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常言道:人心如面,各不相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由于各人成长经历、家庭教育、环境影响、认知能力等不同,其个性也可谓千姿百态:有的开朗活泼,爱说爱笑;有的孤僻胆小,不爱讲话;有的调皮专横,娇气任性;有的温柔听话,沉稳踏实。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班级中不同性格的学生要讲究个别教育艺术。对活泼开朗型的学生,教师应采用高标准、严要求的方法,要求他认真做事,善始善终,并使其“处事不惊,庄敬自若”。这类学生一般在班上起“领头雁”作用,培养好他们,可以做为班里同学的榜样。对专横任性型的学生,教师适宜采取批评、…  相似文献   

2.
当我们走进一个新的班级,首先想要了解的往往是那些学习拔尖的同学和调皮捣蛋的同学,而我们最容易记住的也往往是这两类同学。这样一来,就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被我们漠视,其中包括很大一部分内向型学生。 内向型学生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默默无闻、勤奋好学、成绩较好的;一类是沉默寡言、守纪律,但学习成绩较差的。对前者,我们会因他们学习成绩好而加以较多的关心、照顾;对后者,我们会因他们学习成绩差而关心较少,又因他们安份守己而未加注意,这后一类学生更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一、突出一个“爱”字 对待后进生,教师要深怀一颗爱心,不能冷落、歧视他们,要更多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爱他们。教师要用爱心去感化后进生的心灵,用爱心去点燃后进生学习的热情,用爱心去唤醒后进生的自尊、自信,让他们克服自卑、畏惧心理。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定会使后进生自觉学习,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育。同学间的互爱也是促进后进生转化的重要条件。教师要善于做好其他同学的工作,为后进生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后进生周围形成一种互助互爱的氛围,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增强他们积极向上的信心。  相似文献   

4.
一、注重情感教学 1.教师要有爱心、耐心、诚心。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以教师的情感为转移,如果教师把爱心寓于教学之中,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动作、表情,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信任佩服的感觉,学生就会以积极主动勤奋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耍多一些真诚的关怀和帮助,给学生以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使学生变“厌学”为“肯学”,变“肯学”为“好学”。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兴趣浓厚,从而产生学习几何的激情和动力。  相似文献   

5.
一、创设激励的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俗话说,"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如果教师能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艺术,就会使学生精神振奋,心态良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质,增强自信心,激发内驱力,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1.爱心激励法情感是影响学生行为的最直接因素,"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爱心激励法就是要求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想方设法与学生进行心灵、情感上的沟通。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要加倍关心,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充满着对他们诚挚的爱,只有这样,他们才爱学习。学生主动性增强了,创新思维激发了,创新能力才能得以培养。  相似文献   

6.
<正>在当今课改的新形势下,要想真正给学生以学习上的动力,彻底改变"要我学"的被动学习局面。我们就要始终用"爱心"、"细心"、"耐心"、"恒心"善待每一个学生,从心里和每一个学生交知心朋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一、要关爱弱势的学生教师要用爱心平等地同每一个孩子交朋友,以此进一步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弱势学生由于学习、纪律、身体都"弱",经常受到来自家长、同学及老师的压力,心理上总是处于劣势,他们敏感、脆弱,比起其他同学有着更加强烈的心理需求,他们渴望被重视、  相似文献   

7.
一颗爱心。“爱心是事业成功的源泉”,“爱”是叩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连结师生感情的纽带.是滋润学生心田的雨露。爱心是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所在。初中生活泼好动&;#183;都想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但他们自制力差,管不住自己。对这部分同学我不嫌弃他们,也不盲目地训斥、批评他们。而是给予关爱,用教师的爱去感化他们。生活上多关心,  相似文献   

8.
<正>品德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能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作为品德老师,有爱心、有耐心和为人师表尤为重要。一、爱心满怀,感化学生小学生对有爱心的教师总是十分信赖。满含爱心教学,学生就能感受到师爱,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他们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班上有位李×同学,不守纪律,爱欺负同学,屡教难改。大家都不喜欢他。我作为品德课老师,协助班主任教育该生责无旁贷。为  相似文献   

9.
实施情感教育,用爱心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我认为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尊重学生。这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建立信任和沟通渠道的前提。过去,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颐指气使,教师的话学生必须听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往往也基于学生学习上的表现,成绩好的学生,教师都会喜欢,对成绩差的同学,有的甚至挖苦,讽刺。这样做的结果使这部分同学丧失上进心,自暴自弃,与教师产生对立情绪。教师的爱心要面对全班每一个同学,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个同学都有自尊,都是要求上进的,但每个个体都是有差异的,“尺有所短、寸…  相似文献   

