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面对特定的岗位群,按照岗位涉及的工作内容确定课程内容,形成公共平台与多个专业方向彼此联系、共享开放的课程体系。根据这一要求,具有"共性"和"个性"的课程体系,既能满足岗位群所需的通用性、普遍性技能,又能满足不同专业方向所需的特色化、专业化岗位技能。在学校、企业和行业的合作之下,搭建动态的信息化资源库,能确保"共性+个性"课程体系的顺利构建。  相似文献   

2.
构建"共享、分立、互选"的平台式课程体系是高职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的有效方式。高职专业群平台式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坚持对接专业群服务面向、柔性构建、共性与差异性相结合、行业和企业参与共建等原则,通过分析专业群服务面向、面向的岗位群和技能要求,确立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梳理岗位群对应的课程群和职业技能,构建由共享技能课程平台、分立技能课程平台和互选技能课程平台构成的平台式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就业岗位群进行分析,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构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基本素质能力+岗位技能"为一体的"宽基础,活模块"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姜爱霞 《广西教育》2014,(27):76-77
专业建设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通过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基于岗位分析、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加强核心课程建设等方面,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的建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社会对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岗位能力要求出发,提出了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的专业改革思路,并在开展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构、课程建设与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推进专业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而"校企共同体"作为校企合作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有助于深化专业建设内涵,优化资源配置,提供机制保障.通过基于"校企共同体"背景下的达利服装设计专业建设的研究,认为"校企共同体"对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构建适合企业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培养企业岗位需求人才、开发职业技能证书等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理念,不断进行专业建设改革与实践,大力实施订单培养,为校企合作提供平台,开拓专业建设思路;构建"公共平台+岗位平台+企业特色平台"的柔性课程体系;改革专业教学组织结构,使之与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实施相适应;适应汽车后市场主体变化,进行汽车品牌实训室建设,进行三阶段实训教学;围绕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构建专业竞赛体系;引进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推行5S管理,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等,有力促进了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所任课的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进行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论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方向及课程体系建设。从企业职业面向及岗位设置入手,围绕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岗位能力分析表,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实训建设。  相似文献   

9.
加强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有利于教学资源包的建设和共享,也有利于专业相对稳定的调整以便适应社会需求。以软件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开发为例,介绍了依据岗位群能力需求分析,建立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模块的方法,以及以软件技术专业群公共技术平台,并按专业面对的岗位群选择专业方向能力模块的课程体系建立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的调研,基于对突出岗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提出加强师资建设、岗位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和管控学位论文的观点。从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岗位实践能力培养实证研究,深化验证提升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岗位能力的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已成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评价的逻辑起点,支撑区域产业发展能力必将成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评价的发展要求。围绕人才培养质量这条生命线,建设对接产业链及岗位群能力要求的专业群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和"1+X"型教学创新团队,便是专业群提升服务能力建设模型的核心构件。在理论假设与实践过程中,探索并积累专业群提升服务与支撑区域产业能力建设的路径与经验,建构"国家标准+特色标准"的培养方案,"平台+‘魔方’+方向"的课程体系,建设"1+X"多元素质的教学创新团队,是当前职业学校贯彻落实职教20条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5,(89):119-120
针对部分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机器人方向课程体系存在的岗位联系少、局限性大的不足,提出了以机器人为载体,建立"机械技术学习链"、"嵌入式系统学习链"、"自动化学习链"和"专业技能训练链"的"三学习一训练"的链式课程体系。教学实践表明,该课程体系能有效结合机器人相关岗位需求,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建设过程中,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引入课程群的概念,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把全部课程根据能力培养要求分成基本素质群、专业基本技能群和岗位能力群三个大群.课程体系实施采用"1+1+0.25+0.75"四段式学习模式.为保证课程实施,建设一体化教室,配置为完成学习领域所需的全部教学资料,制定"学习工作单"供学生自我检查和自我训练使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发展,成为朝阳产业。作为学院第三批建设专业,从专业定位、岗位面向、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重点课程建设五个方面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介绍了专业建设的创新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化工装备技术专业所对应的岗位分析为基础,以"典型化工装备"为载体,从职业岗位分析、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入手,分析核心课程建设的方法和途径,重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并开发特色教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城市燃气行业需求引导专业群的发展研究,把市场、企业、岗位和社会需求放在专业群发展研究的首位,进而强化专业群内各专业的社会属性、职业特性、特色个性。按照"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等方式方法,加强专业群内涵建设,构建城市燃气专业群发展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在专业教学改革中,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专业跟着主导企业走,课程跟着岗位能力走,教学跟着生产过程走,教材跟着任务项目走"的"四跟"战略,重构课程体系,突出核心课程建设,通过核心课程建设将课程改革思想逐步落实到每个细节.  相似文献   

18.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在努力构建与探索"工学交替、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有利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课程体系.结合我校机电一体化灌装生产线技术专业,从灌装生产线设备制造与使用技术岗位(群)职责分析入手,进行能力分解和能力重组,构建学习领域课程.总结了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机电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与程序以及要把握的两个关键点,对同类专业在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课程体系以及专业建设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结合<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特点,建立了以岗位为平台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通过岗位技能确定核心课程,并把岗位技能逐步分解落实到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中,确立了适应岗位为平台的"看、学、做、评"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岗位专业技能,使毕业生与就业岗位实现零接触.  相似文献   

20.
园艺专业"工作过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艺专业"工作过程"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学科本位教学模式,结合园艺专业的职业岗位特点,根据生长季园艺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安排授课与实践操作,强调教学、实训与园艺行业真实的职业环境相一致.吸收行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根据岗位需求构建课程体系、设计教学过程,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以职业规范为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