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盘点     
大事记矿难:两起重大矿难接连发生2005年11月27日,黑龙江七台河东风煤矿发生爆炸,摧毁了矿井下的通风系统,造成169人死亡。两名煤矿官员因玩忽职守被捕,其中一名官员于事故发生10天前还被宣称为管理模范。仅仅几天过后,河南省洛阳附近一处煤矿又发生透水事故,42名矿工被困井下。事发之后,矿长靳长嵩等管理人员外逃。寺  相似文献   

2.
李楠 《中国广播》2016,(2):19-21
2010年3月28日,山西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事故造成153人被困,经全力抢险,115人获救,另有38名矿工遇难。本文详细介绍了此次矿难报道的采访经历、山西记者站团队的通力协作,以及记者的职业中感悟:当灾难发生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中央电台)的报道不仅是抢险报道,更是抢险工作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闻周刊》2007,(16):14-14
5月5日,山西蒲县克城镇梁路村蒲邓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到8日为止,遇难的矿工人数升至28人。  相似文献   

4.
新闻榜     
山西运城一小煤矿发生严重透水事故,20名矿工被困井下,生还机会渺茫。 “我有罪,罪不可恕。”出事煤矿矿主张顺和终于低头认罪。可是,就是这个黑心矿主,在5月初事故发生后迟迟不报,秘密处理掉一具矿工的尸体,重新粉刷井口以掩饰烧痕,还在相邻的陕西韩城成立了一个“地下事故善后中心”。案情最终被曝光后,媒体记者去运城采访,带路人为了不暴露身份宁愿钻到汽车后备箱里,还有人因为给记者带路而受到威胁。 据张顺和自己坦白,他以前当了30余年的乡村教师,从来没干过煤矿。承包这个煤  相似文献   

5.
把握突发事件的舆论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滔 《新闻前哨》2005,(2):12-12
白沙鹏凌铜矿6.16透水事故(《湖北日报》6月17日至20日均有报道)。6月16日,白沙鹏凌铜矿发生透水事故,致使11名矿工死亡。此事惊动了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省委书记俞正声、省长罗清泉亲临事故现场,指示抢救。  相似文献   

6.
2010年1月5日,湖南省湘潭县立胜煤矿井下发生电缆起火事故,28人被困井下,其中25名矿工遇难。次日,一则名为《国家煤监局副局长王树鹤肯定湘  相似文献   

7.
一、阳新去年几个突发性事件概况 1.白沙鹏凌铜矿6.16透水事故(《湖北日报》6月17日至20日均有报道)。6月16日,白沙鹏凌铜矿发生透水事故,致使11名矿工死亡。此事惊动了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省委书记俞正声、省长罗清泉亲临事故现场,指示抢救。  相似文献   

8.
《矿帽上的血泪遗言》的采写可以说不仅是一次单纯的新闻采写,更是一种心灵的震撼与疼痛历程。我的心被所见的悲惨情景深深烙伤。2003年4月16日下午,湖南娄底涟源市七一煤矿发生了特大地下溶洞透水突泥事故。17名矿工被困井下6天6夜,最后氧竭而死,全部遇难。突遇事故的矿工们在漫长的等待求援过程中默默死去,而其中一名叫聂清文的,因其安监员身份而带了一支粉笔在身得以留下遗言。在生命的绝望时刻,他  相似文献   

9.
2007年12月29日18时左右,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顺发煤矿发生爆炸事故,事故发生时,共有21名矿工在井下作业,经救援已有2人获救生还。其后,救援队员相继在井下发现了18名失踪矿工的遗体,加上此前发现的1名遇难矿工,本次事故共确认19人遇难。  相似文献   

