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育内容是实现德育目标的中介和重要依据,也是个体进行道德学习、掌握道德规范、提升生命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依据个人一生道德发展完善的纵向、横向活动空间与范围,可以把德育内容分为六个维度,即自我道德发展完善的德育内容维、家庭德育内容维、与他人交往活动的德育内容维、职业劳动的德育内容维、社会活动的德育内容维和科技生态伦理的德育内容维。  相似文献   

2.
科学构建德育内容体系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内容是实现德育目标的中介和重要依据,也是个体进行道德学习、掌握道德规范、提升生命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依据个人一生道德发展完善的纵向、横向活动空间与范围,可以把德育内容分为六个维度,即自我道德发展完善的德育内容维、家庭德育内容维、与他人交往活动的德育内容维、职业劳动的德育内容维、社会活动的德育内容维和科技生态伦理的德育内容维.  相似文献   

3.
人的活动从时间纵向来考察就是人的生命活动,从横向空间来考察就是生活活动。以学生的成长轨迹为经度、道德需求为纬度把大学德育内容分为七个部分:学习活动德育内容、人际活动德育内容、职业活动德育内容、社会活动德育内容、家庭活动德育内容、生态科技德育内容、自我发展完善德育内容。  相似文献   

4.
人本化德育以现实的人(学生)为出发点、以人文关怀为主旋律、以提升人的德性为落脚点。人本化德育的目标,即促进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完善。人本化德育的内容,即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在生活中的统一和谐发展。人本化德育的方法,即自主建构法,主要有实践活动法、平等对话法、角色扮演法。人本化德育的评价,强调发展性原则,主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评价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规范”人是德育的工具性本质,“发展”人是德育的目的性本质;当代社会转型,促进了德育从注重“规范”向注重“发展”的转变。其在德育观上表现为承认人是道德活动的主体、道德认识与情感在道德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活动是道德形成的重要途径;在德育实践上导致了德育内容的“生活化”和德育方式的 “双向互动性”。  相似文献   

6.
主体性主要指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对客体的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归根结底是受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制约的。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形成个体品德的关键因素。高校实施主体性德育是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大学生品格完善的路径选择,是改革高校传统德育弊端的必然要求。高校构建主体性德育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德育目标应追求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完善,德育内容应来源于生活,德育过程应重视道德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7.
麻秀娟 《吉林教育》2005,(10):21-21
一、美育应与德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相结合,提高孩子判断美、识别美的能力 首先,美育要与德育相结合,挖掘孩子道德美的因素。学校可以结合具体道德思想教育内容: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传统文化的教育、法制教育、养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热爱自然与生命教育等,组织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包括班队会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尽可能给孩子提供更广阔的活动和成长空间,  相似文献   

8.
当代国外道德转型比较及其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贾仕林 《教育探索》2005,3(9):79-81
从分析国外道德转型比较入手.探讨国外道德教育的发展模式.对于改进和完善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很有必要。据此提出学习借坚国外有益经验,加强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五点建议:一是注重突出德育的发展改进与完善;二是建立完善的高校德育体系;三是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目标;四是崇尚“以人为本”的现代德育模式:五是注重以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内容。  相似文献   

9.
契约式德育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确定德育目标,自主选择德育内容,自主选择或设计德育活动方案,并与教师签订道德发展契约。学生围绕契约规定,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努力达成德育目标,获取契约赋予的相应奖励;教师在此过程中,按照契约的规定,主动引领学生发展。重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契约式德育的基础;构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活动内容体系,让每位学生都有乐于选择的、个性化的德育活动内容,是实施契约式德育的必要支撑;引发学生签约内需,激发学生主动签约的兴趣与情感,是实施契约式德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檀传宝博士新作《学校道德教育原理》以学校“道德教育”为主线,以德育对象的道德人格与生命质量的提升为终极目标,从如何发挥学习者的道德主体性,确实提高德育实效的角度,对道德教育原理的几个基本命题──德育范畴、德育的本质与功能、德育对象、德育目的、德育过程、德育内容、德育课程、德育方法、德育主体、德育环境等,作了深入系统的探究,有许多独到的见解。 第一,从人的社会生活出发,把具有道德主体性的人作为德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原理》将德育定义为“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