史全局的评判。同时,他的历史文学又遵循文学的逻辑和规律,追求“艺术的真实”,运用必要的虚构来传达一定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7.
散文是否可以虚构是现在散文理论界的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作为文学艺术的一个门类,散文是允许虚构的,但散文的虚构必须以生活的真实为前提.同时,散文的真实与虚构同文学艺术的其他门类的真实与虚构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文学审美:文学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能画等号吗?主持人:大家好!阅读一篇文学作品,文学接受活动往往与阅读动机和审美需要密切相关,这时,就会出现文学作品中的生活与现实生活存在差距或相悖的情形。那么,文学真实与生活真实能画上等号吗?从文学审美活动的角度来观照,如何理解文学真实与生活真实?文学真实的价值何在?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观念中,文学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虚构。文学被称之为折射生活七彩光芒的“镜子”。而进入90年代以来,社会生活异彩纷呈,世界的多样性早已把人们弄得晕头转向。此时,文学已不仅仅是生活的“影子”。更多意义上,文学以一种独立的姿态——文学事件——开始参与现实生活、甚至制造现实生活。很多时候,文学中虚构的现实比真实的现实生活更加令人信服。人们仿佛真的进入了电影《骇客帝国》所描绘的那个世界——真实与虚构混淆颠倒,真实——隐去,虚构的一切构成了真正的生活,犹如“假作真时真亦假”。本文试图从本体论的角度讨论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关系,并对当代文学的虚构现象进行简析。  相似文献   

10.
屠格涅夫对文学的本质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提出了生活乃是一切艺术的永恒源泉、文学必须准确而有力地表现真实、任何艺术都是把生活上升到理想等文学本质理论,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文学批评丰富了其文学本质观。  相似文献   

11.
报告文学脱胎于散文,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处于新闻与文学之间的一种边缘性体裁。报告文学的特性是其真实性、新闻性与文学性。真实性是报告文学的生命所在,文学性是其对现实的艺术性反映。二者既有内在的统一性,但又有各自的实质与内涵,共同建构起报告文学的总体骨架和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12.
三毛离世后,久久不能散去的便是众多文人对其作品内容真实性的质疑。研究三毛文学的不乏其人,在对她文本研究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深入到她的生活中去。在她坎坷的人生经历上,磨砺练就了她那独特的行文风格。她用“私小说”的文体,娓娓道出她的人生坎坷;用“游与艺”的写作态度,细细地展现她的人生履历。然而就在这样一个众说纷纭的文坛,三毛其人其文的真实性确实有待大家的验证。在本文中,将用客观的态度来阐述三毛的行文。将作家、文本与其真实生活相联系,更全面地理解三毛其人其文。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文学创作中想象力的缺乏问题成为文坛的热点,得到众多作家和学者的关注.文学想象力萎缩的原因与文艺观以及大规模的"复制"与互文"拼贴"这一工业社会的文化特征有关.文学要有想象力,必须建立"心灵真实"来消解文学对生活经验的依赖,以作家的虚拟化世界转向文本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作家的想象力,展示人类精神世界的各种可能性为策略,解构"复制"与"拼贴"对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整体真实论”又叫“宏观真实论”,或者说是“总体真实论”.它是在“本质真实论”遭到质疑和否定后提出的一种关于新闻真实的理论.“整体真实论”提出后,得到新闻传播学界的普遍认同.但是,“整体真实论”尚存多处疑点,其科学性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论争.本文从“整体真实论”本身的一个悖论、“整体真实论”的外在语境问题以及“整体真实论”的论域等三个不同的角度对“整体真实论”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5.
文学,是有限的,它在面对现实时具有揭示和掩饰的双重功能,正是由于这种属性的所在,文学对真实的寻找才是漫长的和有限的。  相似文献   

16.
悖论通常是指条件与结论相互违背的命题和推论。由于近 2 0年来国产电影广泛地使用外语对白 ,从而导致了创作的真实与接受的真实的背离与矛盾 ,亦即关于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悖论。这个悖论产生的根本原因 ,就是当前一些导演们只注重创作的真实 ,而忽视接受的真实的结果。本文就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查尔斯·泰勒坚持善对权利的优先原则 ,从而发展出一条与新自由主义不同的自我实现的自由道路。因此 ,泰勒更重视的是人们关于美好生活的理解和对价值的追求 ,即自我的本真性问题。本真性包含人的内在深度和日常生活中的对话两个维度 ,脱离任何一个方面都会造成对泰勒本真性概念的误解 ,同时 ,泰勒还将本真性的概念延伸到文化上 ,并从中提出了“承认的政治”的概念 ,成为了与政治自由主义相对的一个解决多元文化共存问题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艺术真实论 ,以唯物主义反映论为哲学基础 ,将生活和艺术作外在类比。笔者认为客观、外在地评判艺术品是不可能的 ,这一问题还可以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 ,采取一种非主、客二分 ,二元对立的评定视角 ,注重艺术的虚假性特质 ,将接受者以假为真的艺术感受作为评定文学艺术真实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浪漫主义在对自由尤其是对政治自由的诉求上和革命有着深刻的精神联系,并因之成为一种和革命相伴生的文学现象,但是,在中国发生的革命文学一方面因革命激荡出声势浩大的浪漫主义潮流,一方面又因革命限制了浪漫主义自由精神的发挥,从而造成革命文学从抒情的浪漫转向观念的浪漫,背离了真实性这一文学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Leung and Lewkowicz remind us that the debate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that is most relevant to ELT (English languge teaching) pedagogy and curriculum concerns test-task authenticity. This paper first reviews how the authenticity debate in the literature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edagogy and testing has evolved. Drawing on a body of research work on learner task-based language performance in recent years, the paper then discusses the four dimensions of test task that should help us locate and determine the relative degree of authenticity of a test task. It is further argued that these authenticity dimension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may be variably manifested in a way that apparently involves a complex and dynamic process under different assessment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