10.
3月28日,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煤矿发生一起透水事故,共有153名工人被困井下.事故发生以后,全国媒体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其中作为国家电视台的中央电视台表现强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切入王家岭煤矿透水事件,运用直播连线、滚动播出结合新闻专题、特写及评论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对事件进行报道,满足和强化了公众的知情权,同时也突出"3.28王家岭煤矿透水"这一灾难性事件是"中国旷难救援史上"奇迹,积极有力地引领了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1.
2008年9月20日,山西霍宝干河煤矿发生一名矿工死亡的责任事故.事故发生后,两天内共有23家"媒体"的28人以记者名义前往该矿,领取矿方以各种名义发放的"封口费".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月17日凌晨,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东北方向5公里处、毗邻大青山和110国道的包头壕赖沟铁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除11名矿工紧急逃生外,还有35名矿工被困在井下,生死不明。事故发生后,包头市和国家有关方面迅速组织营救。当地媒体《包头日报》、《包头晚报》同时进入了一场紧张的新闻战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2005年2月14日,辽宁阜新孙家湾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214名矿工遇难;  相似文献   

14.
记者的良心     
常读报,时时能感受到记者的良心与良知,有时甚至被他们的文字所震撼。请读几段最近新华社记者的调查、采访和披露山西运城矿难事件时写下的文字:“17名屈死井下的矿工,在人们熟睡的时候,静,悄悄地被抬回了地面”。“我们一直期望的结果并不是这样……可这一善良的愿望,已经成为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从今天起,我们笔下的山西运城富源煤矿特大透水事故的‘遇险者’,必须改称为‘遇难者’;从此以后,21名矿工与我们阴阳两隔,任亲人如何呼唤,再也不回头”。  相似文献   

15.
欧东衢 《中国记者》2012,(10):124-125
7月25日和26日,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楼下镇安利来煤矿连续发生两次冒顶事故,先后造成5名矿工和53名救援人员被困.7月26日,53名被困救援人员被救出;7月29日,剩余的5名矿工全部获救. 在持续多天的报道中,我选择多种不同的方式、内容来进行拍摄.其中,图片故事《写"生死簿"的人》由于选取角度新颖,有创新,读者反映效果很好.然而,这组反响良好的图片故事却差点被我忽视.  相似文献   

16.
毛扬周 《新闻窗》2013,(2):93-94
2012年7月25日,黔西南州普安县安利来煤矿运输巷发生顶板冒落,造成掘进工作面5人被困。事故发生后,煤矿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救援。7月26日14时15分,矿方参与救援的53名人员在掘进至10米多时,巷道再次发生冒顶,全部被困住。7月29日,通过97小时的紧张救援,所有被困矿工全部获救。  相似文献   

17.
河南陕县"7·29"透水事故后,69名矿工被困在井下。消息传开,各路媒体的记者蜂拥而至,一时将事件"炒"得沸沸扬扬。然而,当抢险工作告捷,第69名矿工在救护人员的搀扶下走出井口时,许多记者却不约而同地散去,理由是受困矿工全部获救,呆下去没意思了。  相似文献   

18.
刘扬 《新闻通讯》2010,(7):16-17
3月28日,由中煤一建公司六十三工程处承建的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事发时共有261人在井下作业,其中108人升井,153人被困井下。4月2日,抢险工作出现转机;4月5日,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02,(2)
7月17日凌晨3点30分,广西南丹县龙泉矿冶总厂拉甲坡矿、龙山矿海拔负150米的巷道里,几十名矿工,瞬间在一场并非偶然的透水事故中丧生。当死难者含冤躺在黑暗的矿洞深处时,地面上,漠视安全生产的个体矿主,迅速开始了一场黑暗的交易,他们用金钱炮制出一个弥天大谎,试图逃过法律的惩罚。但是,几十名矿工的生命岂能用金钱一抹了之?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中央、广西组成的事故调查组的调查,现已初步查证有81人在这次事故中失踪,估计已全部遇难。金钱炮制的弥天大谎终被戳破,撒谎…  相似文献   

20.
近日,记者接到群众举报,在2010年4月28日,山西省原平市石豹沟煤矿奇村技改井非法生产引发一起巷道冒顶事故,矿工刘福云当场遇难。事故发生后,矿方掩盖事实真相,马上封闭发生事故的3号煤层巷道,并指使证人作伪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