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办好省级党报,既圆满完成省委交给的宣传报道任务,又不断加快发展壮大报社的事业?大众日报社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2.
谈如何依靠“党建带团建”开展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建带团建是党对共青团工作领导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加强团的建设的关键。坚持党建带团建,能够使共青团组织的先进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更充分的体现,使青年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更好地为党的各项工作服务,不断巩固党的基础。因此,党组织在抓好基层党建的同时,加强对基层团组织的领导,坚持党、团建的配套联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促进团的各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档案部门贯彻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 ,就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 ,坚持把发展做为第一要务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在把握档案工作规律的前提下 ,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努力造就自身新的形象 ,不断推动档案事业向前发展。一、新的历史条件下 ,档案工作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指导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是我党的历史经验之总结 ,是我们党昭告世界 ,坚持一百年不动摇的基本路线。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重要的事业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这一基本路线。这是讲政治的表现。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相似文献   

4.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必须继续解放思想。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努力实现四更目标,全面提高南山开发水平,实现新的发展大跨越,南山牧场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中央对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寄予厚望,并明确了新的要求。面对不断深化的文化体制改革,整体实  相似文献   

6.
李沙 《新闻世界》2013,(11):206-207
回顾"政治家办报"提出及发展的历史,意在提醒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政治家办报",是我国新闻工作者需要长期坚持的。只有站在政治家的角度看问题,坚持好党性原则,才能服务好大众,使社会更和谐。  相似文献   

7.
《青年记者》2021,(22):8-8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将坚持理论创新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大宝贵历史经验之一。习近平同志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只要我们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就一定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高度,对宣传思想工作和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任务和新要求。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多年来始终坚持打造一流的新闻宣传平台,坚持积极稳妥改进新闻宣传工作,坚持持续有力激励创新创优,努力增强新闻宣传的权威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不断探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优化新闻宣传效果、巩固壮大主流舆论的有效做法。  相似文献   

9.
阮群 《新闻知识》2003,(8):88-89
江泽民同志1996年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新闻事业是常干常新的事业,是总有着广阔驰骋空间的事业,在坚持党的新闻工作基本方针和原则的前提下,新闻工作者应当不断开拓新的报道领域,不断探索新的报道形式,不断采用新的报道手法,不断写出富有新意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0.
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前提下,讲求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努力创新报道内容、报道形式,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努力使宣传报道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广大读者喜闻乐见,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对舆论引导问题的更新、更深刻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1996年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新闻事业是常干常新的事业,是总有着广阔驰骋空间的事业,在坚持党的新闻工作基本方针和原则的前提下,新闻工作者应当不断开拓新的报道领域,不断探索新的报道形式,不断采用新的报道手法,不断写出富有新意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在新的历史时期,江泽民同志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以我们正在进行的新闻宣传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新闻宣传实践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闻工作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继承前人又发展前人,坚持进行新闻理论的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闻学。  相似文献   

13.
新闻姓“新”。这个“新”既包含内容新鲜,主题新颖,也包含形式上不落俗套,引人入胜。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新闻工作者怎样才能达到江泽民总书记在考察人民日报社时所提出的:“不断开拓新的报道领域,不断探索新的报道形式,不断采用新的报道方法,不断写出富有新意的...  相似文献   

14.
柏银华 《大观周刊》2010,(41):39-3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办公室呈现出管理职能特殊化、协调工作复杂化、督查督办工作多样化、管理服务效能化等特点,在促进单位的协调运转方面也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机关、企事业单位运转枢纽的办公室管理工作也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确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学习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和窗口意识,在创新中求发展,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媒体扫描     
理论研究贵在创新在新世纪的伟大征途上,要不断丰富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理论,必须锐意理论创新。创新是基本理论得以坚持和发展的关键环节。在坚持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通过这种循环反复的形式,把广播电视理论不断推向新的境界,这是理论发展永无止境的过程。为此,不断丰富和发展广播电视理论,必须紧紧抓住理论创新这个关键,才能使广播电视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而向前发展。理论研究要创新,首先是理论研究者的思想要新。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从实际出发,大胆进…  相似文献   

16.
理论创新,是指人们通过创造性的活动而赋予理论以新的形态或新的内涵。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要求全党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新闻、文化、理论战线的同志提出的新要求。新闻舆论是由新闻传媒通过传播新闻事实的方式而形成的舆论,是在全部舆论中影响力最大、最能使公众形成广泛一致意见的舆论。因此,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必须根据十六大报告的要求,神圣地肩负起搞好理论创新、正确有效地进行舆论引导的重任。  相似文献   

17.
人们记得,“六四”以后,舆论导向问题十分严峻地摆在了新闻宣传工作者面前。为了正确地总结和汲取新闻宣传工作的若干经验教训,党中央一再重申和强调必须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这一点,在江泽民同志《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和李瑞环同志关于《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等讲话中,都讲得清清楚楚,人们是记忆犹新的。 几年以后的今天,如同人们对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的认识必然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深化一样,对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尽管在理论上,公开诋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言行已不多见,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对于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正确地、毫不动摇地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我们的新闻实际工作确有摇摆动摇之处。这其中一个最直接的现实问题就是,怎样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报这一中国特有的报刊形态,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在国家民族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发挥独特作用,是党报建设中的一个重大课题,要求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不断深化对新闻传播规律的认识,积极推进党报宣传内容、形式以及方法的创新,增强宣传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使党报真正成为党指导工作、引导舆论的强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9.
新闻真实是新闻报道的根本准则,是党和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职业道德。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党和国家更应该重视新闻真实的重要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新闻的真实性,要坚持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讲政治的高度,切实提高各个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的步步深入,传媒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而且涉及到体制障碍、历史包袱和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在观念、内容、机制上创新,以确保企业的改革、稳定和发展。把握时代特征,研究新思路把握时代特征,是思想政治工作生命力之所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对外开放不断扩大,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在观念上创新。要采取新方法,坚持以人为本,以邓小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