10.
二外日语的教学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二外日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日语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对学生使用日语的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其熟练运用已记住的语言材料,达到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的程度。而且还要求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材料。此外,利用母语学习日语是可取的。日、汉语音有很多相似之处;在语法方面品词的概念也有些是一致的;句子的结构也有相通之处。学生已掌握的汉语和英语方面的听说读写等言语技能也有助于学生学习日语相应的言语技能,促进汉语和英语在日语习得中的语用迁移;但同时也要克服汉语的干扰作用,消除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11.
1.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心灵的坚冰。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后进生尤为如此。教师要学会利用情感的特点,用自己的爱去感化后进生,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教师之于学生的爱理应如母亲之于孩子的爱,特别是对于那些成绩差、毛病多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应该特别加以关照,要用爱心去抚慰他们,切忌对他们歧视或嘲讽。事实上后进生的心灵脆弱,更容易受到伤害,更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帮助,教师的爱心会像春风一样融化其心灵的坚冰,唤起他们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勇气。2.用盎然的情趣吸引后进生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以上分析的原因,教师怎样应对?下面就谈谈学困生转化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重视情感教育,用爱心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自尊心,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
  中学语文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要让学生喜欢这门课,首先得让学生喜欢教师。马卡连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爱心和耐心,爱心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前提,耐心是爱心的延续,是一种冷静和宽容。爱心促使学生不断进步、积极向上。比如,我班的学生来自农村,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很多家庭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很多学生成了留守儿童。我班上有一个刚从外校转来的学生,父母都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他一人在读书。他性格内向,对新的环境不熟悉,表现出孤独无助。由于学习基础差,对学习也没有多大兴趣。人显得自卑,怕同学瞧不起他。从我的观察发现,他是想学好,但力不从心,有问题不敢问老师和同学。  相似文献   

13.
钟萍  张志华 《江西教育》2002,(20):28-28
用爱心唤起热情。我们的做法是:①在课堂上,特别注重与后进生的心理沟通。因为他们最不愿意接受呆板、毫无表情的教学,更不可能在紧张的气氛中积极学习。②用满腔的热情去上每一节课,让学生从教师深切的爱中受到激励,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殷切地期待我。③用“微笑教学”法。用自己的体态、眼神、语调表示对学生的爱,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④要坚信“只有教不好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一名言。学生学不好数学,不能随便责怪学生,教师首先要自己找原因,检查自己的教学工作有没有漏洞。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后进生在上…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的的要求:使学生知道关心爱护小同学是大同学的责任,教育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各项活动中,要做到关心爱护小同学。教学要点;一、关心爱护小同学是大同学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我们常常说:“做人的工作是最难的!”每个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文化素质,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唤起学生对学习生活的热情,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呢?一、爱心感染,点燃自信学生缺乏自信的原因是极少体验成功,学习中经常遭受失败,从而对学习生活失去信心。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我每天走进教室,总是微笑着,用热诚的目光看着每一位同学。询问他们完成作业的情况,学习有没有遇到困难等等。我要使他们敢亲近我,喜欢我,从而喜欢学习。对认真读书的同学,我及时表扬;对认真做早操的同学,我投去赞许的眼光,给予满意的点头;对做好事的同学,我大力宣传、表扬。我要用我的细心、耐心、爱心去点燃他们的信心之火。我要求学生每天走进校园都要挺起胸膛,以良好的心态,微笑着迎接新一天的学习生活,并时刻记住几句话:我能行!我会学!我要学!别人能做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做到。我对落后的学生从不轻易下结论,更不挖苦,而是尊重、鼓励、表扬。二、赏识自我,树立自信学生缺乏自信,甚至产生自卑的原因是没有正确评价自己,往往只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自觉的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从而失掉信心。所以教育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6.
对差生要多一点宽容李萍一般来说.教师对学习,好、守纪律的同学倾注的爱要多一些.这些同学有点小毛病、小缺点,教师往往采取宽容态度,有时视而不见,有时轻描淡写,很少严厉训斥.这种态度、这种做法很可能影响这些学生的进’步。但对待那些学生成绩稍差;不太守纪律...  相似文献   

17.
实施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学习兴趣也得到提高。坚持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就是要把学生当做可以与教师平等对话、交流的生命体,在教学中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中心和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同时,教师的角色也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活动的导演者、学生能力的教练者。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原来的“要我学”转…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教师,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有爱。有了爱心,学生才能与教师心与心的交流,和谐、融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有了爱心,教师将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有了爱心.教师将不再孤单,在漫漫的教学生涯中,学生将是教师最好的朋友;有了爱心,祖国的花朵在园丁的培育下将茁壮成长.祖国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这都说明爱的力量之大,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去爱学生?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个人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使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再加上激烈竞争环境的影响,学生的精神压力不堪重负,这在某种程度上会使他们对生活、对学习失去信心。作为教师,在严格要求孩子的同时,要善于洞察他们的内心,用爱心温暖他们的心灵,用爱心激发他们时时高扬理想之帆,努力学习,为成长为栋梁之材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索有福 《青海教育》2014,(11):14-14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善于将爱心贯穿于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一、爱是教育的前提 教育的责任体现在对学生的真情和爱心的感化。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平等地爱所有学生,要发自肺腑地去爱学生。班里的学生情况都不一样,对那些特殊家庭的学生,班主任要付出更多的爱心与耐心,在生活上多帮助他们,在学习上多和他们交流,使他们安心在校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