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代游仙诗创作数量众多。诗人创作心态表现为追求长生、渴望绝对自由和满足男女情爱三方面, 有着对现实批判与妥协的双重特征, 这是唐代尊奉道教的社会思潮和诗人个人遭际相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必然会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产生多方面影响。其中之一,即是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追求西方个性自由、拜金主义、爱情解放等等,在价值取向上一味追求实惠。这种思想给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而在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中,情爱教育占有重要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夷坚志》中的志怪情爱故事的特点及原因,认为在南宋底层社会,男女情爱出现了新的特点:此时女子地位也非十分低下,男女双方的关系是相对平衡的。  相似文献   

4.
“三言”中的情爱女性是晚明社会思潮的一面镜子 ,女性们纷至歧出的追求取向清晰地折射出其时社会思潮的复杂动荡。本文在立足于传统社会学方法的基础上 ,拟引入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对此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5.
恋爱、婚姻和家庭问题.历来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它受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又影响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道德的发展.大学校园里普遍存在的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为青年男女谈恋爱提供了便利条件.西方性解放等思潮的影响,使大学生谈恋爱成为一种校园时尚.如何对待这一问题,目前,各方面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本文拟从爱情与道德进步的关系之角度,谈谈应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情爱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6.
佛事故事中相思病母题,包括因情不堪得相思病而死,女病貌丑不欲夫见,相思病疗法,女性因相思病死,被盗墓辱尸等.外域传来的这一母题,借助宗教载体在下层民众中产生较大影响.一者,母题带来了外域较为自由纵放的情爱观念,使华夏传统情爱观受到冲击;二者,后世男女情愫自由大胆表达,有了文本依托;三者,母题以其最有人性活力藏蕴,成为此后叙事文学表现青年男女性格行为不可忽视的重要母题之一,持久地产生着先在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列举实例,对乐府诗集中南北朝民歌之情歌产生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对其中反映的男女情爱、性爱状况进行分类阐述,指出南北朝民歌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柳永是宋代词坛上大胆表现人生,描写人性,讴歌人情的婉约词人。柳永词能真诚表现男女情爱,直率流露自我意识,积极思考和追求人生价值,从而能对读者心理产生“活性效应”,贯通古人与今人的心灵,处处含有耐人寻味的人生意蕴。  相似文献   

9.
社会思潮是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思想潮流,一般产生于社会历史的大转折时期,晚明社会思潮的形成及发展有其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晚明的文人思想家们,对晚明文学思潮的产生有着直接重要的影响。晚明社会思潮在《金瓶梅》中有着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中晚明是中国历史上独放异彩的时代.中晚明的哲学文化思潮发生了重大变化.王阳明的"心即理"的哲学命题在客观上是对"理"的世界的动摇和革命.王艮、李贄、颜钧、罗汝芳、何心隐等一大批人肯定人性、人情的价值,反对程朱理学、禁欲主义.与哲学思想界的这一思潮相适应,戏曲小说界涌起一股写情浪潮,作家们张扬情的价值,一大批反映男女情爱的作品应运而生.纵观中晚明戏曲小说史,其主流就是写情浪潮的涌起和衰退史.  相似文献   

11.
张欣立足于现代社会对都市进行重新审视,以她那充满人丈关怀的女性视角,以男女情爱为故事框架,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现代都市生活的作品.她率先捕捉到都市女性在转型期展现出的生存状态、思想感受、困惑和挣扎,借助这些人物在情爱物欲面前的取舍和表现,寻求个体生命与市场经济大潮相适应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晏几道词中的恋人形象及恋情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几道的《小山词》除极少数作品隐含有某种社会历史内容外,绝大部分作品都是抒写男女恋情及其悲欢离合的.但是,他在涉笔男女情爱时,却很少有庸俗、猥亵的描写.在宋代日益膨胀起来的追逐感官刺激和享乐的历史条件下,晏几道的词超尘绝俗,主要是从心灵体验和情绪摇荡等精神层面进行拓展的.因而他的词作尽管题材狭小,气格纤弱,充满了梦呓与痴语,但显得比较清雅、纯正,更为重要的是,晏几道借助自己的词作,揭示出人性与情感的复杂内涵,这对当时“存天理,去人欲”的美学思潮在客观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冲击.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结构是一个耗散结构。防止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可能对于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不能采取隔离的方法,而是要按照耗散结构理论的要求,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正确对待当今西方的社会思潮,在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接触了解过程中吸取负熵。要想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结构中负熵的产生,在引进和宣传西方社会思潮时必须采取正确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桑"在《诗经·国风》中反复出现,部分篇目中"桑"单指自然界的植物;也有一些具备了"意象"特征,暗含着主观的"意"和某些隐秘的意义,属于意象范畴。具体来讲,国风中的"桑"意象义涵有两层:一是象征义,具有象征性的"桑"意象储存并积淀了乡里之思、男女情爱等社会内容,其象征意义源于对社和社树的崇拜。二是引申义,国风部分篇目中"桑"意象逐渐专指男女情爱。综合而言,"桑"意象先于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意象存在,在原始宗教意识的观照下形成,而不同于造景抒情的审美意象。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以“显扬女子”为主旨,塑造了在位脂粉英雄:贾母、凤姐和探春。《红楼梦》脂粉英雄群体生成有其历史文化的原因,一方面是明清时期男女民潮异常高涨,另一方面是封建文化主体的程朱理学作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化,对近代民主主义思潮仍具有强有力的钳制作用,总而言之,明清社会价值危机是脂粉英雄产生的现实产床。  相似文献   

16.
柳永情词不仅形式优美,思想内容也颇具深度,其情词中所包含的爱情观突破了当时文士阶层的狭隘情爱观念,肯定男女情爱的合理性、主张情爱双方的平等、重视情爱双方相互欣赏,这种成熟的爱情观不仅在当时,对我们当代人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不缠足思潮,肇始于19世纪末的戊戌维新时期。维新人士从多方面挟击缠足,为倡天足,并身体力行,笃诚实践,推动了不缠足习潮的产生。戊戌不缠足思潮是在尖锐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对近代的社会文化结构造成巨大的冲击,对正在兴起的妇女运动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思潮在某些方面也表现出无法掩饰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民众教育思潮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最重要的教育思潮之一,在中国现代社会和教育发展进程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其产生的思想根源、发展脉络进行探寻,将有利于全面审视民众教育思潮。  相似文献   

19.
男女两性之间的相互吸引、相互结合、相互依存是人类社会中一种最基本的关系 ,也是一种最奇妙的关系 ,和谐美满、稳定长久的两性结合是人类执着的追求 ,永恒的愿望。而鸟类所体现的雌雄相依、生死相随的生物特性 ,恰合于人的两性情爱的理想境界 ,受到古代中国人的普遍认同。鸳鸯、大雁亦成为中国文化中固定的情爱象征  相似文献   

20.
论社会思潮总体性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思潮是以一定的社会心理为基础,以相应的社会意识形态为理论核心,在一定历史时期具有相当影响的社会意识的活动形态;社会思潮具有群体性、传播性、政治性、现实性等特性,具有社会认识功能、观念整合功能;社会思潮的产生具有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对社会思潮的控制要通过把握社会思潮传播的规律来实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社会思潮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