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帮助无家可归的孩子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也为了减轻政府的负担,美国各州纷纷举办儿童收养交易会,为福利院的孩子寻找归属  相似文献   

2.
<正>绵竹市汉旺镇居民胡某,2014年11月在中江县社会救助福利中心收养了一名男婴。今年,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户籍都还没有上,没有户籍的孩子无法注册学籍,胡某这才意识到,户籍问题的重要性。胡某到相关单位办理了各种收养登记所需证明,唯独没有找到中江县社会救助福利中心在《德阳日报》上刊载的寻找男婴亲生父母的  相似文献   

3.
《新闻记者》2013,(3):55
2013年1月4日,河南兰考县袁厉害的私人儿童收养场所突发大火,6名孤儿和袁厉害的一个儿子在火灾中丧生。这场悲剧让在当地有"爱心妈妈"之称的袁厉害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2013年2月号《人物》杂志刊登报道《厉害女士》,描述了一个与之前很多报道大相径庭的袁厉害的形象。报道说,袁厉害将收养的孩子划分等级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9月13日,太原奔驰爱心车友会助力残障儿童自驾游活动举行。一支承载了爱和希望的奔驰车队,为残障儿童送去诚挚的关怀和爱心。经过几个小时的路途颠簸,在队长李继斌的带领下,车队一行30人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九汲村。这里,住着一位普通的村民,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孔妈妈。这位已66岁,身材瘦小且身患残疾、原本需要社会帮助的农家妇女,从26岁开始收养孤、弃儿,已累计抚养了31个孩子,这些孩子中,收养时最小的仅5个月大,并且部分孩子有不同程度的残障(唇腭裂、脑瘫等),而孔妈妈就是凭着她那本身就患有残疾的瘦  相似文献   

5.
自1992年中国正式开放跨国收养至今,已有超过10万名中国孤儿被美国家庭收养。其中,90%是女孩。如今,至少有3万名在21世纪之前被收养的孩子,已相继成年,他们中越来越多的人试图回到中国,寻找与他们血脉相连的人,和生命里看不见的密码。十几二十年前,当国外的家庭接住了这个被命运抛出的生命时,也同时剪断了他们在文化上的基因。而这个血液里的基因密码,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在他们身上,“我是谁?”“来自哪里?“该到哪去?”从来没有如此迫切地需要被认知。  相似文献   

6.
作为确立收养关系的凭证,收养契约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已经出现。收养关系存在同姓同宗继嗣与收养异姓继嗣的不同情况,收养契也主要分为同宗养子契以及养异姓男契两种。  相似文献   

7.
收养登记档案是民政档案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因其涉及当事人的隐私,对保密性要求也较高.搞好收养登记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管好、用好收养登记档案,对搞好收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收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年来,屡屡出现早年收养工作不规范时期被收养的儿童,如今寻亲寻根遇到无资料可查、无处寻找的现象,从一个侧面凸显了收养登记档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李莎 《兰台世界》2014,(11):104-105
元代的民间力量,诸如医生、佛僧寺庵、村社、宗族、富人、儒士以及退休官员等热心慈善,为病患者给医送药、提供食宿、收养护理,还为病患者照顾家属、抚养孩子、分担劳动、代办丧葬等,是元代社会医疗救助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9.
涉外收养在中国日益兴盛,然而,中国涉外收养立法仍存在空白点。本文对我国涉外收养立法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元代的民间力量,诸如医生、佛僧寺庵、村社、宗族、富人、儒士以及退休官员等热心慈善,为病患者给医送药、提供食宿、收养护理,还为病患者照顾家属、抚养孩子、分担劳动、代办丧葬等,是元代社会医疗救助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1.
一位大学同学,结婚多年,没有子女,收养了一个孩子.孩子长大后,亲生父母却开始不断托人打听情况,意欲上门认亲.同学夫妇心里特别难受,她不想让孩子现在就知道自己的身世,也不想让家庭失去往日的平静与温馨.我们能理解他们的心情,所以,平时彼此交流的话题都尽量避讳这段隐情,并且处处注意小心地呵护着这个秘密,以致现在我要以此为由头引出下面的话题,心里总是有些惴惴不安.  相似文献   

