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吴起在继承前人兵学理论、总结当时战争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其兵学思想,并形成了许多新的见解。在战争观方面,吴起对战争的起因、战争的性质、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等问题都进行了论述;在治军问题上,他强调教战训练,主张信赏明罚,重视选拔良将;在作战指导思想上,他强调审敌虚实,因形用权。其兵学思想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兵学理论,在中国兵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朱元璋与侍臣曾两次研讨<孙子兵法>.朱元璋对孙武创作<孙子兵法>持怀疑态度,也对<孙子兵法>一些兵学理念持批评的态度,但他并未因此否定<孙子兵法>固有的兵学价值.朱元璋汲取孙子兵学思想秉持经世致用的原则.朱元璋评判<孙子兵法>作者,明显受时代的影响.他对<孙子兵法>的个人情结,显然受他身边爱好<孙子兵法>侍臣们的影响.朱元璋卓越的军事才能表现在治军与实战之上,这些层面都折射出朱元璋本人对<孙子兵法>兵学精髓思想的借鉴与应用.因此,<孙子兵法>是朱元璋军事思想成长的重要养分.  相似文献   

3.
《水浒传》融合了古代丰富多彩的兵学思想内容,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小说创作来看,其警示统治者的思想倾向决定了兵学思想的融和,从创作方法来看,其改编的手法促进了兵学思想的融和。此外,写作手法、社会背景、兵学发展戊就等也影响了小说与兵学思想的融和。  相似文献   

4.
军事思想,作为整个思想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生、发展与成熟,与人类社会的思想意识形态总体发展演化之间,有着深刻的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孙子兵学诞生于春秋末年,战争活动固然毫无疑问是最为直接的动力,然而古代社会思潮的逻辑发展,同样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孙子兵学不过是整个人类的思维理性进化  相似文献   

5.
孙子兵学作为具有开放性和极强生命力的思想体系,是与前人及同时代诸子百家思想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充分表现了中国古代的卓越智慧。孙子兵学在人类发展史上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孙子兵学被拓展运用于政治领域,发展为中国传统的治国智慧;孙子兵学被广泛运用于经济等领域;孙子兵学在国外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深入探讨军制、阵法、训练、边防诸问题,对“致人而不致于人”以及奇正、虚实、主客、攻守等兵学范畴作了富有新意的阐释,在继承的基础上极大地发展了孙子兵学思想,并且探索了一条结合战例研究兵学理论的新路径,开史论结合研究兵学之先河,对后世兵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古代兵学思想体系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开山鼻祖,他的思想是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杂糅道家和佛教思想,并把三者的思想精髓融会贯通而形成的,由此为北宋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而有必要从他的《太极图说》《通书》和文学诗赋中提炼出他的人格精神,探求他的人格精神的养成,从中看出他的人生追求,并对他的人格精神进行审思.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孙子兵法.计篇》的思想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孙子兵学的语言学共时性是解开孙子兵学奥秘的钥匙。对战争要素的把握和运用是孙子兵学的本质,研究对象是要素之间的关系;排序求优是孙子兵学的策略选取方法;组合求胜是孙子兵学的战略思维模式;排序求优、组合求胜是孙子兵学的逻辑结构,也是古代兵学的战略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9.
<老子>五千言蕴含了极为深刻的哲学思想,其中老子兵学思想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论及老子兵学思想:"主弱反强、以柔为用"的具体表现,以及老子兵学思想在<老子>一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滨州学院学报》2019,(5):18-24
中国兵学在近代经历了从中心逐步退隐的过程,但仍有部分的支流表现出了自省和奋进的态势。以奇正思想在哲学和实践两个方向上的发展轨迹为基础,对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关于奇正思想的认识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可以发现,他们反省中国兵学体系的不足,吸收西方军事理论的精华,从而创造出衔接中西兵学的缓冲平台,让兵学重新回归战场。这对兵学是深化,是一种反动,也是一种创造。  相似文献   

