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筝是我国独特且重要的民族乐器中的一种,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距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古筝具有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多样、表现力强等诸多优点,因此从古至今一直受到大众的青睐,到现代也出现了小古筝、便携古筝、迷你古筝等形式。古筝除了是一件乐器外,还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其在唐宋朝代是十三根弦,后来增加到二十一弦,其中二十一弦是当前最常用的规格。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音乐审美需求在不断变化,想要对古筝表演艺术进行传承,需要立足于创新,参考其他国家民族乐器演奏技法,对古筝演奏内涵进行丰富,使其呈现出不同以往的音乐美感,从而适应文化潮流趋势。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传统乐器,古筝的音色柔美与温婉,其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与欢迎。古筝演奏可以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具有极好的艺术价值。在古筝练习中,演奏者不但要掌握科学的演奏技巧,另外还要充分了解古筝的音乐性。只有如此,才能够更好地演绎出音乐的内涵,提高演奏技巧。在高校古筝教学中,教师也要充分注重技术和音乐的有机交融,只有如此才能够提高古筝教学效果,提高演奏者的演奏水平。本文即对如何在古筝教育教学中实现技术和音乐的交融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琵琶的演奏技巧形式多样,包含弹挑、双弹、轮指、触弦等,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轮指;不同风格的乐曲要用不同的触弦方法。演奏者只有准确地把握这些基本技巧,才有可能把乐曲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4.
刘艺 《文教资料》2009,(31):78-79
古筝的传统演奏方法是用右手拨弹筝弦,左手在琴码左侧按颤,以韵补声,完美地美化旋律,但是在现在高校的古筝专业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好这简单的左右手配合。还要掌握一些演奏的特殊指法和技巧,增强古筝的表现力,达到刻画艺术形象的目的,从而更淋漓尽致地反映出古筝这一乐器的特点。本文作者通过研究,总结出在教学中应用的陕鲁豫三个传统筝派特殊技巧,以供更多的求学者全面提高古筝的演奏能力。  相似文献   

5.
古筝这种乐器在演奏中,根据作品的需要,必须用左手按弦和滑弦,而使用不同的按滑弦手法和技巧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左手的按、滑技术在古筝演奏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刘乐婵 《考试周刊》2011,(78):30-30
古筝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整个艺术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古筝文化的形成有着特定的社会历史因素,由于地态、心态、史态、语态、乐态的不同.我国的古筝音乐呈现出五彩缤纷、万紫千红的发展态势。本文以古筝演奏为例,论述古筝演奏的运用技巧及情感体现对于音乐表现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古筝属于弹拨乐器,具有丰富的文化韵味.像我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的多民族国家,古筝在无以数计的民族乐器中,经过历史淘金般仍可以熠熠发光,它是民族乐器中的荣誉,是民族乐器的"仁智之器".音质悦耳清脆,有古色古香流觞曲水的韵味.它的演奏力度不仅是音乐存在形式的技术、技巧,更深层的传达了音乐的丰富内涵.古筝演奏力度处理的是否精准、细腻,是衡量演奏者是否具备优良音乐表现力的标本,所以古筝演奏的力度掌握极其重要.本文对于古筝演奏的力度掌握训练做深度剖析,从而,传达出古筝演奏最美音调.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上千年的音乐历史中,古筝艺术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上可以在宫廷中大放异彩,下可以在坊间婉转绵长,所以说,古筝乐是一种雅俗共赏的音乐。古筝乐曲特殊音效的演奏方法日益完善,极大地提升古筝乐的艺术价值与可欣赏性。本文着重探讨了古筝乐曲中特殊音效的演奏技法和功能。  相似文献   

9.
古筝是中国最古老的弹弦乐器之一,在我国的民族器乐艺术中,占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古筝的音色优美、弹奏姿态优雅,受到了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古筝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众多的流派,它们都各自形成了独特的演奏技巧及音乐风格,对各流派的风格进行研究和比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古筝演奏技法,对于提高我们的古筝演奏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阐述古筝演奏的传统技法、现代技法的分类以及各自运用的方法和技巧特点。结合实践,将传统技法和现代技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古筝这一古老而典雅的民族乐器,焕发出青春的旋律。文中主要把为满足现代音乐需要而产生的现代技巧做了重点阐述并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只有充分掌握传统和现代技法,才能使古筝演奏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11.
大提琴演奏的音乐旋律抑扬顿挫,能够带给人们独特地审美享受,帮助人们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满足人们的音乐审美需求,因此,深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但大提琴演奏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技巧要求,若要演奏出动人的旋律,就需要演奏者经过深入的思考和一系列训练,准确了解把位,并熟练掌握揉弦技巧.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大提琴演奏中交叉式、跳跃式、伸张式等换把技巧.又在此基础上探究了相关的揉弦技巧.  相似文献   