12.
周洁 《大观周刊》2011,(52):235-235
跨国收养作为一个普遍的国际现象,在美国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美国一直是最主要和最稳定的跨国收养接收回。跨国收养在美国的出现、发展以及跨国收养的盛行是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情况的产物,但在这一系列原因背后,文化因素是最根本的原因,而在美国这样一个宗教国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宗教根源。本文作者致力于从宗教的视角探索和研究美国的跨国收养。  相似文献   

13.
近日,安徽省休宁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工作人员到休宁县档案馆调阅收养档案,为全县开展收养人员血样采集工作做准备。休宁县档案馆馆藏收养档案包括审批机关、收养人和被收养人姓名、家庭详细住  相似文献   

14.
蒋冰弦 《大观周刊》2011,(15):36-36
一、我国收养制度的历史与发展背景 谈论现代的收养制度首先要追求其历史.中国的收养制度起源可以说是自原始社会就有了。  相似文献   

15.
《全国新书目》2014,(11):23-27
念书的孩子孟宪明著海燕出版社97875350536952013-04 18.00《念书的孩子》是一部以留守儿童为主题创作的文学作品。爸妈在外地打工,九岁的开开跟爷爷在家乡上学。为排解寂寞,爷爷每晚都鼓励他念书。开开的成绩好起来,多次得到老师的表扬。爷爷患病突然去世。独自在家的开开领受了孤独和恐惧。爸爸回来接他。可他非要把那只朝夕相伴的小狗带走。开开哭着走了,小狗却被丢在了家乡,被六岁的邻家女孩儿收养。两个孩子天天通话。开开还把新学的课文念给它听。  相似文献   

16.
方芳 《大观周刊》2012,(38):52-53
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家庭子女被抱养的情况并不少见,在类型的收养关系中,原生家庭和收养家庭是能够相互连接的。本文选取了两个案例,企图在这两个案例中了解在收养家庭中成长起来的被收养人在面对原生家庭之后的对两个家庭的认同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17.
爱心托起新的生命———唐山电视台救助活动纪实沈明娥今年四月底的一天,唐山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热点透视”节目部来了一位老人,怀里抱着一个脸色苍白、嘴唇青紫的女孩。原来,徐国珍老人五年前收养了一名弃婴,取名徐玉。小徐玉体质极弱,经常生病,比同龄孩子矮一头,...  相似文献   

18.
事实上,袁厉害最先是被媒体捧起来的,被称为"最美妈妈"。从一定程度上,也成了当地的一张名片。由此,用兰考民政局原局长杨佩民的话,一切的一切都已经成为习惯。袁厉害成为名片也是习惯,袁厉害自己收养弃婴、民政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都成为习惯,要说袁厉害的收养,其实可以称作习惯式收养。不过在火灾发生之前,谁也没有对这种习惯式收养坚决地说过NO。这也是袁厉害及其家人在日后受到质疑,感情上不能接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1996年12月一个冬日晴朗的早晨,记者看到了这样的场面:距古城西安50多公里的陕西省三原县东周村,一群孩子团团围住了陕西回归研究会的秘书长张淑琴,喜滋滋地从她手里拿走了玩具熊,洋娃娃等许多玩具。这群围着张淑琴的孩子,有30多个,大的15岁,小的4岁,都是半年前建成的陕西首家“回归儿童村”的成员。作为一个专门收养正在服刑的劳教人员于女的机构,这个有着一千多平方米宽敞宿舍和活动场所的“儿童村”在中国是第一个。  相似文献   

20.
“从2009年4月1日开始,公民捡拾弃婴(儿)的,一律由公安部门送交当地社会福利机构或民政部门指定的抚养机构抚养。任何公民不得私自收养弃婴(儿)或将弃婴(儿)转送他人。”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婚姻收养管理处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