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抽样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认知、情感认同和自身践行三个方面,对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3所高校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情况进行调研.结果发现,青海高校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认知程度较高,但在情感认同和自身践行方面尚有不足.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最优化,必须结合民族地区实际,以思政理论课为主渠道,不断拓展教育的形式和途径,突出教育的特色和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发展是综合的,且须要践行和谐健康之道,这离不开民族文化认同实践的自觉,通过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培育,以形成民族文化认同自觉的向心力,确保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生态及社会成员生命的共生和合,其基础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文化认同自觉在内涵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民族文化认同自觉实践提供了内容、方法导向,实现其在抽象与具体、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物质与精神关系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应结合自身实际,寻求最有效的实现方式。主要是在教育内容上要突出重点,同时充分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教育资源和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来促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接受。  相似文献   

4.
作为民族精神支柱与人民行动向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政教育在价值、功能以及实践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契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优化高校思政教育,应致力于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思想导引,突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思政教育的理论导引,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导引。  相似文献   

5.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边疆民族地区的传播和践行。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看,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认同度较好,也存在相当部分大学生认同肤浅、表面、不深入的情况,甚至有极少数学生不认同。究其原因,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宏观环境,民族地区高校教育实践以及家庭的微观环境等都是影响因素。因此,提高认同度,尤其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入手,既要稳步支持和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发展,也要加强高校的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和谐建设。在高校,处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线的辅导员,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他们通过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理论研究、积极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占据网络新媒体阵地、搭建社会实践平台等,促进大学生自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在实践中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筑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着认知程度不高、情感认同程度不深、行为认同较弱的问题。少数民族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效果主要受西方社会思潮的渗透、少数民族大学生传统民族文化习俗、社会转型时期的矛盾、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薄弱等因素的制约。笔者认为,需要从丰富教育内容和创新教育方法,加强认知认同;营造良好民族文化和人文关怀氛围,提升情感认同;拓宽实践育人途径,强化行为认同等三个方面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的高校应针对其大学生的特殊性,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践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省情教育和找准民族地区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等四个方面入手,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相似文献   

9.
民族高校核心价值观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选择好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的需要,也是实现民族振兴、共筑中国梦的需要。民族高校要进一步健立和完善全方位教育的机制,形成全方位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强大合力。使学生在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中,增强理论,受到教育,认知、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结合各民族学生的特点,突出教育主题,使教育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0.
在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否认同,认同程度如何,如何在承认差异性的前提下,坚持指导思想和主导价值的一元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民族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几所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是高校党建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探究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意义重大而深远。从培育体系、社会氛围、实践活动等方面,提出了提升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和谐统一的大家庭,每个民族具有自身固有的历史、悠远的民族文化、在地域和文化等因素合力中形成的相对固定的身份、身份所秉承的民族固有的心理等。因此,要研究西藏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和发展,首先要对西藏民族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历史认同、心理认同等要素进行彻底研究,找到与核心价值观的"共协",才能谈及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和发展问题。只有根据发现的问题找到对应的解决方式、方法,才能对西藏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进一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价值理念上树立的一面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追求的价值取向、价值理念、理想信念、精神状态、行为规范。作为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状况,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认同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在宏观层面上,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促进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在中观层面上,有利于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微观层面上,引领大学生发展方向,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实践平台,成为他们认知、接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当通过理性引导、创设情境和发挥优势等途径,积极探索在志愿服务中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具体方法,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  相似文献   

15.
目前高校虽然广泛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但并没有实现应有的目标,在教育方法、内容、实践教育、系统性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为此,高校应该采取灵活的教育方法,强化认知认同;关注学生需要,优化情感认同;提升理论素养,深化理性认同;融入生活实践,活化行为认同。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时代重任,引导大学生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大学生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然存在着认知偏差、实践缺乏、体系不完整等困境,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一体化改革;提升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协同社会力量强化社会实践;完善学生评价与激励机制,全方位激发大学生广泛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的具体体现,在大学生整个价值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本文旨在通过问卷调查,总结厦门地区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厦门地区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优势,从理论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行动认同、联动机制等五个方面探索厦门地区培育和践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对策和举措。  相似文献   

18.
形成全社会认同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情感支撑,无论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要增强情感认同,唯有如此,方能深入人心。基于此,本文从情感认同内涵出发,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作用机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缺失的现状、现实后果,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实践旨归,以期为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着力点与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驱力。民族地区高校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大力开展社会实践、加强思政课教学、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班风、校风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综合素质较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宣扬中发挥着榜样示范和实践引领作用。然而高校部分学生干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认同局限,而且在学习能力、管理能力和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实践能力不足,这些缺陷可能会阻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扬。为了打造践行和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品牌和特色活动,弘扬正气,引领校园和社会新风尚,高校应当注重学生干部认知和情感教育,培养和提升其实践和宣扬的能力素质,促使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情感认同程度提高,并逐步养成践行和宣扬的自觉性,同时提升其实践认同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