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代高校科技伦理教育要以培育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观、增强科技伦理意识、提升辨析科技伦理新问题的能力为目标,要体现对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创新、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融合的价值导向作用。有效推进科技伦理教育,必须完善科技伦理课程体系建设、构建完整的科技伦理教学体系、注重校园科技伦理宣传,最终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立足本国国情、胸怀人类福祉,能够预判科技风险、担当伦理责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2.
适应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针对当代大学生出现的种种违反家庭伦理道德的现象,摈弃法律工具主义,把婚姻家庭法教学纳入伦理视野,改革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婚姻家庭伦理观,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责任伦理教育意义重大.针对大学生进行责任伦理的教育要着眼于不同层面的关注.文章从重建大学校园文化,营造全新育人环境;实践中注重整合中外责任伦理资源,加强道德认知教育;制定责任伦理教育的中长期规划,搭建责任伦理教育体系;探索教学做相统一的育人模式,创设责任伦理教育评价新机制;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树立全人教育新理念五个方面提出了有效实施大学生责任伦理教育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论新时期大学生的科技伦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是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科技伦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对大学生进行科技伦理教育,要重新定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重新审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进行网络伦理教育,强化对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价值观的教育.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科技伦理教育途径,一是应将科技伦理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二是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应加强科技伦理教育与科技伦理的舆论宣传,三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理工科大学生是未来的科学家与技术人员,科技伦理教育为科技人员的伦理素养“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打下坚实的基础。科技伦理教育实践最直接的平台就是充分利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以及“大思政课”平台,广泛地展开科技伦理教育,助力青年大学生成为勇于创新求真与科技向善的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6.
对当代大学生伦理困惑现状的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交往选择、婚恋观念、传统道德观念、社会正义等方面道德行为选择上出现的许多伦理观念的困惑现象,总结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伦理困惑的特点,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大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出现了新的特征,深入地探讨大学生伦理道德观形成的主观与客观原因,为我们教育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伦理道德观提供一些有苴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提高教学实效性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文章从当代青年大学生主体性意识增强的角度,阐述了自主体验教育是回应当代大学生主体性增强的客观需要;论述了主体复杂性为自主体验教育提供入场券契机;强调了主体实践性为自主体验教育提供开启思想提升契机;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材观和教育教学方式等三个方面的转变,初步探讨了自主体验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价值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9.
教学的伦理品性是指教学在伦理维度上的品质性格。教学内容中对伦理价值的涉及与解读、教学的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伦理风貌等因素,共同决定着教学的伦理品性。当代教学需要以特定的伦理为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的依据.即情理交融的伦理、动态的伦理、全面关怀的伦理。提升教学的伦理品性需要提升教师的伦理素养、充实教学内容中的伦理价值、教学方式体现出应有的伦理性。  相似文献   

10.
论教学的伦理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的伦理品性是指教学在伦理维度上的品质性格。教学内容中对伦理价值的涉及与解读、教学的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伦理风貌等因素,共同决定着教学的伦理品性。当代教学需要以特定的伦理为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的依据,即情理交融的伦理、动态的伦理、全面关怀的伦理。提升教学的伦理品性需要提升教师的伦理素养、充实教学内容中的伦理价值、教学方式体现出应有的伦理性。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边缘化困境及其现代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重心由“思想至上”转移到“科技至上”具有历史必然性,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以提高学习科技的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学习革命中被边缘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摆脱困境的出路在于从教育目标到教学方式完成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2.
教学的伦理品性是指教学在伦理维度上的品质性格.教学内容中对伦理价值的涉及与解读、教学的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伦理风貌等因素,共同决定着教学的伦理品性.当代教学需要以特定的伦理为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的依据,印情理交融的伦理、动态的伦理、全面关怀的伦理.提升教学的伦理品性需要提升教师的伦理素养、充实教学内容中的伦理价值、教学方式体现出应有的伦理性.  相似文献   

13.
生命伦理教育作为一种人脉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作用还远远不够,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命伦理观教育刻不容缓。本文从"生命珍爱意识教育、生命价值意识教育、生命责任意识教育、生命危机意识教育"四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生命伦理观教育。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作为网络世界的主要力量,具有正确的网络伦理认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网络化的发展,网络化对大学生传统道德认知及道德标准形成的冲击,致使加强网络伦理教育成为必然。为此,应做好以下方面工作:重视信息立法,建立和完善网络法律法规;牢固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网络伦理主体观;积极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强化当代大学生正确的网络伦理意识;广泛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增强当代大学生抵御信息污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重要课程之一。面对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改变传统意识、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程远凤 《教育评论》2013,(1):102-104
本文针对我国部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差、社会适应性低和大学伦理教育缺失且途径单一的现状,主张在大学的相关专业课程中渗透伦理道德教育。以民商法课程为例,提出在进行民商法法学理论教学的同时,利用案例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对大学生开展生命伦理、家庭伦理、经济伦理和信息伦理教育,以提升大学生伦理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7.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重要课程之一。面对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改变传统意识、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古代文学以其强烈的道德感与使命感成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健全的人格教育的理想范本。将情感教育的理念融入古代文学课的教学中,通过挖掘文本中的伦理情感因素、对个人及社会负责的情感因素等等,对大学生人格完善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当前高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也有所改变。作为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质量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自身发展,也关系到高校的自身建设问题。因此,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的伦理困惑,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选择,从伦理学角度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进行剖析,探索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等四个方面对大学生伦理困惑的影响因素,并从伦理教育角度思考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矛盾心态和各种非理性道德心态,找出高校德育的切入点,从而针对大学生的伦理困惑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