11.
宋代以"崇文抑武"为重要治国方略。这一方略一方面强化了孙子兵学"文"的方面,促进了孙子兵学文献的繁荣和发展,而且使《孙子兵法》的"慎战"、"备战"、"将道"以及形、势、虚实等军事思想与儒家统治思想相对接,上升为指导国家军事斗争的基本理论。另一方面,孙子兵学作为"武"的特质,其诡诈机变之术,带有强烈实践性特征的作战指导原则却遭到排斥,使之难以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上获得创新和发展。这就使孙子兵学出现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分裂。这种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宋以后孙子兵学的发展走向,也成为中国传统兵学文化值得关注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人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曾在湖南省永州、郴州、邵阳任职,期间他重视教育,兴办学校,留名一方。随着他在理学史上地位的提高,据我们统计约湖南省17个区县曾建有濂溪书院。濂溪书院的兴建与理学的发展相辅相成,对周敦颐思想的传播和湖湘文化的发展都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人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曾在湖南省永州、郴州、邵阳任职,期间他重视教育,兴办学校,留名一方。随着他在理学史上地位的提高,据我们统计约湖南省17个区县曾建有濂溪书院。濂溪书院的兴建与理学的发展相辅相成,对周敦颐思想的传播和湖湘文化的发展都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明代的官方哲学是理学,理学对思想界统治严密之时,文学的内容与形式受到理学思想的直接或间接的渗透乃至规范。汤显祖身处反理学思潮兴盛的中晚明,以“至情论”为中心的汤氏戏曲观强调了人的情感和自然欲望,这与明代中晚期出现的反理学思潮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按照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与古典兵学发展脉络,从"文明初曙""高峰惊世""大漠雄风""煌煌兵学""落霞晚照"五个阶段论述了战争的出现、兵学产生、《孙子兵法》问世、兵学与政治、古典兵学理论兴盛与衰落、中西兵学交流与融合以及中国古典兵学的近代转型与当代发展等问题,从而勾勒出我国古典兵学流变的大略,推动古典兵学走上中西融合、古今对话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朱熹理学的形成有其广泛而深刻的学脉渊承.朱熹理学是继承和发展先秦以来各家各派之长,特别是继承和发展了儒、佛、道三家的唯心主义思想,从而形成了朱熹特色的理学思想,成为中国哲学史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7.
以意为主不仅是杜牧对诗文创作的具体看法,更是一种文学观,是杜牧兵家思想与兵学观念对文论的浸润,内在潜藏着杜牧的兵家思想与兵学观念,即,不把意局限于某家、某派、某思想之中,而把它作为每一次具体创作活动的前提和目标。视意为诗文创作的核心,是杜牧的创造。与庄子、王弼相比,它属于创作论范畴。与陆机、范晔相比,它强调了气的作用。与韩愈、柳宗元相比,它把意而不是道摆在了首位。许、杨慎等不能从兵家角度理解杜牧,被后人诟病,苏轼、王夫之等能由此角度理解杜牧,可算知音。  相似文献   

18.
王艮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独到创见的思想家,他的思想特别是格物论在今天有重新解读的必要.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格物论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行重新界定,承认个人权利与尊严的优先性,强调为保障个人权利而改造社会组织,颠覆了程朱理学的旧有传统,为中国社会思想的发展开辟了新路.  相似文献   

19.
明代李承箕曾数次远赴江门师从陈献章问学,深得白沙之学的真传,黄宗羲《明儒学案》将李承箕列入白沙之门。李承箕在诗文创作或与友朋的书信中,彰显出其对心与理、动与静、名与实、出与处、孝与义、义与利等理学方面的考究,强调"动静有同功,内外无二致""本然之心"及"教有义方,一本于我"的理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唐代是孙子兵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孙子位居兵学"亚圣"地位,《孙子兵法》实际上被视为兵书之首,传承广泛,影响深远。唐人注解《孙子兵法》达到高峰,注本丰富,有注释,有阐发,多有创见。唐代孙子兵学私学色彩明显,出现家兵学现象,还融合儒家、道家等思想,萌生道兵家流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