12.
琵琶触弦之感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琵琶教学中 ,琵琶触觉十分重要 ,有了好的触弦感觉 ,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弹、挑、轮等问题。关键的一点是解决琵琶音色的美与钝关系 ,有了好的触弦感觉就有好的音色 ,反之就会出现躁、虚等问题。琵琶演奏中敏锐的触弦感是完成一切演奏技巧的关键环节 ,有了敏锐的触弦感 ,才能把正确真切的信息传于大脑并不断进行信息反馈 ,辨别不尽如人意之处 ,不停地追求完美 ,达到得心应手的理想境界。触 ,抵也 ,以角抵物也。身体之表面触于外物 ,觉其光滑、粗糙、锐钝、冷热、痛痒、软硬、松通等 ,皆为触觉。人类专司触觉的触觉器 ,是由存在于真皮及粘膜中…  相似文献   

13.
滑音是古筝演奏的重要技法,也是古筝韵味的主要表现。古筝演奏中左手滑音的运动知觉是对古筝滑音这一技巧更深刻的认知。演奏者掌握运动知觉的特点,体会运动知觉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对自身生理机能的运动进行合理地控制、全面地调节、自然地过渡,还能帮助演奏者增强演奏的表现力,形成独特的演奏风格。左手滑音运动知觉的培养应从三方面着手:建立左手滑音运动知觉概念;加强左手滑音运动知觉的练习;注重学习传统筝曲。  相似文献   

14.
古筝是我国古典弹拨乐器当中的一个重要种类,也是民族乐器,在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古筝也凭借演奏当中古典淳朴、明快清新的音色得到了人们的青睐,成为了教育教学和日常演奏实践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古筝协奏曲是古筝和其他类型的管弦乐器结合创作出来的带有浓郁东西方文化意蕴的综合性音乐作品,实现了对演奏环境、技巧以及情感的完美统一。在古筝协奏曲的演奏当中要注意把握多方面的技巧与方法,而在教学环节需要把握古筝协奏曲的内涵表现。  相似文献   

15.
古筝作为我国著名的传统民族乐器,最早起源于秦朝,经历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仍然以其独特的音色、优美的艺术韵味、丰富的艺术形态受到人民大众的热爱和追捧。而古筝演奏的精髓,就是良好的把控古筝的音色,音色是声音的属性,更是音乐语言构成的重要因素,优秀的古筝表演者可以充分体现古筝音色中所包含的情韵,成功的完成古筝演奏。  相似文献   

16.
古筝练习在古筝演奏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基本技巧的训练和指序训练能够有效的加强基本功,提高演奏水平,从而在演奏乐曲时更好的为音乐服务,达到炉火纯青、技艺精湛的境界。文章将古筝练习进行一定程度的理论梳理,结合现有教材进行分析归纳、阐述总结,论述古筝练习对手指不同训练的诸多方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多元文化持续发展的今天,独具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受到世界的共同关注。作为我国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民族器乐之一的古筝,其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演奏者需要掌握灵活的演奏技巧才能把一首曲子完美地呈现出来。如今,人们对古筝的喜爱度和关注度逐渐变高,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古筝的学习之中。练习古筝曲目有诸多好处:其一,能够让练习者提高专注力,增强记忆力和理解力;其二,能够陶冶情操,提升练习者的修养。每一种器乐的学习都是在掌握了演奏技巧的前提下完成的。  相似文献   

18.
古筝曲《雪山春晓》融藏族音乐特色与现代古筝乐曲特点为一体,深受广大古筝爱好者的喜爱。本人中笔者从该曲的艺术特征及教学与实践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以期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及演奏该曲。  相似文献   

19.
琵琶演奏中弦上动作与弦外动作是两种不同的音乐作品情感表现形式,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弦上动作强调的是演奏技术和技巧,通过轮指、弹挑、扫弦、推拉、按弦等触弦动技巧形成不同的音响效果,以此来展现乐曲中情感。而外弦动作在一定程度上是上弦动作的延伸和补充,给予观众直观的视觉感受的同时也丰富了音乐作品情感,起到了一定的修饰效果。  相似文献   

20.
古筝是我国非常古老的一种乐器,筝曲的风格多种多样,演奏技巧也非常丰富,筝曲《夜深沉》是由中国著名古筝演奏家、作曲家王中山先生改编创作的古筝独奏曲。乐曲以中国传统音乐一一京剧曲牌中的《夜深沉》为主要素材,作者在运用传统音乐素材的同时,还将右手快速指序以及左手丰富的做韵技巧运用到作品创作中。所以这首乐曲从演奏难度,音乐韵味以及情感表达上堪称经典之作。本文通过对王中山先生的作品《夜深沉》中演奏技巧、情感表达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更好的演绎此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